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中国对俄罗斯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30 05:22

  本文关键词:中国对俄罗斯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期间,先后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性倡议,该倡议提出后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涉及国家广泛、覆盖人口众多、涵盖面积宽阔,在中国的油气、矿产资源对国外的依存度依旧处于较高的水平以及周边国家和地区与中国加强合作的意愿普遍上升的前提条件下,中国在发展并提升自身经济水平的同时,使得其周边的国家和地区也能分享到“一带一路”这一伟大构想所带来的丰硕成果。与此同时,俄罗斯迫切需要改变以往依靠出口本国能源和原材料的传统经济方式以适应WTO“保护期”后所面临的国际新局势,纵观中俄两国悠久历史,无论从政治格局、经济局势还是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角度出发,中国始终都是俄罗斯最为理想的同盟国。从当前中俄两国的具体国情出发,直接投资这种投资方式是最为适合两国的投资方式,因此,本文从中国对俄罗斯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进行研究,从理论角度出发并缜密地分析两国的实际情况,为中国对俄罗斯进行更为深层次的直接投资奠定基础,同时回归到中俄两国的实际情况,促进并优化中俄两国资源上的合理配置,促使两国“取他之长,补己之短”,共享硕果。本文首先对以往国内外学者对于直接投资所产生经济效应的相关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以此作为基础并对中国对俄罗斯直接投资的现状以及特点进行梳理,然后从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机理和对贸易影响的机理两个角度对中国对俄罗斯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进行分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实证分析,最后针对于实证分析的结果对提升中国对俄罗斯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提出对应的建议。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对中国对俄罗斯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的研究,为双边经济合作范围的扩展提供了相关的理论支持,在此基础上对于进一步深化两国经济合作层次、提升两国经济效应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除此之外,对于提升中国对俄罗斯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提出相关建议的同时,也为中国对其他国家、地区更好地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国 俄罗斯 直接投资 经济效应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125;F151.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19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2
  • 1.2.1 研究目的12
  • 1.2.2 研究意义12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7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2-14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4-17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17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7-19
  • 1.4.1 研究内容17-18
  • 1.4.2 研究方法18-19
  • 2 相关理论综述19-23
  • 2.1 绝对优势理论19
  • 2.2 比较优势理论19-20
  • 2.3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20-21
  • 2.4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21
  • 2.5 投资发展周期理论21-22
  • 2.6 小规模技术理论22-23
  • 3 中国对俄罗斯直接投资的现状及特点23-30
  • 3.1 中国对俄罗斯直接投资的现状23-26
  • 3.2 中国对俄罗斯直接投资的特点26-30
  • 3.2.1 投资区域较为分散26-27
  • 3.2.2 投资规模相对较小27-29
  • 3.2.3 投资领域的产品附加值较低29-30
  • 4 中国对俄罗斯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影响机理分析30-36
  • 4.1 中国对俄罗斯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分析30-32
  • 4.1.1 资源配置效应30-31
  • 4.1.2 资本积累效应31-32
  • 4.1.3 生产要素补给效应32
  • 4.2 中国对俄罗斯直接投资对贸易的影响机理分析32-36
  • 4.2.1 技术寻求型对俄直接投资33-34
  • 4.2.2 资源寻求型对俄直接投资34
  • 4.2.3 市场寻求型对俄直接投资34-36
  • 5 中国对俄罗斯直接投资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36-41
  • 5.1 变量与数据的选取36
  • 5.2 变量的平稳性分析36-37
  • 5.3 变量的协整性检验37-38
  • 5.4 建立误差修正模型38-39
  • 5.5 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39
  • 5.6 实证分析的结论39-41
  • 6 提升中国对俄罗斯直接投资经济效应的建议41-46
  • 6.1 国家层面41-43
  • 6.1.1 深化对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开发41-42
  • 6.1.2 营造中俄两国良好的投资环境42
  • 6.1.3 培植对俄直接投资的骨干企业42-43
  • 6.2 企业层面43-46
  • 6.2.1 培养对俄直接投资的国际化人才43-44
  • 6.2.2 加强对俄直接投资的电商合作44-46
  • 结论46-47
  • 参考文献47-5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2-53
  • 致谢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莞苓,赵进;关于调整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政策的研究[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任会中;“十五”期间欧盟对中国直接投资研究[J];投资研究;2002年01期

3 胡君茹;外商直接投资的不利影响及对策[J];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4 何金旗;外商对我国直接投资的规模分析[J];经济纵横;2002年11期

5 望明辉,陈建;武汉市外商直接投资发展状况及对策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09期

6 李永军;中国外商直接投资行业分布的决定因素[J];世界经济;2003年07期

7 聂聆;试析我国入世对美在华直接投资的影响[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年03期

8 任会中;欧盟对浙江省直接投资分析[J];德国研究;2003年04期

9 曹洪军,曹廷求;山东省外商直接投资出口效应的实证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黄传荣;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若干问题分析[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悦;郭镭;;外商直接投资与陕西省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6-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2 孙运科;陈永广;;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外商直接投资及我国招商引资政策探讨[A];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第123场——2011国防科技工业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路江涌;;外商直接投资对内资企业效率的影响和渠道[A];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总第5期)[C];2008年

4 杨平;蔡琦;;外商直接投资对广东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实证分析——以广东肇庆动力配件有限公司为例[A];市场经济与转型升级——2011年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罗雨泽;朱善利;陈玉宇;罗来军;;外商直接投资的空间外溢效应:对中国区域企业生产率影响的经验检验[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2期[C];2008年

6 刘巳洋;路江涌;陶志刚;;外商直接投资对内资制造业企业的溢出效应:基于地理距离的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8卷第1期[C];2008年

7 刘巳洋;路江涌;陶志刚;;外商直接投资对内资制造业企业的溢出效应:基于地理距离的研究[A];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总第8期)[C];2008年

8 陈洪涛;潘素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安全的影响研究——基于溢出效应视角[A];第十四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2年

9 谢建国;;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的技术溢出——一个基于中国省区面板数据的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5卷第4期(总第22期)[C];2006年

10 吴钧;;区域外商直接投资绩效评价及对策研究——以淮安市为例[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立斌;外商直接投资影响东道国对外贸易结构的机理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周灵灵;腐败、反腐败与外商直接投资[D];中央财经大学;2015年

3 周明月;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环境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古楠(Kundan Pokhrel Majagaiya);外商直接投资及其在尼泊尔的经济影响[D];东华大学;2010年

5 逄增辉;当代外国对美国直接投资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6 罗汉;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主要产业的影响和风险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7 郑昌国;韩国在华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效应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8 徐唐棠;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政策的经济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9 桑秀国;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D];天津大学;2003年

10 吕立才;外商直接投资与农业及涉农产业发展[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迟文R

本文编号:2763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763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d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