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11 19:06
近年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它的价值量化已经是当今世界上可持续发展评估中普遍研究的热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深入的定量研究可以让人类更清楚的意识到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继而更好的处理好人类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持续发展的关系。生态系统服务于人类的功能通常体现在两大类:一是提供人类生存和生活必需的产品和服务,如为人类提供食物,药材及其他生产、生活所需的原料等;二是保证人类生活质量的功能,如某些生态系统的景观娱乐服务等。本文选择黄土高原的典型代表区域—黄土丘陵区南沟小流域为研究区,评价其在长期的生态综合治理下的土地利用变化和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生态效益状况。本研究采用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地利用的相对变化(NC)和相应的土地利用净变化速度来描述流域近15年来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情况,结合区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理化性质来评估区域生态治理过程中,植被类型对土壤肥力质量的改善状况,同时,基于RS和GIS的技术对流域的土壤蓄水能力、土壤侵蚀强度、植被NPP等进行估算;并提取了不同地形因子(坡度、坡向)下土壤侵蚀状况的分布信息,运用市场价值法、替代市场法核算南沟小流域...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
1.3.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类与评估方法
1.3.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与土地利用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技术路线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水文
2.1.4 土壤植被
2.1.5 生态治理过程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3.1 研究方法
2.3.2 技术路线
第三章 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壤理化性质
3.1 土地利用变化
3.1.1 土地利用数据获取及研究方法
3.1.2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
3.2 土壤理化性质
3.2.1 分析方法
3.2.2 结果与分析
第四章 流域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4.1 固土保肥功能
4.1.1 研究方案
4.1.2 土壤侵蚀
4.1.3 固土保肥及其价值量
4.2 水源涵养功能
4.2.1 水源涵养量的计算方法
4.2.2 数据来源
4.2.3 结果分析
4.3 固碳释氧功能
4.3.1 研究方案
4.3.2 数据来源
4.3.3 结果与分析
4.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综合评估
第五章 结论与不足
5.1 主要结论
5.2 存在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石羊河流域水源涵养功能定量评估及空间差异[J]. 王玉纯,赵军,付杰文,魏伟. 生态学报. 2018(13)
[2]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评估模型研究进展[J]. 王尧,徐佩,傅斌,王威,王海雯. 生态经济. 2018(02)
[3]近15 a秦岭林区水源涵养量变化特征[J]. 卓静,何慧娟,邹继业. 干旱区研究. 2017(03)
[4]太行山区主要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能力[J]. 马维玲,石培礼,宗宁,赵广帅,柴曦,耿守保.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04)
[5]天山中部云杉天然林水源涵养功能定量评估——以乌鲁木齐河流域为例[J]. 丁程锋,张绘芳,李霞,李伟涛,高亚琪. 生态学报. 2017(11)
[6]宁夏固原市森林水源涵养功能时空动态研究[J]. 王超,甄霖. 湖南生态科学学报. 2016(04)
[7]土地利用变化影响下洞庭湖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演变[J]. 李涛,甘德欣,杨知建,王宽,齐增湘,李晖,陈希. 应用生态学报. 2016(12)
[8]中国生态系统水源涵养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龚诗涵,肖洋,郑华,肖燚,欧阳志云. 生态学报. 2017(07)
[9]内蒙古锡林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空间格局[J]. 张雪峰,牛建明,张庆,董建军,张靖. 干旱区研究. 2016(04)
[10]南北盘江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评价[J]. 刘璐璐,曹巍,邵全琴. 地理科学. 2016(04)
博士论文
[1]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碳固持对植被恢复的响应机制[D]. 邓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2]中国陆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遥感模型研究[D]. 王军邦.浙江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精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D]. 邓雨薇.新疆师范大学 2014
[2]黄土台塬区土地利用变化生态效应的空间差异演变[D]. 徐茜.陕西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75218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
1.3.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类与评估方法
1.3.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与土地利用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技术路线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水文
2.1.4 土壤植被
2.1.5 生态治理过程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3.1 研究方法
2.3.2 技术路线
第三章 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壤理化性质
3.1 土地利用变化
3.1.1 土地利用数据获取及研究方法
3.1.2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
3.2 土壤理化性质
3.2.1 分析方法
3.2.2 结果与分析
第四章 流域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4.1 固土保肥功能
4.1.1 研究方案
4.1.2 土壤侵蚀
4.1.3 固土保肥及其价值量
4.2 水源涵养功能
4.2.1 水源涵养量的计算方法
4.2.2 数据来源
4.2.3 结果分析
4.3 固碳释氧功能
4.3.1 研究方案
4.3.2 数据来源
4.3.3 结果与分析
4.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综合评估
第五章 结论与不足
5.1 主要结论
5.2 存在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石羊河流域水源涵养功能定量评估及空间差异[J]. 王玉纯,赵军,付杰文,魏伟. 生态学报. 2018(13)
[2]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评估模型研究进展[J]. 王尧,徐佩,傅斌,王威,王海雯. 生态经济. 2018(02)
[3]近15 a秦岭林区水源涵养量变化特征[J]. 卓静,何慧娟,邹继业. 干旱区研究. 2017(03)
[4]太行山区主要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能力[J]. 马维玲,石培礼,宗宁,赵广帅,柴曦,耿守保.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04)
[5]天山中部云杉天然林水源涵养功能定量评估——以乌鲁木齐河流域为例[J]. 丁程锋,张绘芳,李霞,李伟涛,高亚琪. 生态学报. 2017(11)
[6]宁夏固原市森林水源涵养功能时空动态研究[J]. 王超,甄霖. 湖南生态科学学报. 2016(04)
[7]土地利用变化影响下洞庭湖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演变[J]. 李涛,甘德欣,杨知建,王宽,齐增湘,李晖,陈希. 应用生态学报. 2016(12)
[8]中国生态系统水源涵养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龚诗涵,肖洋,郑华,肖燚,欧阳志云. 生态学报. 2017(07)
[9]内蒙古锡林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空间格局[J]. 张雪峰,牛建明,张庆,董建军,张靖. 干旱区研究. 2016(04)
[10]南北盘江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评价[J]. 刘璐璐,曹巍,邵全琴. 地理科学. 2016(04)
博士论文
[1]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碳固持对植被恢复的响应机制[D]. 邓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2]中国陆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遥感模型研究[D]. 王军邦.浙江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精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D]. 邓雨薇.新疆师范大学 2014
[2]黄土台塬区土地利用变化生态效应的空间差异演变[D]. 徐茜.陕西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752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675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