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态经济发展——从自然观的视角分析
本文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态经济发展——从自然观的视角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文章以哲学的视野透视生态经济,探讨传统经济的自然观、生态经济的哲学基础以及生态文明的自然观,得出发展生态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生态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作者单位】: 重庆文理学院;
【关键词】: 生态经济 自然观 以人为本 生态文明
【分类号】:X24
【正文快照】: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生态文明是指社会发展的整体性文明,包括丰富的内容,但可以肯定的是,生态文明首先是生态经济的文明,发展生态经济是实现生态文明最重要的方面之一。从哲学的高度审视生态经济,分析生态经济现象,揭示生态经济发展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玉玺;知识创新及其认识活动的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李颍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关于北京学研究的方法[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3 邬晓燕;科技与道德走向合理的张力[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沈敏荣;成文法的变革与法律的不确定性[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5 胡存之;文化合理性的追寻与批判[J];长白学刊;2001年04期
6 张德昭,何文模;自然价值论的存在论维度[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王麟;法学知识的属性与进步[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8 黎玉琴;现代自由理念中的真理原则[J];东岳论丛;2003年03期
9 毛萍;否思科技[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10 杨富斌;怀特海过程哲学思想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武际可;;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力学?[A];力学史与方法论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国平;经济系统进化及动因[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2 彭灵勇;法律推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郭长江;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变革的文化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曾建平;自然之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闫宏秀;技术进步与价值选择[D];复旦大学;2003年
7 张德昭;内在价值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陈学东;近代科学学科规训制度的生成与演化[D];山西大学;2004年
9 鲍嵘;高深学问与国家治理[D];厦门大学;2004年
10 冯霞;人学视野中的人文体育观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瑞鹏;科学革命的新诠释——论中国17、18世纪的科学革命[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邓绍根;《万国公报》传播近代科技文化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3 肖娜;论贝尔纳学派的科学学[D];湘潭大学;2001年
4 杨玉翠;科学与人文之间[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晓文;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研究与我国科学发展状况分析[D];天津大学;2004年
6 刘振兴;“五四”科学语境中郭沫若的文学创作[D];青岛大学;2004年
7 吴琳;论芒福德的技术哲学思想[D];吉林大学;2004年
8 邓燕雯;论S生态文化观——关于福建生态省建设中的文化创新问题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4年
9 雷良;形而上学的历史命运及其与科学的关系[D];中南大学;2002年
10 刘儒;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维度及其当代价值[D];郑州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连国;从传统经济学到生态经济学[J];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建平;;池田大作的自然观论析[J];武陵学刊;2011年04期
2 徐芳芳;;为了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访城市生态学者胡聃教授[J];科学中国人;2011年15期
3 刘强;赵新生;叶茂;田继军;;玛纳斯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J];新疆环境保护;2010年04期
4 陈钰汀;;生态美学思想在应对生存危机中的作用[J];青春岁月;2011年14期
5 张兆翔;王俊;;探析高兹生态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J];中外企业家;2011年10期
6 梁春玲;;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3期
7 文列;;论生态问题对当前中国政治的影响[J];西安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引狮;;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研究[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黄玉源;;生态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和分类地位分析[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3 古中博;潘克厚;;赤潮治理的方案选择及基于生态经济学原理的对策研究[A];2009’中国渔业经济专家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郭江涛;;西部大开发中改善沙漠生态系统的对策思考[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5 黄玉源;钟晓青;;城市工业布局必须以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6 姜华有;;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生态文明建设[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杨春妍;刘雅琴;;生态经济学与生态经济体系建设研究[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8 余谋昌;;生态文化:21世纪人类新文化[A];第二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包美仙;;凸显生态伦理学在旅游高职教育中的地位[A];建设和谐社会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6年
10 李秋梅;张显双;程耀辉;;低山丘陵区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建设模式研究——以辽源市为示范基地[A];水土保持发展战略——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及水土保持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传明;“石旮旯”里的生态经济学[N];贵阳日报;2010年
2 勇进;生态文明的自然观[N];浙江日报;2003年
3 石中元;“天人合一”与生态经济学[N];北京日报;2003年
4 ;联合国尝试给自然资源定价[N];中国环境报;2006年
5 本版编辑邋姜春云 陈佳贵 冯之浚 仇保兴 郑国光 牛凤瑞 潘家华 任勇;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 建设生态文明[N];光明日报;2008年
6 诸大建;“绿色新政”才能有效化解危机[N];烟台日报;2009年
7 赵沛林;和谐:人与自然的永恒交响[N];吉林日报;2006年
8 曾炎;柘荣县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N];闽东日报;2007年
9 刘召峰;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总趋势[N];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付立;生态文明: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N];学习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书玉;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县域生态经济系统评价[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2 张敏;论生态文明及其当代价值[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3 杨卫军;马克思的自然观及当代价值[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斯蔼;生态经济学模型支持下的松嫩平原可持续发展量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荆立新;东北国有林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6 包慧娟;沙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04年
7 姚永利;生态消费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8 华章琳;自然意义的本质道说[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赵成;生态文明的兴起及其对生态环境观的变革[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10 刘青;江河源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静;论恩格斯的环境哲学思想[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2 钟丽娟;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及构建[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3 张赛芳;马克思自然观中的生态思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贾晶;马克思的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闪闪;马克思自然观中的生态哲学意蕴及其当代价值[D];吉林大学;2012年
6 苏慧;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7 刘儒;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维度及其当代价值[D];郑州大学;2004年
8 刘秋媛;马克思生态思想论析[D];郑州大学;2011年
9 旷良义;成都市大邑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建设规划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10 刘珊;恩格斯的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D];南昌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态经济发展——从自然观的视角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07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50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