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长三角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能源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能源消费也节节攀升,并于2010年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作为中国经济版图上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三角地区同样面临尖锐的能源问题。因此厘清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同能源消费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为将来地区的能源政策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同时采用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全面细致地分析了长三角地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定性分析部分,本文采用1985—2013年的相关数据并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分别对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费总量,能源消费强度,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等指标进行了统计性描述,并与全国水平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在1985—2013年间长三角地区在经济增速和能源消费增速两方面均快于全国水平;能源消费强度呈持续下降的趋势,并始终低于全国水平;同时期长三角地区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则略高于全国平均,不过近年来逐渐稳定于较低水平。在定量分析部分本文首先对1985—2013年长三角地区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协整分析和脉冲响应分析。结论表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与劳动,资本和能源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协整向量显示劳动,资本和能源消费的生产弹性分别是0.30,0.54和0.49。同时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之间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表明了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都会对对方产生长期的正向影响,不同的是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是立刻的,而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定量分析的第二部分对1992年至2012年长三角地区内25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面板协整分析和空间面板分析。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内存在着空间相关性,忽略空间效应的传统面板分析会产生偏误;考虑空间效应之后劳动的生产弹性将上升,而能源和资本的生产弹性将下降;各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在反映长三角各地区社会发展水平差异的同时也表明部分城市可能存在资源过度集中的情况。
【关键词】: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协整分析 空间面板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127;F20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引言10-16
- 1.1 论文选题意义和价值10-11
- 1.2 文献综述11-13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13-15
- 1.4 论文的重点和创新点15-16
- 第二章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理论基础16-22
- 2.1 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16-17
- 2.2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17-18
- 2.3 能源约束下的经济增长模型18-22
- 第三章 长三角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定性分析22-31
- 3.1 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22-25
- 3.2 长三角的能源消费25-27
- 3.3 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27-30
- 3.4 本章小结30-31
- 第四章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时间序列分析31-41
- 4.0 数据来源31-32
- 4.1 平稳性检验32-33
- 4.2 协整检验33-35
- 4.3 误差修正分析35
- 4.4 格兰杰因果检验35-36
- 4.5 脉冲响应函数36-38
- 4.6 方差分解38-41
- 第五章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空间面板分析41-56
- 5.1 空间计量经济学简介41-43
- 5.2 数据来源43-44
- 5.3 面板平稳性检验44-45
- 5.4 面板协整检验45-46
- 5.5 豪斯曼检验46-47
- 5.6 传统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估计47-49
- 5.7 空间面板模型估计49-55
- 5.8 本章小结55-56
- 第六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56-58
- 6.1 相关结论56-57
- 6.2 政策建议57-58
- 参考文献58-61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1-62
- 致谢62-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天然气占世界能源消费1/4[J];福建能源开发与节约;2000年04期
2 ;2001年世界前20个国家一次能源消费及结构[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03年03期
3 房维中;;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力度应当加大[J];中国经贸导刊;2008年02期
4 ;2007年我国能源消费增长7.8%[J];中国煤炭;2008年03期
5 宋晓莉;;我国能源消费特点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29期
6 刘旭东;;战略机遇期:我国能源消费的现状与趋势探析[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国务院部署能源消费总量目标及四项措施[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年02期
8 ;世界主要国家能源消费与全球的比例及预测(%)[J];理论参考;2013年01期
9 翟立功;世界能源消费与人口[J];经济问题;1980年08期
10 ;世界能源消费与人口[J];经济问题;198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启湘;赵杰;;陕西能源消费的可持续发展研究[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2 王梅;潘红波;刘明;朱宇环;;辽宁省能源消费与环境负荷分析及对策探讨[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3 齐敏;徐天祥;;山东省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分析[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4 郑博福;赵景柱;邓红兵;严岩;罗琦珊;董仁才;;我国未来能源消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分析[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5 厉无畏;梁朝晖;;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基于上海市1978—2004年数据的分析[A];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创新·发展·安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6年
6 巩在武;赵s,
本文编号:3265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26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