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民族地区生态文化与社会生态经济系统互动关系研究——对民族地区传统多元宗教生态文化的形成特性的分析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7-05-08 16:17

  本文关键词:民族地区生态文化与社会生态经济系统互动关系研究——对民族地区传统多元宗教生态文化的形成特性的分析及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从民族地区多元宗教生态文化的形成特性来看,多元宗教生态文化的多元性不仅根源于宗教伦理观的不同,还在于具有很强的生态环境特征和经济文化适应性特征。据此,在构建生态文化与社会生态经济系统互动关系模式的基础上,得出正是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生态经济系统的多样性,从而产生了多元的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结论,并从两者互动关系分析出传统生态文化有效发挥功能的条件是:少数民族传统经济以农业为特征,以可更新生态资源为基本内容的经济模式,生产力水平低,人口规模小,社会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缓慢,处于一个封闭的社会生态经济系统内。在开放的、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现代社会生态经济系统下,传统生态文化的约束力远不如在传统社会生态经济系统中那么有效、广泛。因此,在当前民族地区开放的社会生态经济系统下,一方面要加强生态经济系统自身的可持续运作,另一方面有必要改造传统生态文化,使其更具适应性、约束性。
【作者单位】: 西北民族大学科技处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 西北民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多元宗教生态文化 传统生态文化 社会生态经济系统 民族地区 互动关系
【基金】:西北民族大学科研项目《多元文化与西北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062.2
【正文快照】:   关于生态文化,当前研究较多,对其定义也较庞杂,但其定义本身离不开它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适应性文化。从这个意义来讲,无论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其在传统文化中虽然都没有生态文化这一概念,但传统文化中一直蕴涵着这一深刻思想,且不谈汉族的“易学本位论”、“天人交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明良;伊斯兰文化与中国穆斯林民族现代化进程[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蔡正邦,张莉;我国生态文化的源流和发展[J];四川环境;1994年02期

3 龚学增;论宗教与民族[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弋;谢家乔;;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水文化”的生态伦理思想[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1期

2 关传友;;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森林文化考察[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张畅;;关于正确认识宗教在民族形成中作用的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刘冬梅,刘宏茂,赵惠勋;西双版纳傣族森林文化与植物多样性保护[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5 高立士;;老挝老族的寨神勐神崇拜考察[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6 卓玛措;;藏族文化视野中的生态经济伦理研究[J];大众科技;2006年07期

7 李东清;;论全球化条件下宗教因素在我国对外交往中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8 徐粽艺;;浅谈我国的几种宗教信仰及其社会影响[J];法制与社会;2009年23期

9 鲍晓艳;;民族地区高校应加大传统生态思想教育[J];高等农业教育;2010年01期

10 茹莹;;冷战后的民族宗教问题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文笔;;回族商业的传统与时代复兴——走向世界市场的“回商”[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2 杨文笔;;回族商业的传统与时代复兴——走向世界市场的回商[A];中国回商文化(第一辑)[C];2008年

3 祁庆富;;多元文化视野中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A];《民族遗产》(第一辑)[C];2008年

4 黄小军;陈兵;;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系统理论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郭清祥;;关于现阶段处理少数民族宗教问题的分析与思考[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一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小华;西双版纳生态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宋鑫华;民族关系协调发展与政治稳定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李学良;文明的历史脚步——建国以来滇南少数民族农地利用模式的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4 吴东海;傣语四音格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5 杨煜达;清代云南(1711-1911年)的季风气候与天气灾害[D];复旦大学;2005年

6 汪中华;我国民族地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耦合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7 丁克家;当代甘宁青城市化进程中的伊斯兰教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张晓琴;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9 刘瑶瑶;青海海西州汉族移民文化变迁及民族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柏文峰;云南民居结构更新与天然建材可持续利用[D];清华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建伟;曼贺村水利灌溉与聚落空间形态演化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2 龚石彦;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水意象[D];云南大学;2010年

3 刘嘉尧;藏族传统生态文明与藏区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志强;中亚五国宗教与民族的关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超;“历史记忆”与“族群边界”视野下的宗教与民族认同[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李娟;大沐浴花腰傣稻米文化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7 施桃红;苏南地区生态农村发展模式探讨[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8 李佶恺;西藏地区燕麦与箭{H豌豆不同混播比例对牧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9 常振华;西双版纳橡胶经济发展与傣族民居的变迁[D];青岛理工大学;2011年

