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信息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3 05:12

  本文关键词:信息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1950年中期开始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正式进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的信息化建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稳步推进,使我国也由传统的工农业社会迈向信息化社会。如今我国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的成果:信息化建设整体得到改善,信息技术应用得到推广,信息人才明显增加,信息化程度已经成为衡量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之一。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5年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50.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9%,超过亚洲平均水平10.1%,整体比2014年提升了2.4%。其中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为28.4%,城镇互联网普及率为71.6%,与去年相比分别提高了9.5%和4.8%。虽然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增速高于城镇,但两者仍存在43.2%的显著差异。信息化的迅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其中数字鸿沟问题就是其突出表现。信息化进程中的数字鸿沟,不仅加剧了社会经济的不平衡发展,而且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本文的立意正在于此。学者们已经对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进行过深入的分析,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金融发展、教育、城镇化、财政政策、制度建设等方面,而关于信息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的文献较少。近年来,研究信息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的文献逐渐增多,但总体来说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已有文献中多采用样本同质独立假设下的计量分析法或定性分析法来考察两者的影响机制。从信息化能促进地区交流,带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和地区依赖性增强,进而影响城镇收入差距的角度来研究的文献不多。基于此,文本选择从信息化及其溢出效应来探讨其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文本的研究逻辑为:理论研究方面,通过对收入差距、信息化和数字鸿沟相关文献的研读,从信息化、数字鸿沟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得出信息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关系是呈“倒U型”的,即信息化对城乡居民的收入的影响在时序上是非线性的,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能反映我国信息社会发展内涵的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实证研究方面,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域信息化水平进行综合测度,构建相关的计量模型以深入分析信息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根据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选择信息化的测量指标是本文的关键之一。目前中国广泛运用测度信息化水平的指标(体系)有信息化发展指数和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本文结合了以上两大测量方法的优点,最终选择了16个能反映信息化水平的指标,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得到全国31个省市2001-2014年的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得分,再将信息化综合评价得分作为解释变量,人均GDP(进行平减处理)、城市化水平、经济开放度、工业化率作为控制变量,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值作为被解释变量,先构建了面板回归模型,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后,估计了面板回归模型的结果,但由于面板回归的局限性,没有考虑到空间地理因素,本文加入空间计量方法,构建了空间面板回归模型。在运用空间计量方法过程中,进行了相关的检验,最终确定采用时空固定的空间杜宾自回归模型。最后本文通过空间杜宾模型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分解实证分析信息化水平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在所选择的时空固定的空间杜宾自回归模型中,空间滞后项的系数为正,并在1%的显著水平下显著,说明全国各个省市的城乡收入差距有正的空间溢出效应。信息化水平因子在1%的水平下,直接效应、间接效应总效应均显著为正。表明信息化与本省、邻省的城乡收入差距都是正向效应,即信息化水平越高,城乡收入差距越大,这与本文预测的结果是一致的,数字鸿沟的存在加剧了城乡居民之间收入的不平等,但是由于我国还出在信息化发展的初步阶段,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注重了数量,而没注重质量,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控制变量人均GDP (EG)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在5%的水平下间接效应是显著为正,而直接接效应是不显著的。这说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城市化水平(CI),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间接效应显著为正;经济开放度OP的系数在5%的水平下,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均显著为负;工业化率(In)的系数在5%的水平下直接效应显著为正。基于本文的研究结果得出: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成正相关,这正是由于我国的信息化起步比较晚,处在“倒U型”左半部分,同时我国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人才等地域性的差异非常严重;经济发展在地区间也不够平衡。但是考虑到城乡收入差距的正向空间效应后,如果能降低信息化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的强化作用就可以打破信息化水平带来的城乡的不平衡,从而实现两者的兼容。比如可以考虑大力发展工业化、信息化等从信息技术设施方面来均衡城乡居民的设施,减少城乡分布不平衡带来的影响;西部地区以及农村地区人才比较稀缺,与北上广等大城市相差甚远,所以自主培养和外省引进同时进行,才能缩小人才方面的差异;同时地区间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地区间资源的禀赋不同,可以考虑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同时加强同其他省市的经济合作,以减小城乡收入差距;尤其注重本省市的经济开放度,提高经济开放度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等措施。与已有的研究结果相比,本文在以下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创新:(1);由于已有的研究成果大都是从教育、政策、金融发展、城镇化等具体单个因素对城乡居民的收入的影响,对信息化的研究也是对其的测量及信息化对经济的影响入手,很少有学者从信息化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的角度来研究(2);现有的实证分析都过于宏观,鉴于中国区域性的差异会影响实证分析的结果,本文选择全国31个省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更具实践意义(3);在模型的选择上,多数的学者利用面板回归或者VAR脉冲等进行研究,而本文在面板回归的基础上加入空间要素,首先在模型的选择上进行全局和局部的自相关检验以确定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在此基础上运用MATLAB软件的程序包进行LM、LR、Hausman检验来确定适合本文的模型;最后根据Durbin模型分析相关变量的直接和间接效应。
【关键词】:信息化 数字鸿沟 城乡收入差距 空间杜宾模型 溢出效益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124.7;F49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4
  • 1. 引言14-20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4-17
  • 1.1.1 研究背景14-16
  • 1.1.2 研究意义16-17
  • 1.2 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框架17-19
  • 1.2.1 研究思路17
  • 1.2.2 研究内容及框架技术路线17-18
  • 1.2.3 研究方法18-19
  • 1.3 研究的创新点19-20
  • 2. 文献综述及基础理论20-30
  • 2.1 文献综述20-25
  • 2.1.1 信息化文献综述20-22
  • 2.1.2 城乡收入差距文献综述22-24
  • 2.1.3 信息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相关文献综述24-25
  • 2.2 相关理论与概念25-30
  • 2.2.1 城乡收入差距概念与理论25-27
  • 2.2.2 信息化的概念及本质特征27-28
  • 2.2.3 信息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作用机制28-30
  • 3. 信息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分析30-47
  • 3.1 信息化发展概述30-35
  • 3.1.1 信息基础设施现状分析30-32
  • 3.1.2 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分析32-34
  • 3.1.3 信息人才现状分析34
  • 3.1.4 信息量现状分析34-35
  • 3.2 全国信息化水平现状分析35-44
  • 3.2.1 信息化水平指标的选取和度量35-36
  • 3.2.2 信息化测度方法36-38
  • 3.2.3 信息化水平测算方法38
  • 3.2.4 衡量信息化水平指标体系的因子分析法38-42
  • 3.2.5 全国各省市信息化水平聚类分析42-44
  • 3.3 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分析44-45
  • 3.3.1 城乡收入差距指标的选取44
  • 3.3.2 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分析44-45
  • 3.4 本章小结45-47
  • 4. 信息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47-67
  • 4.1 模型设定47-49
  • 4.1.1 指标选取47-48
  • 4.1.2 数据说明48-49
  • 4.1.3 指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49
  • 4.2 模型选择49-53
  • 4.2.1 单位根检验49-50
  • 4.2.2 协整检验50-51
  • 4.2.3 Hausman检验51-52
  • 4.2.4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52-53
  • 4.3 空间计量模型53-63
  • 4.3.1 空间权重矩阵的确定53-54
  • 4.3.2 全局的空间自相关性检验54-56
  • 4.3.3 局部空间自相关性检验56-59
  • 4.3.4 空间面板模型的构建59-63
  • 4.4 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63-67
  • 4.4.1 信息化水平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直接效应分析63-64
  • 4.4.2 信息化水平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溢出效应分析64-67
  • 5. 结论与政策建议67-72
  • 5.1 结论67-69
  • 5.1.1 信息化水平成正增长趋势递增67-68
  • 5.1.2 信息化水平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影响68-69
  • 5.2 政策建议69-72
  • 5.2.1 加快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69
  • 5.2.2 强化信息化人才培养69-70
  • 5.2.3 因地制宜,加强区域间的经济合作70
  • 5.2.4 政府推动,广泛参与70
  • 5.2.5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70
  • 5.2.6 加大农业的开放度70-71
  • 5.2.7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工农协调发展71-72
  • 参考文献72-78
  • 后记78-79
  • 致谢79-8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祥,李学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食品消费[J];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07期

