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再生性劳动的生态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5-06-23 22:54
  劳动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最直接的中介。有史以来,人类的发展随着劳动的演变而逐步推进,从古希腊时期发展到现代劳动,劳动发生着本质的变化。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劳动开始异化,异化劳动同时又带来了人的异化、消费异化,劳动本质的一系列变化使一般性的现代劳动具有反生态性。劳动的异化进一步带来的生态异化,最直接和突出的表现就是生态危机的爆发。早期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异化劳动进行过深入的批判分析,人类要想打破这种工业化时代异化劳动所引起的恶果的控制和影响,就要实现劳动的解放和其生态转向。再生性劳动源起于生态女性主义所提出的照护性劳动、维持性劳动、供养性劳动和超工业劳动,是不局限于女性为主的循环再生性劳动,男性也完全可以从实践中学会再生性劳动和对生命体进行确证的认识论。可以说,农民或采集者的超工业供养活动就展示了这样一种经济模式,也就是用自然中不断提高的新陈代谢流动来改进人类需求的满足。这其实也完全符合马克思“再生产整个自然界”的再生产理论,基本内涵是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物质变换中人与自然之间通过物质、信息和能量的相互交换以实现自然养育人类和人类护育自然的统一。一般劳动是非生态性劳动...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理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劳动的历史演变及现状
    第一节 劳动的历史演变
        一、古希腊:创造生活必需品
        二、新教时期:荣耀上帝
        三、黑格尔:人的本质
        四、马克思:劳动本体论
    第二节 现代劳动的反生态性分析
        一、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现代劳动的分析
        三、现代劳动的反生态性具体分析
    第三节 劳动的解放及其生态转向
        一、人与自然的解放
        二、劳动的爱欲解放
第二章 再生性劳动的生态本质
    第一节 再生性劳动的概念
        一、再生性劳动的源起
        二、再生性劳动的界定
    第二节 再生性劳动的特征
        一、从劳动的目的来看
        二、从劳动的过程来看
        三、从劳动的结果来看
    第三节 再生性劳动的生态意蕴
        一、再生性劳动是生态性劳动
        二、再生性劳动不同于原始生态性劳动
        三、再生性劳动的本质归属: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第三章 再生性劳动的生态价值
    第一节 再生性劳动生态价值探讨
        一、生态价值概念分析
        二、再生性劳动溯源生态价值分析
    第二节 劳动主体价值观的生态转向
        一、劳动主体生态价值观的转向
        二、价值观转向的内涵:人与自然的本质同一
    第三节 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
        一、劳动目的的生态转向
        二、劳动手段的生态转向
        三、劳动结果的生态转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40521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40521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4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