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有效需求理论的关系研究
本文选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有效需求理论 ; 参考:《学习与探索》2017年02期
【摘要】: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战略,这是中国面对经济新常态、新形势指导经济发展的重大方针。在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研究中,由供给侧入手的改革与由需求入手的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有着一定的联系。理论研究表明:供给与需求作为市场博弈的基本力量,有效供给是以有效需求为前提的供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应以有效需求为指引;凯恩斯理论认为导致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以及流动性偏好,而运用好需求管理政策能够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效果;拉动需求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和出口,与拉动供给的"三大动力"——资本、劳动力和创新有效对接,可以扭转供求错配,为经济增长增添新动能。
[Abstract]:In November 2015,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proposed for the first time at the 11th meeting of the Central Financial and Economic leading Group a new strategy for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which is a major policy for China to guid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face of the new normal state of economy. In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the supply-side reform has a certain connection with Keynes's effective demand theory. Theoretical research shows that: supply and demand as the basic force of the market game, effective supply is based on effective demand as the premise of supply,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should be guided by effective demand; Keynes' theory holds that the causes of insufficient effective demand are the decreasing marginal consumption tendency, the decreasing marginal efficiency of capital and the preference of liquidity, while the good use of demand management policy can promote the effect of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The "troika" of demand-consumption, investment and export, and the three driving forces of supply-capital, labor force and innovation can reverse the mismatch of supply and demand and add new momentum to economic growth.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烟台南山学院商学院;
【分类号】:F1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本刊编辑部;;林毅夫:结构性改革有助于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J];创新科技;2012年02期
2 易珏;;结构性改革转向[J];中国经济信息;2013年11期
3 迟福林;;我国需要推进结构性改革[J];改革与开放;2001年04期
4 迟福林;基础性改革转向结构性改革[J];煤炭企业管理;2001年08期
5 刘煜辉;;中国回避不了结构性改革[J];新财经;2009年09期
6 陈博;;抑制房价的根本:流动性控制与结构性改革[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年02期
7 翼飞;东亚走出危机的出路在于进行结构性改革[J];国外理论动态;1999年03期
8 迟福林;结构性改革是当前改革的主要任务[J];港口经济;2001年04期
9 孔永新,邵文被;结构性改革是欧元稳定的关键[J];中国外汇管理;1999年05期
10 杨涛;;结构性改革要避免“病急乱投医”[J];当代贵州;2014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高嵩;马续田:结构性改革或从财税及金融突破[N];中国保险报;2013年
2 傅云威;给中国结构性改革多点耐心[N];经济参考报;2014年
3 记者 张文绩;结构性改革到了十字路口[N];上海金融报;2008年
4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 李侃如 译 本报记者 李博雅;中国发展须重结构性改革[N];人民日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陈听雨;欧洲经济需要结构性改革[N];中国证券报;2013年
6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 王勇;日本结构性改革剑指强化产业竞争力[N];证券时报;2013年
7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分析师 任泽平;刺激是最大风险 结构性改革尚待加力[N];社会科学报;2014年
8 张军;不能再错失结构性改革的好时机[N];上海证券报;2008年
9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德意志银行董事总经理、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 马骏;区别周期性政策与结构性改革[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10 本报记者 陈听雨;希腊结构性改革无可回避[N];中国证券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阿利克;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分析与比较[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121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812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