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区际产业转移中的技术和环境双溢出效应分析——来自中部六省的经验验证

发布时间:2018-01-26 12:08

  本文关键词: 产业转移 技术溢出 环境溢出 空间计量模型 出处:《华东经济管理》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产业转移是发达地区寻找新的产业发展空间,欠发达地区加速经济、技术追赶,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伴随着产业转移的既有人才、技术溢出的正效应,也有环境、污染溢出的负效应。文章以中部六省为研究样本,以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和污染减排指数为核心变量,通过建立空间技术溢出效应模型和空间环境溢出效应模型,来研究区际产业转移中的技术和环境双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中部各地区的技术进步主要由区域内的RD投入决定,由国内和国外产业转移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不明显,但是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由国内区际产业转移带来的污染溢出却是比较显著的。这说明近几年,中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质量不高,从沿海发达地区转移过来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不是技术密集性产业,是属于产业链的低端产业而不是高端产业,造成对环境的压力增大。中部六省在加快提升自身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同时,应合理改善招商引资结构,审慎对待境内外投资。
[Abstract]:Industrial transfer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developed regions to find new industrial development space, accelerate economy, catch up with technology and realize regional integration in underdeveloped areas. The positive effect of technology spillover is also the negative effect of environment and pollution spillover. This paper takes six provinces as the research sample and takes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ndex and pollution emission reduction index as the core variables.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spatial technology spillover effect model and spatial environment spillover effect model to study the inter-reg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 technology and environmental dual spillover effec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recent years. Th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 the central regions is mainly determined by the R D input in the region, but the spillover effect brought by domestic and foreign industrial transfer is not obvious, but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 transfer. However, the pollution spillover caused by the domestic inter-reg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 is quite significant, which shows that the quality of industrial transfer in the central region is not high in recent years. The transfer from the coastal developed areas is mainly labor-intensive industry rather than technology-intensive industry, which belongs to the low-end industry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rather than the high-end industry. The six central provinces should improve their industrial transfer ability while improving the structure of attracting investment reasonably and treat domestic and foreign investment prudently.
【作者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协同创新中心;江西财经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5ZDC0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63020) 江西省科技落地计划项目(KJLD12064) 江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ZDGG201305)
【分类号】:F127
【正文快照】: 一、引言产业转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区域要素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性,发达地区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寻求更为廉价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和土地资源优势,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从而在产业的时空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现象[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子红;胡洪斌;;中国区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模式探究[J];生产力研究;2009年13期

2 杨国才;储平平;;区际产业转移对农民工利益的影响及其政策建议[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3 李伟庆;金星;;区际产业转移对承接地自主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安徽省地区与行业面板数据的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17期

4 陈红儿;区际产业转移的内涵、机制、效应[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年01期

5 常国山;蒋焕洲;龙春芳;;黔东南州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策略浅析[J];技术与市场;2007年11期

6 王忠平;刘延平;;比较优势驱动生态模式——区际产业转移形成机理的一种新框架[J];物流技术;2008年12期

7 马子红;;区际产业转移:理论述评[J];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05期

8 马子红;;区际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9年06期

9 何龙斌;;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特点、问题与对策[J];经济纵横;2009年09期

10 刘秉镰;胡玉莹;;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识别与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0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许德友;;基于产品内分工的产业转移与中国区际产业转移[A];市场经济与增长质量——2013年岭南经济论坛暨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蒋满元;李小红;;区际产业转移及其对竞争力的影响分析——以企业和政府动态博弈过程中的行为选择为例[A];坚持科学承接产业转移 促进广西又好又快发展——“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经济学博士 戴宏伟;产业转移对结构调整的影响及启示[N];河北日报;2009年

2 本报评论员;理清思路 坚定信心 切实推进[N];伊犁日报(汉);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伟庆;中国区际产业转移的自主创新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陈景岭;我国区际产业转移中经济风险生成与控制研究[D];江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锐;区际产业转移对城镇化的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师军;区际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潘正坤;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4 梁文;地方政府竞争对区际产业转移空间失配性的影响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6年

5 白金兰;区际产业转移的态势与路径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8年

6 贾桂霞;广东省区际产业转移动因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0年

7 李红梅;广东省区际产业转移的财政政策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8 严双建;我国区际产业转移中企业和政府的行为差异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9 邵宪宝;区际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王冰;我国区际产业转移滞缓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655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4655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4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