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国家知识资本的区域配置:效率与公平视角

发布时间:2017-03-31 08:19

  本文关键词:国家知识资本的区域配置:效率与公平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是各界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处于转型期,要科技强国,就必须将重点放在知识资本的培育以及知识密集型产业上,而知识资本配置是引导区域科技和产业经济均衡且高效发展的政策工具。因此,本文从效率和公平的视角对中国在区域层面上的知识资本配置情况进行分析与测量,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结论包括:(1)界定了国家知识资本区域配置的内涵,从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创新资本以及市场资本四方面分析了我国知识资本区域配置的现状,得出我国各地区知识资本配置非均等化程度较大,并且部分指标的非均等化程度有恶化趋势的结论。(2)构建国家知识资本的评价模型,利用熵权法计算出各指标权重,并通过TOPSIS评价方法对我国30个省份的知识资本配置水平进行评价,得出我国各地区知识资本配置差距较大的结论。(3)分析知识资本区域配置的贡献因素,构建理论模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知识资本区域配置情况及其贡献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人力资本对经济影响较大,市场资本对科技影响较大,创新资本对教育和人民生活影响较大的结论。(4)基于效率与公平的视角,结合减法模型、DEA和扩展的基尼系数等方法,构建国家知识资本区域配置均等化指数测量模型,以2010年至2014年我国30个省市的知识资本分布情况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知识资本处于非均等化状态。综上,我国知识资本配置非均等化情况严重,国家应该根据各地区的实际需要,综合考虑知识资本利用的效率与分配的公平性,实现知识资本在区域层面的合理配置。
【关键词】:知识资本 配置 效率 公平 区域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12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1章 绪论9-20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研究意义10
  • 1.2.1 理论意义10
  • 1.2.2 实践意义10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6
  • 1.3.1 知识资本的相关概念10-11
  • 1.3.2 知识资本的测量11-13
  • 1.3.3 知识资本的区域配置13-14
  • 1.3.4 知识资本配置的效率、公平以及测量的方法14-15
  • 1.3.5 研究现状述评15-16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16-18
  • 1.4.1 研究思路16-17
  • 1.4.2 技术路线图17-18
  • 1.4.3 主要内容18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18-20
  • 1.5.1 研究方法18-19
  • 1.5.2 创新之处19-20
  • 第2章 国家知识资本区域配置的内涵与现状20-39
  • 2.1 国家知识资本区域配置的内涵界定20-24
  • 2.1.1 知识资本的内涵20-21
  • 2.1.2 知识资本配置的内涵21-23
  • 2.1.3 国家知识资本配置均等化的内涵23-24
  • 2.2 国家知识资本区域配置的现状24-37
  • 2.2.1 我国人力资本区域配置的现状25-28
  • 2.2.2 我国结构资本区域配置的现状28-31
  • 2.2.3 我国创新资本区域配置的现状31-34
  • 2.2.4 我国市场资本区域配置的现状34-37
  • 2.3 本章小结37-39
  • 第3章 国家知识资本区域配置水平的评价39-51
  •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39-44
  • 3.2 方法与数据44-46
  • 3.2.1 权重确定与评价实施的方法44-46
  • 3.2.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46
  • 3.3 国家知识资本区域配置水平评价的实证分析46-50
  • 3.3.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46-47
  • 3.3.2 国家知识资本区域配置水平的评价结果47-50
  • 3.4 本章小结50-51
  • 第4章 国家知识资本区域配置的贡献分析及其统计检验51-60
  • 4.1 国家知识资本区域配置的贡献因素分析51-53
  • 4.1.1 宏观经济51
  • 4.1.2 科学技术51-52
  • 4.1.3 国民教育52
  • 4.1.4 人民生活52-53
  • 4.1.5 国家知识资本区域配置的贡献因素模型53
  • 4.2 国家知识资本区域配置贡献分析的统计检验53-59
  • 4.2.1 统计检验的基本思路和测量设计53-54
  • 4.2.2 统计检验的实施54-59
  • 4.3 本章小结59-60
  • 第5章 国家知识资本区域配置的效率与均等化指数测量60-77
  • 5.1 国家知识资本区域配置的效率测量60-68
  • 5.1.1 效率测量的方法60-61
  • 5.1.2 效率测量的指标与数据61-67
  • 5.1.3 效率测量的结果67-68
  • 5.2 国家知识资本区域配置的均等化指数测量68-76
  • 5.2.1 均等化指数及其测量的内涵界定68-69
  • 5.2.2 均等化指数测量的基本思路69-70
  • 5.2.3 均等化指数测量的方法70-71
  • 5.2.4 国家知识资本区域配置均等化指数测量的实证研究71-76
  • 5.3 本章小结76-77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77-80
  • 6.1 结论77-79
  • 6.2 研究意义及局限性79
  • 6.3 展望79-80
  • 致谢80-81
  • 参考文献81-85
  • 附录A85-10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海儿;不要让民间资本躺在银行睡觉[J];中国中小企业;2000年05期

