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审计论文 >

企业财务报告自愿审计动因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7 07:38

  本文关键词:企业财务报告自愿审计动因分析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上市公司 自愿审计 动因分析


【摘要】:在分析企业财务报告自愿审计的研究背景及研究动机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对自愿审计上市公司进行特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再融资需求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越高的公司,以及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的上市公司倾向于选择自愿审计。为此,提出建立必要的奖惩机制、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等措施,鼓励上市公司自愿接受半年度审计,为投资者、债权人等提供高质量的信息。
【作者单位】: 黄淮学院国际学院;
【关键词】上市公司 自愿审计 动因分析
【基金】:河南省审计厅项目(2010C61)
【分类号】:F275;F239.41
【正文快照】: 1研究背景及动机1.1研究背景1.1.1现实背景从实行独立审计伊始,我国的审计制度没有经历过从自愿审计到强制审计的过程,直接定性为强制审计。在我国,自愿审计的概念曾经被认为是不可能存在的事情,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独立审计舞弊案件对会计师事务所产生的信任危机不断影响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杜兴强;于竹丽;周泽将;;中期财务报告自愿审计的初步经验证据——基于管理当局持股和第一大股东视角[J];当代财经;2007年07期

2 杜兴强;周泽将;;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自愿审计的公司治理动因——基于深圳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陈欣;胡奕明;王静;马玲;;自愿中报审计能减少盈余管理吗?——基于自选择模型的实证分析[J];审计研究;2008年04期

4 李志文;姚正春;朴军;;中国股市的ROE代表什么?[J];中国会计评论;2007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何莉;我国上市公司中报自愿审计需求动机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2 赵璐;中报自愿审计及其对会计信息披露及时性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水澎;牟韶红;;自愿审计、公允价值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基于2006-2007年上市公司中期报告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09年03期

2 路云峰;刘国常;;信息披露违规上市公司审计质量分析[J];财会通讯;2009年09期

3 庾慧阳;;选择偏差与自选择理论在实证会计研究中的应用——基于Chaney等所著《Self-Selection of Auditors and Audit Pricing in Private Firms》分析[J];财会通讯;2009年27期

4 刘斌;王杏芬;何莉;李嘉明;;自愿中报审计的需求动机、会计信息质量与经济后果——来自中国上市公司2002—2006的经验证据[J];经济科学;2008年03期

5 吴迪;;中期财务报告审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师;2012年07期

6 梁丽珍;黄俊超;;自愿审计、市场反应与公司绩效——基于福建省的数据[J];莆田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7 路云峰;刘国常;;公司治理特征与审计重大错报风险——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年02期

8 陈欣;胡奕明;王静;马玲;;自愿中报审计能减少盈余管理吗?——基于自选择模型的实证分析[J];审计研究;2008年04期

9 路云峰;刘国常;;存货、应收账款与审计舞弊风险相关性的检验——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全样本和舞弊公司配对样本的检验[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8期

10 张天舒;黄俊;;公司自愿审计行为的考察:原因与后果[J];中国会计评论;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竹丽;杜兴强;周泽将;;中国资本市场A股公司自愿性半年报审计的动因研究——基于代理理论和公司治理的视角[A];当代会计评论(第2卷第2期)[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进营;财务报告透明度与投资者保护[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磊彬;多次融资、长期市场反应与公司特征[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王恩山;我国企业对CPA审计的需求[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4 代金宏;会计逻辑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5 于竹丽;上市公司半年报审计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6 路云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与审计定价[D];暨南大学;2009年

7 徐焱军;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季度分布特征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8 孟子平;A股盈余公告的投资者保护水平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霞;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及时披露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2 黄小芬;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识别研究[D];南华大学;2011年

3 常成;审计质量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9年

4 汪猛;公司治理、盈余管理与审计收费的相关性[D];石河子大学;2009年

5 邹炼;我国上市公司自愿中报审计的实证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

6 孙晔;我国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的信息披露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7 郭芙蓉;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治理对信息透明度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谢双双;审计质量与真实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9 赵春娇;连续亏损的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经济后果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10 李小菲;上市公司高管持股与公司业绩、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明辉;试论自愿性信息披露[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杜兴强;公司治理演进与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博弈分析与历史证据[J];财经研究;2004年09期

