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中国旅游业对外直接投资特征及其关联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8-07-02 11:09

  本文选题:对外直接投资 + 灰色关联度 ; 参考:《商业研究》2017年07期


【摘要】:当前中国旅游业OFDI不断增长,认识和把握其时空特征及关联因素,对于国家进行相应的宏观管理和中国旅游企业制订具体投资战略具有参考价值。本文利用2004-2015年中国旅游业OFDI的流量、存量数据分析中国旅游业OFDI的特征及关联因素。时间序列分析表明中国旅游业OFDI流量和存量整体呈增长趋势,且二者的增长均呈现"乘幂"型特征;空间分布分析表明中国主要的对外投资国家(地区)大致跟随出境旅游国家(地区),"资金流"和"人流"之间存在较好的伴随状态;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人均GDP、出境旅游人数和入境旅游人数分别是影响中国旅游业OFDI的前三大因素,其中,人均GDP是其基础,出境旅游人数是其载体,入境旅游是其重要保障。
[Abstract]:At present, OFDI of China's tourism industry is increasing constantly. It is of reference value to understand and grasp its space-time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ed factors for the country to carry out corresponding macro management and Chinese tourism enterprises to formulate specific investment strateg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ed factors of Chinese tourism OFDI by using the data of OFDI flow and stock from 2004 to 2015. The analysis of time series shows that the OFDI flow and stock of China's tourism industry are on the whole increasing, and the growth of both of them is of "power" typ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alysis shows that China's main outward investment countries (regions) generally follow the outbound tourism countries (regions), and there is a good concomitant state between "capital flow" and "people flow". The 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per capita GDP, the number of outbound tourism and the number of inbound tourism are the first three factors affecting OFDI of China's tourism industry, among which, the per capita GDP is the basis, the number of outbound tourism is its carrier, and the inbound tourism is its important guarantee.
【作者单位】: 咸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商学院;
【基金】:国家旅游局“万名旅游英才”研究型英才培养项目,项目编号:WMYC20151058 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项目编号:0602
【分类号】:F125;F5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匡林;中国旅游业的成就、经验和趋势[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2 王玉田;举足轻重的中国旅游业[J];人民公安;2000年05期

3 刘叶琴;“入世”与中国旅游业[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中国旅游业该洗牌了[J];管理科学文摘;2001年08期

5 ;奥运拉动中国旅游业[J];中国林业;2001年20期

6 王关义,何志勇;中国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04期

7 连明刚;中国旅游业:大广场上自由散步[J];中国建设信息;2002年11期

8 ;中国旅游业可能提前“入世”[J];中国乡镇企业;2002年12期

9 ;中国旅游业将居世界第四[J];四川财政;2003年10期

10 魏小安;;中国旅游业投资现状[J];招商周刊;2003年4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傅文伟;;中国旅游业发展的航碑——纪念邓小平关于旅游业的讲话二十周年[A];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C];1999年

2 马波;;转型: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与选择[A];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C];1999年

3 丁向华;;试论“入世”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A];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C];1999年

4 李在昌;;三十功名谱朝阳——中国旅游业发展三十年精彩点滴回顾[A];第四届“老教授科教兴国贡献奖”、“老教授事业贡献奖”颁奖暨老教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论文集[C];2008年

5 张凌云;;新旅游论:一种虚幻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试以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经验为例[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6 唐踔;;略论邓小平发展中国旅游业的思想[A];伟人智慧 强国丰碑——纪念邓小平百年诞辰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马波;;中国旅游业转型发展的若干重要问题[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在昌;;旅游业——光彩夺目的朝阳产业——从中国旅游业三十年成就说开去[A];第四届“老教授科教兴国贡献奖”、“老教授事业贡献奖”颁奖暨老教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论文集[C];2008年

9 卫海燕;;北京2008年奥运会对中国旅游业影响的分析与预测[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10 赵中一;;对于旅游的感悟[A];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IBF国际品牌论坛主席、易难品牌管理机构CBO 梁中国;品牌战略推动中国旅游业健康发展[N];中国旅游报;2002年

2 鄂平玲;中外专家在京研讨中国旅游业[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3 钱春弦;我国十年内将成世界第二大旅游经济强国[N];中国改革报;2006年

4 唐本红;桂林成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举办地[N];今日信息报;2009年

5 毛雯;中国旅游业10年大发展[N];中国贸易报;2012年

6 周丽燕 李世宽;中国旅游业 为世界旅游发展注入新活力[N];人民政协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班若川 徐万佳 毕志强 羽欣 白骅 程芙蓉 梅柏林 ;建设美丽中国旅游业大有可为[N];中国旅游报;2012年

8 ;中国旅游业发展史上的丰碑[N];中国旅游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杨春虹;做中国旅游业领跑者[N];海南日报;2013年

10 记者 庞乐;中国旅游业应纵深发展 需融合自然和文化元素[N];西安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厉新建;中国旅游业跨国经营模式创新[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超颖;中国旅游业行政监管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张懿文;[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5年

3 宋昌耀;中国旅游业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研究[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6年

4 肖燕;中国旅游业CO_2排放的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5 郇逸隆;鄂尔多斯市恩格贝旅游区营销策略研究[D];内蒙古财经大学;2016年

6 郑世卿;中国旅游业市场结构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7 钱磊;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省区差异及变化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张绵宝;债务融资、股权结构与中国旅游业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研究[D];海南大学;2013年

9 徐丽霞;中国旅游业经济影响与经营效益评价[D];青岛大学;2009年

10 曾明华;中国旅游业“走出去”战略与跨国经营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899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0899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1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