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辽河流域产业布局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3 14:00

  本文关键词: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辽河流域产业布局优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1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推进重点流域污染治理”等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2015年4月,国务院公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指出,通过合理确定产业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的方式,来达到流域水质改善的目的。近年来,流域发展中水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工业发展、农业种植和城镇化发展造成的水环境压力日益增大,水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众多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近几年,辽河流域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其水环境影响也不容忽视。辽河流域中下游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和上游以农业、牲畜养殖为主的产业模式对水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大,尤其在工业发展方面,其造成的水环境质量问题不容忽视。2013年,辽河流域总体为轻度污染。在辽河流域监测的50个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46.0%、50.0%和4.0%。主要污染指标为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石油类和高锰酸盐指数。其中,辽河干流为轻度污染;辽河主要支流为中度污染。辽河工业废水排放量居于前四位的是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这4个工业行业的废水排放量占到整个调查行业废水排放总量的39.5%。在保证水环境质量前提下,通过对辽河流域沿岸产业布局进行优化调控,实现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本文从产业结构与水环境的协调性分析入手,对产业结构影响的资源、环境和经济等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水环境承载力的视角构建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模型。在对辽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瓶颈分析的基础上对产业结构进行合理性评价,在合理性评价中,从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出发,在对辽河流域现状产业空间布局认识的基础上对适合辽河流域发展的产业进行合理性排序,以此作为产业布局调整的基础,同时结合国外跨域流域治理中的沿岸产业布局优化经验分析,从辽河流域整体性的视角提出沿岸区域产业布局优化调整的建议。研究结论表明适合辽河流域长期发展的产业主要有橡胶和塑料制品、仪器仪表、电子设备、交通运输装备等装备制造业,而不适合流域发展的产业主要有石油加工、木材加工、纺织、食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在此基础上,结合每个区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适合区域发展的产业模式,为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水环境承载力 产业布局 产业结构 流域治理 协调与优化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7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9
  • 1 绪论9-17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研究意义10-11
  • 1.2.1 理论意义10
  • 1.2.2 现实意义10-11
  • 1.3 文献综述11-15
  • 1.3.1 水环境承载力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关研究进展11-13
  • 1.3.2 跨域治理与流域治理研究进展13-14
  • 1.3.3 现有研究的不足14-15
  •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15-16
  • 1.4.1 研究思路15-16
  • 1.4.2 研究方法16
  • 1.5 创新之处16-17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17-24
  • 2.1 概念界定17-21
  • 2.1.1 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17-18
  • 2.1.2 水环境承载力18
  • 2.1.3 跨域治理18-19
  • 2.1.4 方法论述19-21
  • 2.2 理论基础21-24
  • 2.2.1 产业集聚理论21
  • 2.2.2 梯度转移理论21-22
  • 2.2.3 多中心治理理论22-23
  • 2.2.4 循环经济理论23-24
  • 3 辽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瓶颈分析24-37
  • 3.1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25-28
  • 3.1.1 经济发展概况25-27
  • 3.1.2 人口概况27-28
  • 3.2 水资源和水质概况28-30
  • 3.3 辽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及构成30-32
  • 3.3.1 辽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及分布30-31
  • 3.3.2 废水排放工业行业统计31-32
  • 3.4 辽河流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32-37
  • 3.4.1 辽河流域农村面源污染严重33-34
  • 3.4.2 辽河流域中下游工业点源和生活污水面源污染压力大34-35
  • 3.4.3 跨省界流域污染严重,区域合作机制不完善35-36
  • 3.4.4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承载力不足36-37
  • 4 基于水环境承载状况的辽河流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37-46
  • 4.1 对产业结构合理性影响因素分析37-38
  • 4.1.1 产业结构对水环境承载状况影响分析37-38
  • 4.1.2 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的影响分析38
  • 4.2 辽河流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内容构建38-42
  • 4.2.1 对指标数据选取范围和产业选取的说明38-39
  • 4.2.2 辽河流域水环境承载状况评价指标构建39
  • 4.2.3 辽河流域资源、环境和经济评价指标构建39-40
  • 4.2.4 产业选取40-42
  • 4.3 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辽河流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分析42-46
  • 4.3.1 模型的构建42-43
  • 4.3.2 辽河流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结果43-45
  • 4.3.3 辽河流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结果分析45-46
  • 5 辽河流域产业布局优化调控46-56
  • 5.1 产业布局优化调控的原则46-47
  • 5.1.1 产业集聚与梯度转移相结合46
  • 5.1.2 规模控制与结构调整相结合46
  • 5.1.3 直接取缔与限制发展相结合46-47
  • 5.2 辽河流域现有产业布局基础上的产业优化47-51
  • 5.2.1 对辽河流域现状产业布局状况的说明47-48
  • 5.2.2 辽河流域长远发展产业优化调控48-49
  • 5.2.3 辽河流域近期发展产业优化调控49-50
  • 5.2.4 辽河流域限制发展产业优化调控50-51
  • 5.3 对辽河流域区域产业布局优化调控的建议51-56
  • 6 结论和展望56-58
  • 6.1 文章主要结论56
  • 6.2 不足和展望56-58
  • 附件 数据说明58-60
  • 参考文献60-63
  • 后记63-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成林;;完善辽河流域水环境保护的政府投资政策建议及机制设计[J];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70期

