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创新能力-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expounding the mechanism of interactive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novation abilit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constructed, and the physical coupling degree model and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mathematical model are used.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provincial panel data of 11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in the past 10 years.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whole development in the period of river basin investigation belongs to the stage of primary coupling and coordination, which is manifested in low degree of inter-regional coordination, regional economy, innovation, and unbalanced development among the three ecological systems: the three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the east have a high degree of coupling and coordination. The degree of coupling and coordination between central and western provinces and cities is low, the development curve of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of some provinces and cities is obvious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and the extensive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l does not match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region.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some regions has little support to economy and ec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solated island" has little spillover effect to other systems, and is weak to optimiz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feed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作者单位】: 盐城师范学院商学院;河海大学商学院;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河海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研究”(16AJL015)
【分类号】:F127;X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改红,王力;长江经济带的环境质量与可持续发展[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2 孟志刚;;浅议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举的理念[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3 秦华;吕国红;;试论我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依存关系[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02期
4 何乔;正确把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J];安徽决策咨询;1997年09期
5 吉红云;;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权衡研究[J];北方经济;2006年19期
6 李正强;舒红;;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J];理论与改革;2008年03期
7 王华华;张利;;市场经济中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现代农业科学;2009年06期
8 武东江;;浅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35期
9 梁强;王文杰;;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实证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韩辉红;;试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J];才智;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宋秉阳;宋秉坛;宋承顺;;论正确认识和协调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6分会场:环境保护与经济转型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宋新欣;魏淑清;;宁夏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互动机制分析[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高丽;;浅谈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进一步加强我省环境保护工作[A];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下)[C];2007年
4 王留锁;李艳;孙媛媛;;辽宁省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协调关系研究[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省社科院科研处处长 研究员 李志萌;共建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N];江西日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杨兵;合肥要成长江经济带生态排头兵[N];合肥晚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宋健;争上重化工项目水环境风险堪忧[N];人民政协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何文可;同饮一江水 共话一江情[N];四川政协报;2014年
5 ;从关键词看安徽“聚焦点”[N];安徽经济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欧阳海南 马刚 王淑宜;河与江的牵手[N];贵州日报;2014年
7 涂启智 时评人;退出污染企业追求有品质的经济发展[N];企业家日报;2014年
8 本报评论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N];莱芜日报;2007年
9 记者 沙星海邋实习生 丁茹;严惩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者[N];平顶山日报;2007年
10 太原五中 张津;环境保护与山西经济发展[N];山西经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元硕;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协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薇;长江经济带生态城市建设评价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2 李敏;长江经济带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6年
3 汪静;长江经济带FDI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4 樊娴;京津冀协调发展中的雾霾治理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5 胡业鹏;中国大中城市人居环境和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孙涛;基于符号回归的CO_2排放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7 孔蕾;浠水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优发展路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8 尹春花;延边州经济发展中的环境污染问题研究[D];延边大学;2014年
9 马若君;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双向作用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6年
10 贺瑞华;赤壁市绿色经济发展研究[D];武汉轻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1582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158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