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的三重内涵及其政治经济学阐释
发布时间:2022-10-05 16:30
农村劳动力非农化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城乡二元结构转化的主要机制。农村劳动力非农化从产业、空间、身份视角进行分析可发现其具有非农业化、非农村化、非农民化三重内涵。区别于发展经济学经典理论的推演逻辑,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化是经济发展进程的重要特征事实,但非农业化、非农村化、非农民化并不是齐头并进的过程,而是存在着依次递减、多种落差的结构特征,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转化具有契合自身国情的独特性质。这种结构特征导源于我国实施的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所以应从政治经济学视角阐释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的演变进程。依据这种理解,逻辑一致地提出后续改进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的相应理论和政策含义:重视非农化笼统表述背后的结构特征,从政治经济学视角来阐释非农化问题;从全面深化改革视角改进非农化进程;注重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重点关注改善农业劳动生产率。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农村劳动力非农化:产业—空间—身份的三重内涵
二、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化三重内涵的结构特征
(一)就业非农业化和就业城市化之间的结构特征
(二)就业城市化和常住人口城市化之间的结构特征
(三)常住人口城市化和户籍人口城市化之间的结构特征
三、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结构特征的政治经济学阐释
四、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的发展趋势及政策取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J]. 尹志超,刘泰星,张诚. 中国工业经济. 2020(01)
[2]城乡转型的政治经济学[J]. 刘守英,龙婷玉.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20(01)
[3]不一致的城乡利益分享与不同步的城镇化进程[J]. 李恩平. 中国人口科学. 2019(04)
[4]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1978~2015年):模型与实证[J]. 程名望,贾晓佳,俞宁. 管理世界. 2018(10)
[5]非农就业、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与农地流转[J]. 许庆,陆钰凤. 中国人口科学. 2018(05)
[6]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效应研究[J]. 张桂文,王青,张荣. 中国人口科学. 2018(04)
[7]当今世界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和人类大历史中的非农化转型[J]. 胡景北. 学术月刊. 2018(01)
[8]渐进式改革中的政策试点机理[J]. 张勇杰. 改革. 2017(09)
[9]城乡关系、空间差序与农户增收——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数据分析[J]. 张兆曙,王建. 社会学研究. 2017(04)
[10]中国流动人口市民化水平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J]. 苏丽锋. 中国人口科学. 2017(02)
本文编号:3686119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农村劳动力非农化:产业—空间—身份的三重内涵
二、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化三重内涵的结构特征
(一)就业非农业化和就业城市化之间的结构特征
(二)就业城市化和常住人口城市化之间的结构特征
(三)常住人口城市化和户籍人口城市化之间的结构特征
三、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结构特征的政治经济学阐释
四、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的发展趋势及政策取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J]. 尹志超,刘泰星,张诚. 中国工业经济. 2020(01)
[2]城乡转型的政治经济学[J]. 刘守英,龙婷玉.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20(01)
[3]不一致的城乡利益分享与不同步的城镇化进程[J]. 李恩平. 中国人口科学. 2019(04)
[4]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1978~2015年):模型与实证[J]. 程名望,贾晓佳,俞宁. 管理世界. 2018(10)
[5]非农就业、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与农地流转[J]. 许庆,陆钰凤. 中国人口科学. 2018(05)
[6]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效应研究[J]. 张桂文,王青,张荣. 中国人口科学. 2018(04)
[7]当今世界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和人类大历史中的非农化转型[J]. 胡景北. 学术月刊. 2018(01)
[8]渐进式改革中的政策试点机理[J]. 张勇杰. 改革. 2017(09)
[9]城乡关系、空间差序与农户增收——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数据分析[J]. 张兆曙,王建. 社会学研究. 2017(04)
[10]中国流动人口市民化水平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J]. 苏丽锋. 中国人口科学. 2017(02)
本文编号:36861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686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