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我国货币政策量价转型的理论分析与计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1 08:52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逐步完善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传统货币政策调控框架下的数量和价格型指标出现了分歧,二者同时兼顾变得愈发困难,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关于数量型货币政策和价格型货币政策两套政策调控框架的比较与选择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有鉴于此,本文将从理论分析与计量研究两个维度入手,对数量型货币政策和价格型货币政策的调控机制和调控效果进行研究,并且结合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为未来一段时期内货币政策的量、价转型等相关问题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与政策建议。本文可以分为以下六章内容:第一章是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包括选题背景、选题意义,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研究综述和研究方法等内容。本章给出了两种重要的货币政策调控规则,即麦科勒姆规则和泰勒规则的理论基础和模型形式,并且回顾了关于货币政策量价转型问题的研究结论和实践效果,理论和实践都表明了长期来看货币政策的数量和价格目标是难以兼顾的,进行转型十分必要。第二章基于麦科勒姆规则模型,从线性和非线性两个角度对数量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检验与分析。结果表明产出缺口和通胀缺口的变化都对货币供应量有反向的影响,并且央行对广义货币供应量的调控具有很好的连续性。STR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在2000年以前我国货币政策处于低区制状态,扩张效应较强,并且对通胀缺口过度关注,这种现象在2001年以来有所缓和。第三章与第二章相对应,以泰勒规则为基础对价格型货币政策在我国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泰勒规则对我国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拟合效果好于麦科勒姆规则,并且央行对利率的调控也具有明显的平滑特征。在利率的高波动率区制下,货币政策的相机决择特征较强,对通胀的关注度更高;在低波动率区制下,政策更加遵从泰勒规则对利率进行平滑调整,且相对更加关注产出的变化。此外,脉冲响应曲线也表明我国经济存在结构性问题,有待通过供给侧改革来解决,使产出和通胀缺口协同波动,为更好地执行价格型货币政策规则创造条件。第四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运用TVP-FA-VAR模型对我国经济背景下的两种货币政策规则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我国一系列宏观经济变量的分析,可以得到在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我国经济结构扭曲得到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潜力有所提高,资金逐步脱虚向实,宏观杠杆率得到控制,经济和金融系统性风险逐步释放。在这种经济大背景下,数量型政策货币调控的优势逐渐变小,中介指标的选取也较为困难;与此同时,随着利率市场化和利率传导渠道的完善,价格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适应性越来越强,进一步推进货币政策的量、价转型是十分必要的。第五章从利率双轨制的视角出发,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研究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利率双轨制造成了预算软约束主体和民营企业融资的“双重双轨制”,扭曲了资金配置效率。数量型工具既要发挥调节流动性的功能,又要承担纠正价格信号扭曲的任务。此外,市场化利率仍未成为货币政策调控中的主要价格基准,随着计划轨利率逐步市场化可以提高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利率市场化改革也要逐步打破软预算约束体制,形成以市场化基准利率为基础的价格型调控框架。第六章主要考虑开放经济环境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外部影响,运用DSGE模型对不同政策规则进行研究和对比,我们可以得到:在开放环境下的货币政策中,利率对通胀的变化最为敏感,产出次之,对汇率的响应相对最弱;预期通货膨胀目标规则对通胀最为关注,但政策执行效果没有前瞻性泰勒规则显著,而且在前瞻性泰勒规则下,货币政策操作的稳定性最好,造成的经济波动也最小。可见在政策转型的过程中,运用前瞻性泰勒规则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是更加合适的。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822.0;F124
【图文】:

同比,年度,基础货币


http://db.cei.gov.cn/page/Default.aspx)。1. 货币供应量常见的货币供应量指标主要包括基础货币供应量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其中基础货是央行投放流动性的源头,主要包括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货币发行和存款性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等。受国际收支双顺差的驱动,基础货币规模在 2003-2012 年期间快速扩张,行主要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发行央票来对冲基础货币的投放并降低货币乘数来维持社会流动性保持在合理水平,直到 2012 年以来,央行才越来越多地主动投放基础货币,开启了降准周期,可见基础货币并不能完全体现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的主动意图。M2 是指经过银行信用扩张后的居民和企业存款总量,从历史走势可以看出,基础货币额增速和 M2 增速走势并不一致,主要原因是由于 M2 受到基础货币供应量和货币乘数的同影响,而货币派生能力又受到监管政策、实体经济贷款意愿和存款准备金率等多种因的影响,造成二者之间可能存在一定时滞。例如,为应对 2009 年次贷危机影响,配合四亿计划出台,央行下调贷款利率并取消贷款限额,M2 增速迅速增长,但基础货币投放增整体并不高。

序列,产出缺口


第 2 章 麦科勒姆规则在我国有效性的计量检验2 增速。2. 产出缺口关于产出缺口的计算,本文采用 H-P 滤波的方法。为了得到实际 GDP 增速,我们根据家统计局公布的 GDP 现价累计值季度数据和 GDP 不变价累计同比增速季度数据进行计。首先,以 1996 年的 GDP 现价累计值作为基期,计算出实际 GDP 累计值数据,并差分到实际 GDP 当季值数据。由于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因素,利用 X12 季节调整法对际 GDP 季度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消除季节影响的 GDP 序列tY ,再利用 H-P 滤波的方法其分解为潜在产出*tY 和围绕潜在产出波动的产出缺口ty 两部分,令产出缺口的表达式为*100 ln( / )t t ty Y Y。

