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用地市场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协调性分析——以中国主要城市群为例
本文关键词:居住用地市场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协调性分析——以中国主要城市群为例 出处:《经济地理》2017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住宅用地价格 效率评价 协调性 DEA 城市群
【摘要】:将土地、人口与资本等作为资源投入项,将地价增长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地价水平与居民收入合理性等社会经济效益作为产出项,利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综合分析2009—2013年五个国家级城市群县域尺度下居住用地市场与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并探究城市群内投入产出效率的空间分异及规模收益状况。研究表明:(1)研究期内,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总体偏低,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别仅为最优水平的59.3%、82.7%和71.8%;(2)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高值区多分布于城市群发展规划的轴向线和核心发展圈内,但各城市群的效率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存在一定差异;(3)城市群内,不同功能定位城市的投入产出效率差异明显,其中节点城市的住宅用地价格与社会经济发展、居民生活状况协调性最优,其次为中心城市,而核心城市和边缘城市效率相对偏低;(4)就投入要素效率而言,住宅用地出让总面积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冗余度均超过50%,亟待通过土地市场和政府管控,以城市功能定位为导向,优化土地出让结构和资金配置模式。
[Abstract]:Land, population and capital are regarded as resource inputs,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such as land price growth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coordination, land price level and residents' income rationality are taken as output items. Using DEA(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method,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residential land market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county scale of five national urban agglomerations from 2009 to 2013.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input-output efficiency of urban agglomeration is on the low side and comprehensive efficiency during the research period. The pure technical efficiency and the scale efficiency were only 82.7% and 71.8% of the optimal level, respectively. 2) the high input-output efficiency of urban agglomeration is distributed in the axial line and core development circle of urban agglomeration development planning, but the efficiency level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ach urban agglomeration are different to some extent; In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the input-output efficiency of the cities with different functions is obviously different, among which the residential land price and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node cities are the best, and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residents' living conditions is the best, followed by the central cities. The efficiency of core cities and marginal cities is relatively low; 4) in terms of input factor efficiency, the redundancy of the total area of residential land transfer and the total investment of fixed assets is more than 50. It is urgent to pass through the land market and government control and take the urban function orientation as the orientation. Optimize the land transfer structure and capital allocation model.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大学自然资源研究中心;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120091110014)
【分类号】:F124;F299.23
【正文快照】: 土地资源作为社会发展的必要载体,其配置水平与资源合理利用、城市发育完善、人民生活提高等息息相关[1]。地价作为土地市场运作的重要信息和价值判断标准,是国家宏观调控土地市场的运作手段之一,伴随着我国土地市场的不断发展,其在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和优化土地空间配置中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申维辰;把晋中建成新型城市群和文化旅游区[J];今日山西;2000年04期
2 刘翠兰;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新趋势——组建大型城市群[J];城乡建设;2002年10期
3 吴永保;;产业集聚是提升城市群竞争力的核心要件[J];学习与实践;2002年04期
4 本文课题组;;打造武汉城市群 从城市路网谈武汉及周边城市群[J];学习与实践;2002年05期
5 叶金生;;关注武汉城市群问题研究[J];学习与实践;2002年05期
6 马志强;论我国城市群的发展现状及特色[J];经济经纬;2003年06期
7 杨飞华;论城市的发展与经营城市[J];江西建材;2004年02期
8 ;110个城市严重“脱水”抗旱主战场已从农村转向城市[J];领导决策信息;2004年34期
9 葛志玉;;中国城市:如何找回个性与灵魂?[J];科学咨询;2004年11期
10 张昆仑;以“大金融”运作打造中原城市群[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清平;;建设沿海城市群是广西重要的增长极[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2002—2004)[C];2002年
2 郭省;;精心构筑以石家庄为龙头的冀南城市群 为建设沿海强省发力领跑[A];“科学发展观与沿海经济”高层论坛暨省专家献策服务团换届大会论文集[C];2007年
3 饶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协调发展[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周琳;魏溯华;姜迎;;城市群推动辽宁城乡经济中的发展[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5 贺素莲;;紧凑理念下的长株潭城市群交通网络布局[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叶奇;陈文海;;大长株潭、“3+5”城市群的一体化规划与发展共赢[A];规划引领下的新型城市化研究——2009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9年
7 陈群元;尹长林;;我国城市群不协调发展现象的探析[A];2010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10年
8 王发曾;刘静玉;;我国城市群整合发展的基础与实践[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程成;;对武汉城市圈的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朱丽萌;陈雁云;;基于省级行政区域城市群构建的思考——以江西为例[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汪阳红;由“支配”“控制”到“协调”[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2 李慧芳邋袁才华;长株潭城市群的3+5概念[N];国际商报;2007年
3 林世雄;海西城市群具有很强的先天竞争力[N];福建日报;2008年
4 ;中国30个城市群:两极分化仍将继续[N];湖北日报;2008年
5 周华平;长株潭城市群将体现湖南个性[N];湖南经济报;2008年
6 记者 岳冠文;长株潭跻身15个达标城市群[N];长沙晚报;2012年
7 周海波 张明海 钟晓晴 杨国庆 孔芒 张_g希;看川南城市群转方式[N];四川日报;2012年
8 中证证券研究中心 曹水水;“以大带小”统筹发展城市群[N];中国证券报;2012年
9 实习生 田珊珊;“智慧城市”建设要突出自身特色[N];科技日报;2012年
10 赵登华;加速释放城市群的“正能量”[N];经济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权进民;高新区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对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方舟;城市网络的空间有向测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刘畅;产城融合目标下京津冀城市群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3 石郑;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城市功能分工与互补性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4 龚胜;中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度的动态评估及空间分异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5 李建成;多维邻近下的城市群创新网络结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6年
6 李刚;长株潭城市群社区休闲体育设施现状及需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赵春雷;城市群视阈下“联合政府”内的合作方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白晨曦;智慧城市的本质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9 钟绵生;山东省东部城市群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高红丽;成渝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187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418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