2 崔颖;;加强对民间资本引导和管理的几点浅见[J];浙江金融;2010年09期

3 宋冬林;关于资本运营的几个问题[J];经济纵横;1996年11期

4 李广才;浅谈国有资本的合营制[J];现代企业;1997年10期

5 齐善鸿;新资本逻辑与企业制度──新资本的概念与逻辑[J];南开管理评论;2000年03期

6 聂会红;关于资本运营的若干认识[J];科技信息;2000年04期

7 傅志伟;浅议企业资产重组中的资本运营[J];企业经济;2001年10期

8 王翔;提高国有资本运行质量对策研究[J];有色金属工业;2001年02期

9 巢文斌,王胜华;论国有资本投入的方向性[J];企业经济;2002年11期

10 李霁友;国有资本增殖略论[J];实事求是;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志发;;确立劳动力资本范畴的根据及其意义[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孙琳琳;任若恩;;资本投入测量综述[A];经济学(季刊)第4卷第4期(总第17期)[C];2005年

3 吴翔;;民间资本不能充分启动的原因及其对策思考[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4 ;社会资本与家庭金融决策[A];首届中国金融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孙咏梅;;从资本的趋利性看资本效率与公平的矛盾[A];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经济发展——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十九次大会论文集[C];2005年

6 郭雪松;;中国市场资本与劳动力匹配问题研究[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李永强;白璇;赵冬阳;史亚莉;;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的负面影响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8 王烈;;关于资本投入对产出影响问题的探讨——大秦线增加资本投入提高运输密度的分析[A];中国铁道学会——2004年度学术活动优秀论文评奖论文集[C];2005年

9 丁建军;张海燕;杨宗锦;;社会资本、商业集群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研究[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何鹤鸣;;增长的局限与城市化转型——空间生产视角下社会转型、资本与城市化的交织逻辑[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6.第五届求是理论论坛获奖论文)[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道许;“消费资本化”在保险业的运用[N];中国保险报;2006年

2 陈瑜;新经济呼唤新的资本理论[N];证券日报;2006年

3 张巍 刘虹;积极探索保险业与民营资本的融合发展[N];中国保险报;2005年

4 记者朱艺彬;希望吸引更多资本投入数贸产业[N];民营经济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殷楠;民间资本圆了“保险梦”[N];经济日报;2012年

6 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闫彦明;打通民间资本与民营经济之间的“内循环”[N];文汇报;2013年

7 记者 段伟华;500亿社会资本涌向农业[N];山西日报;2013年

8 正义;“资本农业”的力量[N];沧州日报;2014年

9 记者 金炜;新疆体育产业等待民间资本[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10 ;江苏:三种资本带活三农[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臧玉荣;国有资本产融结合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2 张明波;企业成长与资本方式选择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3 陈镜宇;资本开放的经济影响与政策选择: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D];南开大学;2013年

4 李六;社会资本:形成机制与作用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5 刘赣州;中国资本配置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陆丹;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及社会资本的转型[D];上海大学;2009年

7 孙士杰;学校社会资本生成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严浩坤;中国跨区域资本流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9 彭飞;马克思对资本的批判及其现实意义[D];苏州大学;2010年

10 王小明;社会资本的经济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军;社会资本与城镇居民收入流动[D];湘潭大学;2015年

2 李彦彬;企业家社会资本对成本粘性的影响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3 马芮;双流县城镇化建设引入民间资本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4 钟绍铜;资本的生态悖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D];中共中央党校;2016年

5 魏家伟;海尔集团的资本运作及其绩效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6年

6 曙光;国有企业集团资本优化配置与价值创造效应[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7 MashtykovaZanda(赞达);中俄相互投资对双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8 李松;基于知识资本视角下产业集聚生成机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6年

9 李娜;认缴制下股东的资本充实责任[D];天津商业大学;2016年

10 彭彦芳;基于三螺旋理论的企业知识资本累积效应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国家知识资本的区域配置:效率与公平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92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792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e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