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新时代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效率变革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2 00:36
  经济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新时代下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了高质量的发展阶段。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就是经济的总量与规模增长到一定阶段后,经济结构优化、新旧动能转换、经济社会协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结果。如何将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关键问题。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开发应当着眼于效率变革,因此,关注我国经济效率的发展变化及趋势运动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基于这一视角,从效率变革的内涵出发,以经济发展的宏观效率与微观企业效率为切入点,一方面从深层次探索我国经济发展效率的理论框架与逻辑机理,另一方面选择与经济发展效率研究相适宜的方法,测算新时代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宏观及微观效率的动态变化与发展特征,通过及时的政策路径嵌入来引导效率变革,以增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适应性。本文旨在提出一套适应于我国效率变革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促进现阶段相应的经济政策、结构政策、改革政策、社会政策作出调整。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新时代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效率变革研究


文章结构框架图

全要素生产率,宏观经济效率,效率,低谷


图 2 新时代我国高质量发展宏观效率(全国)根据测算结果显示,1978-2016 年全国整体经济效率呈“倒 U 型”震荡变动趋势,其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稳步宏观经济效率稳步上升期,自改革开放起,伴随体制的改革、对外开放的推进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1978-1985 年我国整体宏观经济效率都是保持稳步上升的态势;第二阶段是波动上升至峰值阶段,自 1986 年起我国宏观经济效率在波动中增长,其中 1989 年出现小型低谷,但以 1990 年作为小型上拐点,之后的全要素生产率都在稳步上升。随着 1992 年市场经济元年的到来,宏观经济效率不断增长并在 1994 年达到峰值,这一年全要素生产率达到了 1.157;第三阶段是波浪型小幅下降阶段,即 1995-2007 年间我国宏观经济效率都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总体来看虽然全要素生产率小幅下降,但每年的 TFP 值均维持在 1.11 以上。其中在 1998 年出现该阶段第一个下拐点,并在 2000 年全要素生产率跌入低谷。但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开放度不断提高,2001 年起全要素生产率开始缓慢上升;第四阶段是效率的稳步放缓阶段,即 2008-2016 年间随着 2008 年经济危机的出现经济增速开始放缓,相

趋势图,Malmquist指数,趋势图,发展效率


图 3 新时代我国高质量发展宏观效率 Malmquist 指数趋势图(全国)根据上图和上表,首先从 Malmquist 指数(tfpch)值来看,1979-2016 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效率的 Malmquist 指数平均值大于 1,说明技术因素对经济增长效率的正效应明显。从时序变化来看,在 2005 年前全国的 tppch 值大多都出现了大于 1 的增长率,当其值大于 1 时,说明技术进步。其中 1986 年出现了第一个较为明显的下行拐点,tfpch值首次跌破 1 以下,技术出现短暂的退步,但很快 1987 年 tfpch 就回升到 1.013。此后tfpch 值在 1999 年和 1990 年出现下跌后,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经济改革转轨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迎来的一段时间的持续向好,说明技术持续进步。以 2005年为分界点 tfpch 开始出现波动性的缓慢下降,但自 2013 年开始迎来上拐点,tfpch 值重新稳步回升,经济发展效率出现向好趋势。具体来说,1979-2016 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效率的技术变动指数(techch)均值为1.017,说明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技术进步水平较为明显。1992 年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兼对“结构红利假说”再检验[J]. 胡亚茹,陈丹丹.  中国工业经济. 2019(02)
[2]新时代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转换[J]. 任保平,李禹墨.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9(01)
[3]我国经济效率的区域差异性研究——基于供给侧改革的背景[J]. 王金波.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8(04)
[4]新时代背景下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培育[J]. 任保平,李禹墨.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8(04)
[5]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生产力质量的决定因素及其提高路径[J]. 任保平,李禹墨.  经济纵横. 2018(07)
[6]中国出口企业与全要素生产率[J]. 朱敏.  科技经济市场. 2018(06)
[7]低碳发展视角下新疆经济效率区域差异测评研究——基于超效率DEA-Undesirable-SBM模型[J]. 朱金鹤,韩晓乐.  新疆农垦经济. 2018(06)
[8]新时代我国高质量发展评判体系的构建及其转型路径[J]. 任保平,李禹墨.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
[9]基于DEA模型对内蒙古区域经济效率的研究[J]. 张丽.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8(01)
[10]中国产业结构变迁中的经济效率演进及影响因素[J]. 李汝资,刘耀彬,谢德金.  地理学报. 2017(12)



本文编号:34500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4500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b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