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产业结构、企业技术创新与环境污染关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5 07:11

  本文关键词:产业结构、企业技术创新与环境污染关系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环境污染主要有水环境污染、大气污染与固体废弃物污染,其中工业废水、工业废气与工业固体废弃物污染已经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环境污染状况对促进我国工业化、合理推进城镇化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对工业污染的治理有两大途径:一是通过污染排放物的再利用,主要是指对环境污染物的末端治理;二是控制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主要是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形成前端防御。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末端治理和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前端防御是最常见的两种污染治理措施,对于遏制日趋严重的环境破坏与污染态势有重要作用。同时,我国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是造成工业污染不断加剧的主要原因,因此我国亟需认清产业结构与环境污染的关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本文主要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聚类分析,采用我国30个省市2004年-2013年的城镇化率数值将我国划分为七个区域,筛选出与各区域城镇化水平的平均值最为接近的省市作为区域的典型代表,对比分析了七个典型省市环境污染现状及城镇化水平与环境污染的相关关系;然后建立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及工业固体废气物污染治理投资额、城镇化率、企业RD经费支出、产业结构等四个因素,分别对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及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的差异影响,并考察工业污染治理投资额、企业RD经费支出、产业结构对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的差异影响。分析发现,环境污染程度与城镇化率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对工业污染排放量的总体影响效果较弱,对工业“三废”的污染治理效果存在明显差异。企业技术创新对工业废气、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影响偏弱。相比污染治理投资额的影响效率,企业技术创新对污染治理的促进作用较强。因此,污染治理的前段防御阶段措施—企业技术创新起了关键作用。我国污染治理效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城镇化水平最高或最低的地区,企业技术创新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效果显著,但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区域企业技术创新的治理效果还未显现,处于中间地带的区域工业污染治理投资额对环境污染的治理作用其次。结合实证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包括:可持续健康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减轻城市发展压力;适度增大环保资金投入,提高企业环境污染排放成本;做好前端防御,增加RD经费投入;依据区域城市发展的不同特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污染治理效率。
【关键词】:企业技术创新 城镇化水平 污染治理投资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121.3;F273.1;X22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7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9-10
  • 1.1.1 选题背景9
  • 1.1.2 选题意义9-10
  • 1.2 文献综述10-14
  • 1.2.1 国内外相关研究10-13
  • 1.2.2 现有研究成果简评13-14
  •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14-15
  • 1.3.1 研究思路14-15
  • 1.3.2 技术路线图15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15-17
  • 1.4.1 研究方法15-16
  • 1.4.2 研究可能的重点、难点与创新16-17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概念17-21
  • 2.1 城镇化理论概述17-18
  • 2.1.1 城镇化范畴界定17
  • 2.1.2 城镇化内涵特征17-18
  • 2.1.3 城镇化发展意义18
  • 2.2 企业技术创新相关理论18-21
  • 2.2.1 技术创新概念界定18-19
  • 2.2.2 企业技术创新的意义19-21
  • 第三章 不同区域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21-29
  • 3.1 研究区域划分21-23
  • 3.2 不同区域城镇化发展现状对比分析23-24
  • 3.3 不同区域环境污染的现状分析24-27
  • 3.3.1 指标选取24-25
  • 3.3.2 环境污染综合评价25-27
  • 3.4 城镇化水平与环境污染相关性分析27-29
  • 第四章 企业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与环境污染实证研究29-37
  • 4.1 变量解释与数据处理29-30
  • 4.1.1 解释变量29
  • 4.1.2 被解释变量29-30
  • 4.1.3 数据处理30
  • 4.1.4 数据的来源30
  • 4.2 模型的设定30-31
  • 4.3 实证分析31-37
  • 4.3.1 模型的选择31
  • 4.3.2 模型的估计31-32
  • 4.3.3 环境污染治理效果分析32-33
  • 4.3.4 环境污染治理效果的差异分析33-37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37-40
  • 5.1 结论37-38
  • 5.2 政策建议38-40
  • 参考文献40-42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42-43
  • 致谢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文福;傅德黔;努丽亚;;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发展及存在问题[J];中国环境监测;2008年04期

2 张霞;;湖南省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结构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年03期

3 翟春宝;;关于贵州省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分析与思考[J];环保科技;2011年04期

4 兰明慧;廖福霖;罗栋q,

本文编号:3258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258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d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