2 张开华,孙庆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及其影响[J];调研世界;2000年03期

3 何卓亚 ,王学青;揭开城乡居民收入消费差的面纱[J];改革与理论;2001年07期

4 陈南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对消费需求的负面效应及消除对策[J];经济问题探索;2001年03期

5 康涛,简伟秀,康松;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及对策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6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对我省经济发展的影响[J];统计与咨询;2001年04期

7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发展情况比较[J];河南省情与统计;2001年04期

8 田霖;;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J];农村.农业.农民;2001年07期

9 施蓓蓓,李恩强;对当前收入差距及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看法[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2年05期

10 ;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J];山东劳动保障;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璐;;正视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促进和谐社会稳定发展——晋城市城乡居民收入变化趋势分析[A];2005—2006山西省统计科研成果汇编[C];2006年

2 周兵兵;周生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综述——兼论地理学的缺位[A];第七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3 杨永善;;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低,差距不断拉大的问题亟待解决[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6-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4 赵颖;;城乡居民收入的收敛性分析[A];2010年“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公共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黄爱琴;孟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研究[A];山西省第七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6 胡碧玉;牟进洲;刘恩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创新思考[A];全国高师《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杨永善;;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低,,差距不断拉大的问题亟待解决[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8 焦泰文;;统筹城乡发展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A];科技支撑 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C];2009年

9 何秀玲;;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与对策选择[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海英;;平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实现社会公平[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忠堂;市二次党代会以来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增加[N];汉中日报;2006年

2 京季;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N];青海日报;2007年

3 ;吉林省城乡居民收入连续五年大幅增长[N];中国信息报;2007年

4 记者 朱朝星;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N];开封日报;2008年

5 记者 张华邋实习生 宁婧;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N];铜川日报;2008年

6 其日玛;锡市城乡居民收入增幅高出全区平均水平[N];锡林郭勒日报;2009年

7 额尼乐日图 李青锋;杭锦旗城乡居民收入双增长[N];鄂尔多斯日报;2010年

8 太原师范学院教授 赵满华;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协调增长[N];山西日报;2010年

9 锡盟统计局;“十一五”时期我盟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N];锡林郭勒日报(汉);2011年

10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广东商学院教授 徐印州;农民增收是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加关键[N];南方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靳贞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2 梁凯膺;中国东北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3 黄国华;长三角地区劳动力流转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关系实证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4 张鑫;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其成因的演化路径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5 刘伟;缩小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制度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扶文武;长沙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2 韩素芳;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周波;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调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婵娜;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海江;云南民族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贞容;二元体制下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7 冯建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王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9 王会玲;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化态势及治理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周晓东;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省区间比较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信息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29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629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3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