基于生态视角的中国粮食可持续安全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1 10:12
粮食安全一直是我国政府和国内外学者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在不同阶段,粮食安全所蕴含的内容和特质是不一样的。随着资源环境约束的不断趋紧,如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实现绿色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保障粮食的可持续安全,成为了我国政府的重要政策着力点。在此背景下,全面厘清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的理论内涵、合理评价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的现实状况、科学分析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的影响因素和国际经验,对于提出合理的粮食安全政策、保障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通过对已有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分析,本文分别从投入、生产、供应、获取和利用5个环节阐释了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的理论内涵,并基于可持续利用的时间极限视角构建了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模型,从投入供应、粮食耗损、粮食需求三个方面模拟推演了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的理论机制。粮食可持续安全是指一国(或地区)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拥有获得充足、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生活膳食所需及食物喜好所需的物质和经济条件,且这种物质和经济条件是具备跨代际持续性的。在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则更加强调在粮...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1所示,本文的研宄思路包括:??第一章是绪论部分,研究内容包括论文研究?
2015年我国水资源总量达到了?27962.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有??2039.25立方米/人,而国土面积相对狭小的日本的人均水资源量却有3371立方米??/人。由图2.1可知,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一直处于波动性缓慢下降的趋势,这对于??依赖水资源的粮食安全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其二,水资源分配的不均衡,这??种不均衡体现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在空间方面,耕地占比35%的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的水资源占到了全国的81%,而耕地占比65%的长江流域以北地区的水??18??
图2.2?1991-2014年我国单位公顷耕地的劳动力数量??劳动力要素的可持续表现为两个方面: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失,使得粮食??生产的代际可持续受到约束。如图2.2所示,1991年每公顷耕地的劳动力数量为??12.1],而至2014年该指标值下降至了?10.13,降幅达到了?16.36%。劳动力数量??的严重缺失,使得粮食生产缺少足够的劳动力投入,而且这一劳动力缺失状况在??不断加剧,呈现出了代际速减的趋势。与此同时,许多生态可持续性的传统农业??耕作技术无法传承下来,这不利于生态视角下的粮食可持续安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这种流动,势必将加剧农业劳动力资源的不可持续发展,进而不利于粮食的??可持续安全。②人力资本的可持续。一方面,劳动力的流失使得农村地区本己不??20??
本文编号:3469979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1所示,本文的研宄思路包括:??第一章是绪论部分,研究内容包括论文研究?
2015年我国水资源总量达到了?27962.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有??2039.25立方米/人,而国土面积相对狭小的日本的人均水资源量却有3371立方米??/人。由图2.1可知,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一直处于波动性缓慢下降的趋势,这对于??依赖水资源的粮食安全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其二,水资源分配的不均衡,这??种不均衡体现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在空间方面,耕地占比35%的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的水资源占到了全国的81%,而耕地占比65%的长江流域以北地区的水??18??
图2.2?1991-2014年我国单位公顷耕地的劳动力数量??劳动力要素的可持续表现为两个方面: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失,使得粮食??生产的代际可持续受到约束。如图2.2所示,1991年每公顷耕地的劳动力数量为??12.1],而至2014年该指标值下降至了?10.13,降幅达到了?16.36%。劳动力数量??的严重缺失,使得粮食生产缺少足够的劳动力投入,而且这一劳动力缺失状况在??不断加剧,呈现出了代际速减的趋势。与此同时,许多生态可持续性的传统农业??耕作技术无法传承下来,这不利于生态视角下的粮食可持续安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这种流动,势必将加剧农业劳动力资源的不可持续发展,进而不利于粮食的??可持续安全。②人力资本的可持续。一方面,劳动力的流失使得农村地区本己不??20??
本文编号:34699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469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