10 姚丹;土家族传统文化与生态保护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东噶仓·才让加;近年来回族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商贸活动述论[J];回族研究;1997年04期

2 马明良;关于青海回族教育的若干问题[J];回族研究;1999年02期

3 马明良;伊斯兰教与西部大开发[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蔡正邦;;运用生态工艺治理漆雾废气[J];四川环境;1993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小玲;;企业生态文化的后现代主义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06期

2 朱馨;;生态新风扑面来[J];今日浙江;2010年11期

3 卢文涛;向洪;;生态文化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制度效能——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野的思考[J];财务与金融;2010年03期

4 刘娟;谢吉青;;基于环境价值链的企业管理模式创新[J];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02期

5 刘雪梅;张云;;生态文化融入观光农业的策略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6 张保伟;吴怀林;;关于企业建设生态文化的思考[J];理论界;2006年01期

7 杨晚华;;关于衡山发展生态文化休闲旅游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8年05期

8 卢丽;李海军;;生态旅游的文化内涵——生态文化[J];焦作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9 ;中国生态文化协会主要负责人名单[J];今日国土;2008年10期

10 彭军;蔡文君;;羌族民俗与羌族传统生态文化[J];贵州民族研究;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鸿;;神山森林生态文化与生态伦理观[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2 冯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价值选择——社会发展概念的生态文化诠释[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3 宝力高;;论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A];中国·内蒙古第二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陆楣;;生态文化——环境艺术学科的新课题[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5 安艳玲;;对生态文化建设和教育的浅探[A];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南文渊;;藏族生态文化与青藏高原环境保护[A];2000年青海海峡两岸昆仑文化考察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侯京林;;生态文化与生态教育[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伍琼华;;生态文化与民族社区公共空间的发展建构[A];云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余谋昌;;生态文化:21世纪人类新文化[A];第二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杨安翔;;审美文化视野下的生态写作[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怡;打造生态文化 走持续发展之路[N];人民邮电;2005年

2 本报记者 俞莹 陈颖;构建生态文化体系 增强软实力[N];贵阳日报;2008年

3 记者 魏鹏;全力打造广府生态文化园区[N];邯郸日报;2009年

4 湖北省十堰市人民政府市长 张嗣义;彰显山水人文大优势 发展生态文化大旅游[N];中国旅游报;2009年

5 舒琳;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在京成立[N];中国文化报;2008年

6 朱德明;绿色创建关键看实效[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7 记者 薛辉 通讯员 吴建辉;走向绿色繁荣[N];恩施日报;2011年

8 记者 郭京泉 周军宇 本报记者 王铭;生态文化是城市特色[N];中华新闻报;2007年

9 王培贵;婺源六大工程建设生态文化大公园[N];上饶日报;2009年

10 操海鹏 本报记者 张远;水光潋滟晴方好[N];上饶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承聪;信息服务生态系统运行与优化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庆顺;坡地建筑生态文化设计创意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3 冰梅;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之动物学溯源[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4 宛景森;多元宗教文化视野下的“胜芳现象”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5 贾中;医院建筑生态文化理论及设计创意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6 钟贞山;社会生态人:新的人性假设与人的全面发展[D];南昌大学;2011年

7 张慧;先秦生态文化及其建筑思想探析[D];天津大学;2010年

8 徐海红;生态劳动视域中的生态文明[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志礼;社会生态视域下我国政党建设互动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10 马晓军;甘南多元宗教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昆;蒙古族古代生态文化的现代价值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会勤;生态文化自觉探析[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3 钟佼腾;成都沿河民居环境改造中生态设计的运用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4 王舒;当代中国公众生态文化素质及其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马媛慧;生态文化普及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6 陶涛;绿色家具设计[D];中南林学院;2004年

7 李磊磊;生态雕塑中的材料运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8 王紫萱;古代蒙古族生态文化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9 孙培娜;中国生态电影的美学解读[D];山东大学;2013年

10 苏婷;影视作品中的生态文化蕴含[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民族地区生态文化与社会生态经济系统互动关系研究——对民族地区传统多元宗教生态文化的形成特性的分析及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14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514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1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