2 吉成名;辽河流域──中国古代最早的文明中心[J];北方文物;2002年01期

3 陈萱;;辽河流域水稻高产、高效益配套技术研究工作简报[J];盐碱地利用;1991年01期

4 白宇;任星红;张伟;;东辽河流域水资源量分析计算[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年06期

5 于成学;张帅;;辽河流域跨省界断面生态补偿与博弈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4年01期

6 王明辉;辽河流域古代居民的种系构成及相关问题[J];华夏考古;1999年02期

7 姜国辉;沈冰;李玉清;张政利;;辽河流域应急调水补偿量核算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8 王斌,陈永军;台资企业驻足辽河油田[J];台声;1995年11期

9 高德才;浅谈辽宁省行政区划的历史沿革[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10 丁冬;;辽宁再解污水处理难题——辽宁放开污水处理市场的调查与思考[J];环境经济;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兵;梁冬梅;包丽艳;刘艳君;;辽河流域(吉林省部分)水污染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的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2 孙长君;吴晓东;李书涛;王子胜;;辽河流域棉区杂交棉研究进展与展望[A];中国棉花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刘星才;徐宗学;赵洁;牛翠娟;;水生态一级分区技术及其在辽河流域的应用示范[A];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摘要集[C];2010年

4 李健;李辉;;辽河流域化工行业废水处理技术评估方法初探[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章)[C];2014年

5 李鹏;;辽河流域利用雨水资源应对气候变迁思路[A];中国水利学会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6 高宝;傅泽强;沈鹏;邬娜;谢园园;李林子;;辽河流域(辽宁省)低碳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初探[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三章)[C];2014年

7 王子胜;徐敏;刘艳珍;金世杰;韩晓军;胡玉枢;;辽河流域棉区棉花超高产创建示范研究进展[A];中国棉花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仲刚;王殿武;许海军;;辽河流域2005年“全信息动态综合优化预报调度”方法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第三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曹晓峰;曲彦斌;;辽河文化研究是文化兴省的一篇大文章[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10 张峥;卢雁;邵亮;吕晓洁;徐成斌;;利用着生藻类评价辽河流域水质状况[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徐泽生;辽河流域重金属污染状况摸清[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2 韩慧邋俞安;打响“辽河流域污染整治”攻坚战[N];抚顺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李锋德 罗兆军;辽河流域:综合治污正攻坚[N];中国水利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秦逸;辽宁中部七市人大联手为辽河流域治污[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5 记者 张莉莉;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打好辽河流域治理攻坚战[N];辽宁日报;2009年

6 通讯员 张杨;国家辽河流域“十一五”规划核查组来平检查[N];四平日报;2009年

7 马开锋 首席记者 左丹;市公安机关开展辽河流域社会治安整治[N];盘锦日报;2009年

8 首席记者赵巍;我市辽河流域治理经验叫响全省[N];盘锦日报;2012年

9 刘峰;辽河治理实现全流域联动[N];中国环境报;2007年

10 本报通讯员 曾宪刚 胡士俊 本报记者 张媛;辽河流域八市人大协同推进治污[N];法制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博;基于水足迹理论的吉林省辽河流域城市化进程中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与优化配置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2 綦巍;辽河流域土地适宜性地球化学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辽河流域产业布局优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24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224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b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