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即墨市南泉镇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2-18 01:37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当前前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提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社会,努力打造自然环境优美宜居、经济繁荣健康环保、社会和谐稳定有序、生态文明普及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新形式。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南泉镇距离青岛市区较近,受青岛市的经济辐射带动作用的影响,各类产业将借南泉镇的这一区位优势在本镇形成规模并不断发展,促进青岛市大的经济产业向外扩散渗透,刺激南泉镇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同时,南泉镇位于青岛市对外交通的主要出口处,青岛市的多条对外交通要道均在本镇贯穿交汇,是青岛重要的对外陆路交通的枢纽地。因此,南泉镇大发展是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和青岛市发展的必然结果。而要实现这种跨越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虽然目前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探讨,但由于我国地区间存在很大差异,存将理论用于实践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具体的针对性。因此,对南泉镇生态文明建设专门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即墨市南泉镇生态文明建设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研究和文献回顾,阐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并通过对即墨市南泉镇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调查,发现该镇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对策建议。通过研究,南泉镇虽然在强化生态意识、推广生态产业和人居文明建设上取得一定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环境污染未得到有效治理、资源利用不合理、农民生态意识薄弱、政府对环境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应该从完善环境宣传教育体系、完善环境管理体制、加强对乡镇企业的污染控制、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五个层面来提高南泉镇的生态文明建设。本人在农村工作多年,接触了大量生态文明建设的资料,亲身参与了南泉镇生态文明整治工作,这些对于论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保证了第一手资料的获取。虽然国内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研究很多,但从乡镇角度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系统研究的还不多。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是:具体地提出了南泉镇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X321;F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培育;走向人类文明的新境界──读《生态文明论》[J];求索;2000年02期

2 廖福霖;建设生态文明,永葆地球青春常驻[J];生态经济;2001年08期

3 徐春;“生态文明与价值观”高级研讨会召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陈志尚;在“生态文明与价值观”高级研讨会上的致辞[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生态宣言:走向生态文明[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朱孔来;;论生态文明[J];管理科学文摘;2004年10期

7 姬振海;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牛生霞;和谐社会离不开生态文明[J];协商论坛;2005年05期

9 孔云峰;;生态文明建设初探[J];重庆行政;2005年04期

10 王玉芹;刘磊;胡爱荣;;浅谈生态文明蕴涵的价值[J];江苏环境科技;2005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建丽;于爱春;徐婷婷;;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2 刘芳;佟维;;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中的生态文明建设[A];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2008年

3 王虹;;生态文明视域中的政府职能转变[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4 周秀芸;;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树立生态文明新理念[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贺庆棠;;建设生态文明[A];《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井文涌;;生态文明的理念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指导思想[A];《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曾凤括;;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初探[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科技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文桢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层次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生态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李田富;;生态文明建设刍议[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3年

10 邱成;;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浅析[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方才金;生态文明不可或缺[N];湖北日报;2003年

2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 罗国杰;从生态伦理到生态文明[N];科技日报;2000年

3 常绍舜;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最高形式[N];社会科学报;2000年

4 张国光;简评《生态文明论》[N];光明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种筱娜;生态文明村带旺生态旅游经济[N];珠海特区报;2006年

6 记者 乔宇 欧春坪;五年内生态文明村百分之百[N];珠海特区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乔宇;一村一策建特色生态文明村[N];珠海特区报;2006年

8 潘广杰;生态文明重在建设[N];本溪日报;2007年

9 蔡永飞;建设生态文明的几个认识误区[N];中国工业报;2007年

10 黄慧诚;科学发展离不开生态文明[N];中国环境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包双叶;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条件下的生态文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李悦;基于我国资源环境问题区域差异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4 张剑;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5 张敏;论生态文明及其当代价值[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6 张首先;生态文明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刁尚东;我国特大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8 邱建辉;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与评价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

9 徐海红;生态劳动视域中的生态文明[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魏晓双;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洋;中国共产党关于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2 谢龙;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范式转换”关系的探讨[D];内蒙古大学;2009年

3 张中卫;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4 鲁长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中共湖北省委党校;2010年

5 周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袁涛;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3年

7 高蕾;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研究[D];聊城大学;2014年

8 吴菲琼;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路径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4年

9 郭秋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

10 刘涛;信息技术对生态文明的支撑作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5805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5805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3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