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发布时间:2022-08-11 21:51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区域性、全球性的问题,是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人地矛盾突出,其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成为学术界关注热点。本文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四个层面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从时空上对2000-2018年湖南省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综合承载力和四个子系统承载力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其2020年、2025年、2030年的综合承载力及各子系统承载力进行预测,最后探索其承载力提升路径,以期清晰展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演变特征,为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时空差异显著。(1)2000-2018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全区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整体偏低,呈波动上升态势,由较低水平上升至中等水平。其中,2000-2005年承载力为上升阶段,2005-2010年呈小幅下降,2010-2018年处于上升阶段。各区县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呈波动上升态势,但演变态势不尽相同。(2)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空间格局一直表现为...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研究现状总结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资源概况
2.1.2 生态环境概况
2.1.3 社会经济概况
2.2 研究时间尺度
2.3 数据来源
3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1 指标选取
3.1.2 指标可信度检验
3.1.3 指标分析
3.2 评价模型构建
3.2.1 熵权法
3.2.2 TOPSIS模型
3.2.3 改进的熵权TOPSIS模型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评价结果
3.3.2 结果分析
4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承载力预测
4.1 预测模型
4.2 预测结果分析
4.2.1 资源环境承载力预测
4.2.2 各子系统承载力预测
5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提升对策
5.1 明确区域开发方向,提升承载能力
5.2 优化配置存量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5.3 推动产业转型发展,保障环境质量
5.4 加强区域一体化,缩小区域差距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自觉——响应”的城乡规划环评创新路径研究[J]. 席悦,包存宽. 城乡规划. 2019(02)
[2]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及时空格局演变研究[J]. 曾浩,申俊,江婧.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9(03)
[3]县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以湖北省团风县为例[J]. 卢青,胡守庚,叶菁,童陆亿,卢静.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01)
[4]基于PS-DR-DP理论模型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J]. 王亮,刘慧. 地理学报. 2019(02)
[5]珠江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J]. 何秋萍.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07)
[6]珠江-西江经济带土地综合承载力测算及其系统耦合协调度研究[J]. 农殷璇,臧俊梅,许进龙. 水土保持研究. 2018(04)
[7]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预测分析[J]. 刘志明,周真中,王永强,洪晓峰.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9(09)
[8]基于弹簧模型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及应用——以内蒙古自治区陈巴尔虎旗为例[J]. 黄秋森,赵岩,许新宜,王国强,王红瑞,顾琦玮. 自然资源学报. 2018(01)
[9]基于可拓综合评价法的干旱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以河西走廊地区为例[J]. 杜俊平,叶得明,陈年来.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12)
[10]中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测算及时空演变分析[J]. 徐孝勇,封莎. 经济地理. 2017(11)
本文编号:3675457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研究现状总结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资源概况
2.1.2 生态环境概况
2.1.3 社会经济概况
2.2 研究时间尺度
2.3 数据来源
3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1 指标选取
3.1.2 指标可信度检验
3.1.3 指标分析
3.2 评价模型构建
3.2.1 熵权法
3.2.2 TOPSIS模型
3.2.3 改进的熵权TOPSIS模型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评价结果
3.3.2 结果分析
4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承载力预测
4.1 预测模型
4.2 预测结果分析
4.2.1 资源环境承载力预测
4.2.2 各子系统承载力预测
5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提升对策
5.1 明确区域开发方向,提升承载能力
5.2 优化配置存量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5.3 推动产业转型发展,保障环境质量
5.4 加强区域一体化,缩小区域差距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自觉——响应”的城乡规划环评创新路径研究[J]. 席悦,包存宽. 城乡规划. 2019(02)
[2]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及时空格局演变研究[J]. 曾浩,申俊,江婧.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9(03)
[3]县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以湖北省团风县为例[J]. 卢青,胡守庚,叶菁,童陆亿,卢静.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01)
[4]基于PS-DR-DP理论模型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J]. 王亮,刘慧. 地理学报. 2019(02)
[5]珠江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J]. 何秋萍.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07)
[6]珠江-西江经济带土地综合承载力测算及其系统耦合协调度研究[J]. 农殷璇,臧俊梅,许进龙. 水土保持研究. 2018(04)
[7]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预测分析[J]. 刘志明,周真中,王永强,洪晓峰.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9(09)
[8]基于弹簧模型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及应用——以内蒙古自治区陈巴尔虎旗为例[J]. 黄秋森,赵岩,许新宜,王国强,王红瑞,顾琦玮. 自然资源学报. 2018(01)
[9]基于可拓综合评价法的干旱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以河西走廊地区为例[J]. 杜俊平,叶得明,陈年来.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12)
[10]中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测算及时空演变分析[J]. 徐孝勇,封莎. 经济地理. 2017(11)
本文编号:36754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675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