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新链“国进民进”新格局的形成、障碍与突破路径
本文选题:创新链 + 国进民进 ; 参考:《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7年06期
【摘要】:现阶段,无论是从国有企业国家战略定位的内在要求来看,还是从加快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需求来看,以及从当前中国情景下国有和民营企业各自的能力特征和竞争优势来看,这些因素都决定了必须在中国创新领域打造国有和民营企业协同合作新局面的必要性,也决定了在中国创新领域以及创新链中打造"国进民进"新格局形成的重要性。为此,本文着重分析了在中国创新链的五大环节中所存在的诸多弊端以及国有和民营企业的各自合理定位,并探讨了如何在不同创新链环节构建国有和民营企业协同合作的可能模式和实施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应有的政策建议和今后可能的改革突破口。
[Abstract]:At this stage, whether from the internal requirements of the national strategic positioning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or from the internal needs of accelera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China, state-owned and private enterprises have their own capabilities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s. These factors all determine the necessity of building a new situation of cooperation between state-owned and private enterprises in the field of innovation in China. It also determines the importance of creating a new pattern of "national progress and people's advancement" in China's innovation field and innovation chain. Therefor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many drawbacks in the five major links of the innovation chain in China and the respective rational positioning of state-owned and private enterprises. It also discusses how to construct the possible mode and implementation path of cooperative cooperation between state-owned and private enterprises in different innovation chains, and puts forward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and possible breakthrough points for reform in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5JJD79003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12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代明;梁意敏;戴毅;;创新链解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03期
2 刘满凤;;基于效益视角的创新链合作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07期
3 胡耀辉;;产业转移示范区科技园的产业技术创新链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14期
4 蔡翔,肖岳峰,曾繁荣;知识创新链浅议[J];软科学;2001年01期
5 蔡翔,严宗光;基于过程的知识创新链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1年01期
6 蔡翔;创新、创新族群、创新链及其启示[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年06期
7 马颂德;;创新链在哪儿断链的[J];英才;2004年11期
8 张正良;论企业创新链的系统结构[J];求索;2005年07期
9 杨志勇;;基于创新链模型的创新链管理研究——硅谷经验及对中国企业的启示[J];商场现代化;2006年31期
10 周国华;张慧;张妍;;我国创新链中的生产性服务业创新问题研究[J];技术经济;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明友;高秀艳;;沈阳自主创新链建设研究[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2 黎高明;;对打造东莞特色技术创新链的思考[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3)[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俞慧友 徐兰山;33条!科技新政360度激活创新链[N];科技日报;2014年
2 满东广 本报记者 张道平;握指成拳攥出创新链[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4年
3 江苏经济报记者 金睿 陈澄 洪姝翌;本土“创新链”破解产业困局[N];江苏经济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赵静 方亮;“老大哥”带动“小老弟”形成创新链[N];辽宁日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李建荣 本报通讯员 蔡万涛;将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效“嫁接”[N];科技日报;2014年
6 ;合力打造创新链[N];经济日报;2012年
7 满东广;新沂:一条创新链托起企业创新底气[N];江苏经济报;2014年
8 记者 魏劲松 通讯员 陶健康;围绕产业链 构建创新链[N];经济日报;2013年
9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课题组 执笔 袁东明 马骏 王怀宇;破解创新链中的“瓶颈”问题[N];经济日报;2014年
10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刘润生;围绕产业链建立创新链[N];人民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家树;基于创新链集成的科技成果转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2 卢东宁;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朱俊蓉;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三链融合实证研究[D];西华大学;2015年
2 方鹏;基于SD的产业链与创新链向产业创新链协同演进机制研究[D];南华大学;2016年
3 吴建平;企业集成创新链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4 谢文;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链的运行机制研究[D];武汉工业学院;2011年
5 梁意敏;打造双向创新链[D];暨南大学;2007年
6 汪虎山;安徽省高技术产业创新链的培育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7 王秋月;基于创新链视角的区域科技协同创新评价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8754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875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