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玛纳斯县清水河乡哈萨克族消费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2 03:04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新的消费方式和消费产品汹涌而至,新的消费文化相伴而生。消费活动和日常生活融于一体,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在我国,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一带一路”构想的实施及“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西部少数民族农牧区经济发展速度增快,经济的发展带来少数民族农牧区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等方面的变化。由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影响,大众消费文化开始在我国少数民族农牧区兴起,并直接参与到少数民族农牧区文化的“现代性”建构和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哈萨克族作为我国西部的游牧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其传统游牧社会的消费必将受到大众消费浪潮的影响,并且哈萨克族传统的消费文化又对其消费产生影响。对一个民族消费文化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变的方式和意义,同时可以通过消费文化展现出一个民族的生活面貌;通过对消费文化的理解,也能够帮助我们从生产和消费视角出发推动当地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在传统消费与大众消费的相互作用下,哈萨克族社会必将发生变化。本文以一个哈萨克民族乡为例,从民族学的角度出发,借鉴人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理论,首先从物质消费...
【文章来源】:石河子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
三、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一)理论基础
(二)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技术路线
(三)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与不足
(一)创新点
(二)不足
第一章 清水河哈萨克民族乡概况
一、清水河哈萨克民族乡自然环境
(一)依天山而居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
(二)三种主要气候类型相交织的气候条件
(三)以冰川融水为主的水资源
(四)依海拔高低不同形成多样性的草场资源
二、清水河哈萨克民族乡历史沿革
(一)游牧和迁移而来的哈萨克族
(二)部落组织形式依然存在
(三)不断演变的行政村落划分
三、清水河哈萨克民族乡经济发展
(一)清水河哈萨克民族乡经济发展方式和消费市场
(二)当地哈萨克族多元生计方式与家庭收入结构
第二章 清水河乡哈萨克族物质消费文化
一、生产消费文化
(一)“游牧期”与“圈养期”轮番的畜牧生产消费
(二)旱地和水浇地混杂的种植业生产消费
(三)半机械化的手工业生产消费
(四)其它生产性消费
二、生活消费文化
(一)以流行服饰为主的衣着消费
(二)肉食和面食蔬菜相结合的饮食消费
(三)定居房为主的居住消费
(四)马匹和车辆相互替代的出行消费
(五)其他耐用品消费
第三章 清水河乡哈萨克族精神消费文化
一、清水河乡哈萨克族民俗消费
(一)传统习俗与现代娱乐相结合的节日消费
(二)婚礼丧葬消费
(三)待客礼仪的消费
二、清水河乡哈萨克族教育消费
(一)现代化的学校教育消费
(二)青少年课外培训班消费
(三)当地哈萨克族年轻人的职业培训
第四章 清水河乡哈萨克族生态消费文化
一、与环境相适应的生产消费习俗
二、与环境相适应的日常生活消费习俗
第五章 清水河哈萨克民族乡消费文化的特征与意义
一、清水河乡哈萨克族消费文化的特点
(一)哈萨克族家庭的主食消费仍以自给为主
(二)在以消费为纽带的交往中哈萨克族人的消费需求多样化
(三)在以消费为纽带的交往中哈萨克族人的消费方式多元化
(四)消费文化中既有传统元素又有现代元素
(五)哈萨克族人对物品符号价值的消费在逐渐增强
二、影响清水河乡哈萨克民族消费文化形成的因素
(一)哈萨克族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二)以消费为纽带加深与外部市场的联系
(三)依靠政府发展政策推动生产生活消费转变
(四)通过教育传承传统消费文化和吸收现代消费文化
(五)学习其他民族的消费文化
三、清水河哈萨克民族乡消费文化形成的意义
(一)传承与调适哈萨克族传统文化
(二)吸收与适应现代市场文化
(三)社会交往圈不断扩大、社会资本增加
结论与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大纲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贵州布依族消费文化及其当代价值研究[J]. 卫松,杨昌儒. 民族论坛. 2017(06)
[2]从符号标出性视角看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民间工艺[J]. 向思全. 四川戏剧. 2017(08)
[3]北疆牧区开发旅游经济的SWOT分析——基于清水河哈萨克民族乡的田野调查[J]. 王涛. 新疆社科论坛. 2017(04)
[4]当代消费文化的人文缺憾[J]. 闫禹,徐晓风. 北方论丛. 2016(02)
[5]生态文明视野下绿色消费文化探析[J]. 南丽军,王玉华.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6(01)
[6]新闻传媒的消费主义文化变异[J]. 孙伟. 新媒体研究. 2015(14)
[7]鲍德里亚:后现代消费文化面面观[J]. 郭景萍. 广东社会科学. 2015(05)
[8]消费的含义考察与马克思的消费概念[J]. 张美君. 社科纵横. 2015(08)
[9]变迁与融合:哈萨克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中保留的“记忆”——以新疆玛纳斯县清水河乡团庄村为例[J]. 黄适远.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10]从“制度贫困”到“制度统筹”: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选择[J]. 张秋. 中州学刊. 2013(06)
