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济莱协作的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31 10:39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某个区域的发展,不仅依靠自身的发展潜力和自然禀赋,而且所受到的宏观区域环境影响越来越明显。在这种大背景下,通过区域整合与融合提升整体竞争力,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谋求赢得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已经成为区域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山东省在积极构建山东半岛城市群的战略决策后,2003年又提出了发展“济南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这一概念,以济南为中心城市,着力打造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省政府2013年8月印发了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的《通知》,在第七章中对“济莱协作区”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规划思路和支持政策。规划中提出启动建设济莱协作区,对济南而言,是基于拓展济南市对外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之目的,进一步增强对济南周边地市的辐射带动功能;对莱芜来说,济莱协作发展着力推动莱芜市优化产业结构、壮大经济实力,实现济南、莱芜两市从协作发展逐渐发展到同城化发展的模式。规划着力在发展理念、体制机制等方面创新突破,并进一步探索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整体竞争力方面的新路子,以期济莱协作区的发展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全省区域发展积累宝贵的先进经验。本文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为背景,从济莱协作发展现状研究入手,在区域合作发展大趋势下,以区域合作、同城化发展等理论为指导,系统分析了推动济莱协作的省级政策、两市落实省级规划的成果、莱芜方面推进济莱协作的政策,在梳理国内推进同城化政策的基础上,总结了推进济莱协作过程中取得的一些经验,客观分析了推进济莱协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政策瓶颈,从深入推进济莱协作的角度,对推进济莱协作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建议。本文在区域合作发展、同城化发展的大背景和大趋势下,以协作发展思路提出的推进济莱协作的政策建议、未来发展重点等,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大趋势、符合济南和莱芜两市发展实际,符合两市人民根本利益特别是符合当前莱芜市经济转调和跨越发展的实际,因此本文对加快推进济莱协作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学位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127
本文编号:2808687
【学位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海燕;许培源;;厦漳泉同城化中的产业分工与合作模式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2 狄俊锋;;济莱经济战略转移中莱芜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研究探索[J];现代商业;2014年23期
3 姚宜;;广佛同城化对珠三角一体化的示范作用[J];特区经济;2010年07期
4 王再文;李刚;;区域合作的协调机制:多层治理理论与欧盟经验[J];当代经济管理;2009年09期
5 谢俊贵;刘丽敏;;同城化的社会功能分析及社会规划视点[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8期
6 金太军;张开平;;论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区域合作协调机制的构建[J];晋阳学刊;2009年04期
7 陈家海;王晓娟;;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中的政府间协调机制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8年11期
8 程永林;;区域合作、利益冲突与制度分析——以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为例[J];改革与战略;2008年10期
9 肖金成;;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开放导报;2007年01期
10 王胜今;迈向21世纪的东北亚区域合作──关于城市间经济交流与合作的几点思考[J];东北亚论坛;1997年04期
本文编号:28086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808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