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审计论文 >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1 16:03

  本文关键词: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效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内部审计 公司治理 治理效应


【摘要】:随着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进一步分离,企业的所有者几乎不再参与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而是全权交付给经营者进行经营管理,这就导致了所有者与经营者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以安然、世通等为代表的财务作假案件的频繁发生,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逐渐成为了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和讨论的热点。学者们认为公司治理是使一个公司能够有效地、合法合规地运行的一个框架制度,而内部审计则是这个框架制度的一个核心。它疏通了企业的信息渠道,缓解了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通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的监督和评价,及时补正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改善公司治理。 论文从委托代理理论、受托责任理论以及公司治理理论的视角分别讨论了内部审计的相关理论,并深入探讨了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以及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机理。并结合中国的市场经济背景,搜集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布的上市公司2004年至2011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前后的公司绩效的变化。 研究发现,(1)上市公司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后,由于内部控制更加完善,因此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比设立内部审计部门之前更强,同时,由于内部审计可以约束企业的违法乱纪的经营行为,因此上市公司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后,其受到中国证监会处罚的概率降低了;(2)内部审计深入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和细微环节,在完善内部控制的同时,也更容易发觉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不合理性,帮助企业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进而提高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而且内部审计的全面监督管理的行为减少了企业的财务信息舞弊和造假的迹象,因此上市公司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后,注册会计师出具标准审计意见报告的概率也提高了;(3)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越强,隶属层级越高,在内部控制中发挥的作用越大,公司的抗风险能力越强,同时可以更好地威慑管理层,使其遵纪守法,进而降低了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处罚的概率。 论文的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政策启示,并从理论和实证角度阐述了内部审计的公司治理作用。论文首次把上市公司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前后的公司绩效进行对比,拓宽了研究内部审计治理效应的领域,是对深入探究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效应的一个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内部审计 公司治理 治理效应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39.4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第1章 导论9-19
  • 1.1 选题背景9-10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0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10-15
  • 1.3.1 国外文献综述10-12
  • 1.3.2 国内文献综述12-15
  •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15-18
  • 1.4.1 研究内容15-17
  • 1.4.2 研究框架17-18
  • 1.5 研究创新点18-19
  • 第2章 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相关理论分析19-27
  • 2.1 内部审计相关理论分析19-24
  • 2.1.1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视角19-20
  • 2.1.2 基于受托责任理论视角20-22
  • 2.1.3 基于公司治理理论视角22-24
  • 2.2 内部审计的职能24-25
  • 2.3 公司治理的相关理论分析25-27
  • 第3章 内部审计治理效应的理论分析27-34
  • 3.1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机理27-30
  • 3.1.1 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27-28
  • 3.1.2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机理28-30
  • 3.2 内部审计治理效应的理论分析30-34
  • 3.2.1 内部审计与公司风险控制30-31
  • 3.2.2 内部审计可以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31
  • 3.2.3 内部审计可以约束公司遵纪守法31-32
  • 3.2.4 内部审计与财务报告质量32
  • 3.2.5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费用32-34
  • 第4章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效应的实证分析34-44
  • 4.1 研究假设34-35
  • 4.2 变量设定35-37
  • 4.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37-38
  • 4.4 实证过程与分析38-44
  • 第5章 研究结论及启示44-50
  • 5.1 研究结论44-45
  • 5.1.1 理论分析44
  • 5.1.2 实证分析44-45
  • 5.2 内部审计治理效应的成功典范-美国通用电气公司45-46
  • 5.3 政策启示46-48
  • 5.4 研究局限性及展望48-50
  • 5.4.1 研究局限性48
  • 5.4.2 研究展望48-50
  • 参考文献50-54
  • 后记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新生;孙利军;耿垎雯;;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改进了财务控制效果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当代财经;2007年02期

2 石恒贵;刘斌;杨卫;;上市公司内部审计部门治理效果的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9年05期

3 熊运莲;石恒贵;刘斌;;不同内审隶属模式对公司治理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审计收费的经验证据[J];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11期

4 许叶枚;;论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J];经济问题;2008年08期

5 王奇杰;;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模式实证分析——基于公司治理绩效视角[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年05期

6 王光远,刘秋明;公司治理下的内部控制与审计——英国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3年02期

7 李常青,赖建清;董事会特征影响公司绩效吗?[J];金融研究;2004年05期

8 邱丘;;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互动机理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9 王会金;唐厚燕;;内部审计报告关系的转变对价值增值的影响——基于价值链视角的讨论[J];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09期

10 郑志刚;公司治理机制理论研究文献综述[J];南开经济研究;2004年05期



本文编号:10134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10134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7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