博士论文
[1]消费文化研究[D]. 鞠惠冰.吉林大学 2007
[2]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文化理论研究[D]. 李辉.山东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村落文化的重组:曼拥傣族社会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研究[D]. 李静梅.云南大学 2010
[2]本雅明消费文化思想探究[D]. 许明.天津师范大学 2008
[3]文化消费的符号学解读[D]. 刘雅祺.中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50257
【文章来源】:石河子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
三、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一)理论基础
(二)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技术路线
(三)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与不足
(一)创新点
(二)不足
第一章 清水河哈萨克民族乡概况
一、清水河哈萨克民族乡自然环境
(一)依天山而居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
(二)三种主要气候类型相交织的气候条件
(三)以冰川融水为主的水资源
(四)依海拔高低不同形成多样性的草场资源
二、清水河哈萨克民族乡历史沿革
(一)游牧和迁移而来的哈萨克族
(二)部落组织形式依然存在
(三)不断演变的行政村落划分
三、清水河哈萨克民族乡经济发展
(一)清水河哈萨克民族乡经济发展方式和消费市场
(二)当地哈萨克族多元生计方式与家庭收入结构
第二章 清水河乡哈萨克族物质消费文化
一、生产消费文化
(一)“游牧期”与“圈养期”轮番的畜牧生产消费
(二)旱地和水浇地混杂的种植业生产消费
(三)半机械化的手工业生产消费
(四)其它生产性消费
二、生活消费文化
(一)以流行服饰为主的衣着消费
(二)肉食和面食蔬菜相结合的饮食消费
(三)定居房为主的居住消费
(四)马匹和车辆相互替代的出行消费
(五)其他耐用品消费
第三章 清水河乡哈萨克族精神消费文化
一、清水河乡哈萨克族民俗消费
(一)传统习俗与现代娱乐相结合的节日消费
(二)婚礼丧葬消费
(三)待客礼仪的消费
二、清水河乡哈萨克族教育消费
(一)现代化的学校教育消费
(二)青少年课外培训班消费
(三)当地哈萨克族年轻人的职业培训
第四章 清水河乡哈萨克族生态消费文化
一、与环境相适应的生产消费习俗
二、与环境相适应的日常生活消费习俗
第五章 清水河哈萨克民族乡消费文化的特征与意义
一、清水河乡哈萨克族消费文化的特点
(一)哈萨克族家庭的主食消费仍以自给为主
(二)在以消费为纽带的交往中哈萨克族人的消费需求多样化
(三)在以消费为纽带的交往中哈萨克族人的消费方式多元化
(四)消费文化中既有传统元素又有现代元素
(五)哈萨克族人对物品符号价值的消费在逐渐增强
二、影响清水河乡哈萨克民族消费文化形成的因素
(一)哈萨克族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二)以消费为纽带加深与外部市场的联系
(三)依靠政府发展政策推动生产生活消费转变
(四)通过教育传承传统消费文化和吸收现代消费文化
(五)学习其他民族的消费文化
三、清水河哈萨克民族乡消费文化形成的意义
(一)传承与调适哈萨克族传统文化
(二)吸收与适应现代市场文化
(三)社会交往圈不断扩大、社会资本增加
结论与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大纲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贵州布依族消费文化及其当代价值研究[J]. 卫松,杨昌儒. 民族论坛. 2017(06)
[2]从符号标出性视角看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民间工艺[J]. 向思全. 四川戏剧. 2017(08)
[3]北疆牧区开发旅游经济的SWOT分析——基于清水河哈萨克民族乡的田野调查[J]. 王涛. 新疆社科论坛. 2017(04)
[4]当代消费文化的人文缺憾[J]. 闫禹,徐晓风. 北方论丛. 2016(02)
[5]生态文明视野下绿色消费文化探析[J]. 南丽军,王玉华.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6(01)
[6]新闻传媒的消费主义文化变异[J]. 孙伟. 新媒体研究. 2015(14)
[7]鲍德里亚:后现代消费文化面面观[J]. 郭景萍. 广东社会科学. 2015(05)
[8]消费的含义考察与马克思的消费概念[J]. 张美君. 社科纵横. 2015(08)
[9]变迁与融合:哈萨克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中保留的“记忆”——以新疆玛纳斯县清水河乡团庄村为例[J]. 黄适远.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10]从“制度贫困”到“制度统筹”: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选择[J]. 张秋. 中州学刊. 2013(06)
博士论文
[1]消费文化研究[D]. 鞠惠冰.吉林大学 2007
[2]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文化理论研究[D]. 李辉.山东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村落文化的重组:曼拥傣族社会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研究[D]. 李静梅.云南大学 2010
[2]本雅明消费文化思想探究[D]. 许明.天津师范大学 2008
[3]文化消费的符号学解读[D]. 刘雅祺.中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502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450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