缺口,通货膨胀率,通胀目标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首先通过当季月度通货膨胀率 (CPI-100) 的平均值计算季度通货膨胀率t ,关于政策当局对通货膨胀的目标水平,本文参阅每年度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向全国人大提交的关于上一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当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中关于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的预期目标值,以其作为货币当局在前一年度基础上对当年社会通胀的预测和调控目标,当实际通胀水平偏离当年目标时,政策会适当放松或者收紧以达到调控物价和通胀的效果。由于通胀目标只有年度数据,我们使用其作为当年每季度的通胀目标*t 。最后将季度通货膨胀率t 与通货膨胀目标值*t 相减即得到通胀缺口。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温湖炜;曾裕峰;汤伟;;货币政策对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传导机制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年期

2 刘金全;张龙;;货币政策预期与宏观经济效应——兼论货币政策宏观调控多指标评价体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8年11期

3 陈雨萱;杨少华;;中国与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的溢出与反向溢出效应[J];当代经济科学;2018年05期

4 ;2012年货币政策微调力度将加大[J];中国建材资讯;2012年01期

5 唐树伶;;转型经济中的货币政策工具优化分析[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赵云;;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的货币政策选择和近期的货币政策走向分析[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卢延芹;;货币政策专题研究资料索引[J];财经政法资讯;2003年03期

8 ;我国下半年货币政策偏紧不会改变[J];现代焊接;2008年09期

9 刘达禹;刘金全;赵婷婷;;经济周期与规则型货币政策的动态关联机制研究——基于中国典型经济波动阶段的经验证据[J];经济评论;2017年02期

10 维托尔·加斯帕;莫里斯·奥伯斯法尔德;拉特纳·萨赫;;宏观经济管理:当政策空间受限时(上)[J];金融市场研究;201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日本央行樱井真:货币政策不应太鲁莽 加码应考虑大力度[A];2016年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选编[C];2016年

2 黄益平;;现在货币政策更积极一些更好[A];2015年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选编[C];2015年

3 吴晓灵;谢平;;中国经济的“软着陆”——我国宏观调控经验的初步总结 第七章 1993年以来货币政策的成效[A];中国改革与发展报告1998:中国经济的“软着陆”---我国宏观调控经验的初步总结[C];1998年

4 吴晓灵;谢平;;中国经济的“软着陆”——我国宏观调控经验的初步总结 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和金融改革对“软着陆”的贡献[A];中国改革与发展报告1998:中国经济的“软着陆”---我国宏观调控经验的初步总结[C];1998年

5 杨雪峰;;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A];《国际货币评论》2016年合辑[C];2016年

6 黄益平;;货币政策转型问题思考[A];2015年春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40期)[C];2015年

7 曲双石;;五.货币政策[A];2012年国际金融大事简报[C];2013年

8 曲双石;;五.货币政策[A];2012年国际金融大事简报[C];2013年

9 曲双石;;六.货币政策[A];2012年国际金融大事简报[C];2013年

10 曲双石;;六.货币政策[A];2012年国际金融大事简报[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所长 前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李杨 本报记者 舒眉 整理;李杨:中国经济的好日子还未到头[N];南方周末;2009年

2 资深宏观经济评论人 周子勋;财政和货币政策“双箭”齐发稳预期[N];上海证券报;2018年

3 本报记者 彭扬;四季度货币政策料强化预调微调[N];中国证券报;2018年

4 本报记者 赵白执南;鲁政委:货币政策要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N];中国证券报;2018年

5 华鑫证券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 华鑫证券私募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 傅子恒;货币政策应强化适度微调取向[N];中国证券报;2018年

6 本报记者 李国辉;货币政策仍需稳字当头[N];金融时报;2018年

7 本报记者 莫莉;欧美货币政策受指责[N];金融时报;2018年

8 陈季冰;“安倍经济学”今年见分晓[N];经济观察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吴海珊;美国向左 世界向右[N];经济观察报;2014年

10 北京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骆振心;新常态下宏观政策转型的逻辑[N];经济观察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娅楠;中国经济周期的实体冲击、金融驱动与货币政策调控[D];吉林大学;2018年

2 石睿柯;我国货币政策量价转型的理论分析与计量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3 赵婷;论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推出、传导和退出机制[D];西北大学;2016年

4 张运龙;日本银行非常规货币政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

5 邓志超;对外开放和新常态视角下我国货币政策转型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年

6 方显仓;我国货币政策信用渠道传导的微观机制及其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于洪波;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中的货币政策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8 卢庆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江武成;货币政策与中国经济发展——以中国通货紧缩时期为例的实证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10 胡振华;货币供求和货币政策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中南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谦;1989年以来伊朗货币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年

2 符松健;我国货币政策的行业效应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年

3 王承璋;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8年

4 祁雨笛;货币政策影响房价的区域差异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

5 颜聪;我国货币政策对城市房地产泡l挠跋煅芯縖D];山东大学;2018年

6 李一铭;我国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7 李伟;基于房地产和股票市场的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关系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8年

8 万腾;货币政策对中美房地产价格影响的比较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年

9 方真;常备借贷便利对工业增加值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10 顾李玮;债务融资、货币政策与企业绩效[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888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7888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3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