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值理论的贵州省生态经济系统分析
本文关键词:基于能值理论的贵州省生态经济系统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运用能值理论和方法,详细分析了贵州省1992—2008年生态经济发展状况。对其环境负载率、废弃物能值比率、能值-货币比率、人均能值用量、能值使用强度、电力能值使用量比、能值投入率、净能值产出率、能值自给率、人口承载力等指标进行了研究,并与其他地区的有关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生态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本地资源,输出能值中仍以原材料输出为主,缺乏深加工和高附加值的产品。环境负荷率由1992年的2.15上升到2008年的3.82之间,表明贵州省环境和资源系统的负荷率在增大。能值-货币比呈现下降趋势,其值在3.82×1013sej/$到2.47×1013sej/$之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贵州省的GDP增长较快造成的,受总能值使用量和人口数量的制约,人均能值使用量在13.6×1015sej和11.4×1015sej之间波动。能值使用强度呈上升趋势,其值在1.07×1011sej和1.57×1011sej之间,说明贵州对省内资源利用的不断增强。电力能值使用量比呈上升趋势,这与贵州省加快水电资源开发有关。能值投入率由1992年的0.049上升到2008年的0.107。净能值产出率非匀速下降,在25.3—10.9之间变动,此值高于新疆、四川、甘肃的净能值产出。能值自给率呈现一种波动状态,其比例从1992年的95.7%下降到2008年的88.6%。
【作者单位】: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生态经济系统 能值理论 评估 贵州省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873121,70803050)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7BAC28B04,2009BADC2B03)
【分类号】:F127;F205
【正文快照】: 如何定量地判断生态经济系统的增长、发展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生态学、经济学及可持续发展相关学科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通常对生态经济系统的研究主要从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和系统学[1]4个方向来揭示发展的内涵与实质,思考方式主要从物质、能量、信息的角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东景,徐中民;干旱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以黑河流域中游张掖地区为例[J];冰川冻土;2002年04期
2 李海涛,廖迎春,严茂超,胡聃;新疆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及其可持续性评估[J];地理学报;2003年05期
3 赵晟,李自珍;甘肃省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04年03期
4 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当代生态经济的综合研究综述[J];地球科学进展;2000年06期
5 卓玛措;冯起;司建华;;青海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J];经济地理;2008年02期
6 崔丽娟,赵欣胜;鄱阳湖湿地生态能值分析研究[J];生态学报;2004年07期
7 陆宏芳,陈烈,林永标,彭少麟;顺德产业生态系统能值动态分析[J];生态学报;2005年09期
8 李金平;陈飞鹏;王志石;;城市环境经济能值综合和可持续性分析[J];生态学报;2006年02期
9 胡聃;张艳萍;文秋霞;陈超;刘天星;王震;许开鹏;;北京城市生态系统总体资产动态及其与城市发展关系[J];生态学报;2006年07期
10 谢雨萍;魏美才;周永博;邓祝仁;;广西恭城月柿生态农业旅游能值分析[J];生态学报;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子双;崔光泉;吴泽新;孙季平;;基于能值分析的德州市种植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评价[J];山东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2 夏永久;;合肥市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水平的能值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3 李扬;;国内外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概述[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09期
4 韩瑞瑞;张永福;马春霞;;土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能值分析——以阿克苏市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年09期
5 郑纯辉;赵杰;;内蒙古奈曼旗畜牧业系统能值变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5期
6 谢雨萍;向悟生;;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在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以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红岩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2期
7 汪殿蓓;徐运清;杨清平;;2000~2002年大悟县复合生态系统能值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7期
8 徐亮;江生荣;钱振含;张静;朱s,
本文编号:3705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70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