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经济周期协动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8 14:09

  本文关键词: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经济周期协动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各国面临着复杂多样的发展挑战。而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通过贸易、投资和金融等渠道与世界经济密切联系,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高度关联,经济发展已离不开世界经济。“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和与他国共同发展提供了机遇,是中国新常态下的一项重大举措。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经济周期协动性问题也日益成为经济学领域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国际经济周期理论,选取1990年到2014年的双边贸易强度、产业内贸易指数、产业结构相似度、双边外商直接投资强度、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耦合程度和自由贸易协定等变量,研究这些变量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影响。首先,通过HP滤波和脉冲响应函数检验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经济周期协动性,由经济波动和响应图可知,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经济周期协动性是存在且逐渐增强的。其次,分别采用普通面板最小二乘法固定效应和面板工具变量法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1)双边贸易强度、产业内贸易指数和自由贸易协定与国家间经济周期协动性是显著的负向关系,这是由于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之间以产业间贸易为主;(2)产业结构相似度和双边外商直接投资强度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经济周期协动性是促进作用,但双边外商直接投资强度显著性较低;(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耦合程度都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经济周期协动性有显著的减弱作用。最后,基于本文的研究,提出调整进出口结构、提高产业内贸易水平、产业结构升级和建立防止外部冲击的预警机制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 国际经济周期 协动性 传导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125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第一章 绪论10-23
  •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10-12
  • 一、研究背景10
  • 二、问题的提出10-11
  • 三、研究意义11-12
  • 第二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12-16
  • 一、研究思路12-14
  • 二、研究方法14
  • 三、创新点14-16
  • 第三节 国际经济周期协动性相关文献综述16-23
  • 一、国际经济周期协动性16-18
  • 二、国际经济周期协动性传导机制18-21
  • 三、文献评述21-23
  • 第二章 国际经济周期协动性及传导机制理论23-30
  • 第一节 国际实际经济周期理论23-26
  • 一、建模思想23
  • 二、模型结构23-26
  • 第二节 国际经济周期协动性传导机制26-30
  • 一、贸易传导机制26-27
  • 二、产业内贸易传导机制27
  • 三、国际直接投资传导机制27-28
  • 四、政策协调传导机制28-30
  • 第三章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经济联系30-39
  • 第一节 “一带一路”战略简介30-32
  • 第二节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经济现状分析32-39
  • 一、总体经济发展现状32-33
  • 二、贸易格局33-37
  • 三、外商直接投资格局37
  • 四、自由贸易协定签署37-39
  • 第四章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经济周期协动性检验及传导机制实证分析39-61
  • 第一节 经济周期协动性及传导因素测量39-44
  • 一、双边经济周期协动性39
  • 二、双边贸易强度39-40
  • 三、产业内贸易指数40-41
  • 四、产业结构相似度41
  • 五、双边外商直接投资强度41-42
  • 六、政策协调程度和自由贸易协定42-44
  • 第二节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经济周期协动性检验44-49
  • 一、HP滤波分析法44-45
  • 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45-49
  • 第三节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经济周期协动性传导因素实证分析49-58
  • 一、经济周期协动性影响因素研究的实证模型49
  • 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49-50
  • 三、回归结果分析50-58
  • 第四节 政策建议58-61
  • 结论61-63
  • 参考文献63-69
  • 附录69-85
  • 后记8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国江;;经济周期与波动对经济平稳发展的影响分析[J];商业经济;2006年09期

2 吴江;;论中国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发展[J];商业时代;2008年15期

3 吴瑞贤;;经济周期与房地产波动的关系研究分析[J];知识经济;2010年19期

4 刘小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周期及其成因[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年09期

5 戴凤礼,赵炳元;如何认识经济周期的作用——兼评两种与此有关的观点[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刘小怡;“新经济”与经济周期[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7 曹晓虹;广东省经济周期的分析对比[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8 薛吴健,张文科;经济周期的热力循环方法分析[J];商业研究;2003年04期

9 薛吴健,董颖颖,张文科;经济周期的热力学方法分析[J];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10 严忠,刘亚琴;对中国现阶段所处经济周期的认识与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关权;王汉儒;;战后美国经济周期演化的经济学分析——对次贷危机的另一种解释[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六辑)[C];2009年

2 李秉文;王伟;;我国的经济周期性调控与兰州经济发展[A];甘肃成人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尚维;杨晓光;徐山鹰;张s

本文编号:3150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150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7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