3 李维安,王新汉,王威;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非经营性收益的分析[J];财经研究;2004年11期

4 杜兴强;会计信息、公司治理及产权博弈[J];财会通讯;2003年04期

5 葛家澍,杜兴强;关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问题的思考(上)[J];财会通讯;2004年21期

6 喻少华;张立民;;基于中报视角的审计质量研究[J];财会月刊;2005年16期

7 陆建新;现代委托代理理论的考察与启示[J];当代经济研究;1995年02期

8 王建玲,张天西;基于信息质量理论的财务报告及时性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5年05期

9 吕露,李舸;中期财务报告的若干审计问题[J];广东审计;2001年11期

10 余建耀;;强制性与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经济学思考[J];经济论坛;2005年2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文红;我国上市公司自愿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2 朱晓婷;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国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成因分析[J];科技资讯;2006年21期

2 欧阳小明;;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研究[J];会计之友(下旬刊);2010年10期

3 蔡红艳;韩立岩;;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行业分析[J];经济学(季刊);2003年02期

4 牛杰;徐颖;;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动因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04期

5 蒋尧明;谭军;;上市公司财务预测信息披露的博弈分析及其治理[J];经济经纬;2010年06期

6 孙建新;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动因分析[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黄珏群,黄林群;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分析[J];中国市场;2005年44期

8 韩鹏 ,毛冬 ,陈德棉 ,刘刚;关于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行为的分析[J];经济师;2005年01期

9 李洁;全佳;;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因分析[J];现代商业;2007年20期

10 骆晓旭;;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分析及治理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克勤;;公司内部治理与盈余管理问题研究——2002年度中国A股商业企业数据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2 曲国霞;;鲁、苏、浙三省上市公司的融资特征比较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符刚;林万祥;;基本财务信息、盈利质量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王静;孙月萍;;中国上市公司资本弱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戴德明;毛新述;姚淑瑜;;合并报表有用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6 金永红;薛婷婷;王晖军;;金融类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7 廖雪洁;刘汉民;;垄断国企高管薪酬现状分析——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8 田昆儒;万翔;;中美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构成要素比较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9 祝艳霞;马元驹;;我国上市公司信息界圈现象的实证分析[A];第七届全国财务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范健;王建文;;上市公司高管社会责任及其法律规制初探[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伟;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将全面实施新会计准则[N];经济日报;2007年

2 特约记者 张星芒;泸天化入选中国最具价值上市公司[N];农资导报;2006年

3 高文力 唐学良 吴光军 刘海民;新一轮民企重组上市公司好戏拉开[N];上海证券报;2007年

4 证券时报两会报道组;上市公司质量有望实现“三级跳”[N];证券时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东山邋实习记者 王传晓;深交所踏雪武汉 百家上市公司“鄂军”待发[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6 记者 张鹤;我市企业首次登陆英国伦敦交易所[N];宁波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陈宏宇邋杨仕省 熊宇家;受灾不忘赈灾 震区上市公司累计捐款1.3亿[N];华夏时报;2008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 卢晟;民企发展的内生动力趋于增强[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9 MEB 记者 丰笑容;上市公司中报出炉,企业利润普遍“瘦身”[N];机电商报;2011年

10 吴永红;我省上市公司股改告捷[N];安徽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梦然;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2 何旭;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3 李绪富;我国上市公司重塑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吴琳芳;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5 潘丽春;中国上市公司并购价值影响因素和演进路径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李清;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7 巩娜;上市公司管理者股权激励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杜晓宇;中国上市公司高管变更期间业绩预告披露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姚禄仕;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10 余芸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建设[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海霞;我国上市公司外资并购的动因与企业价值实证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2 彭新媛;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3 黄巍菁;上市公司选择现金股利的动因[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4 李振国;中国上市公司购并绩效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5 姜林;基于Rough Set模型的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6 田存战;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与公司成长性的相关性分析[D];河北大学;2009年

7 赵小伟;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林琴;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识别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9 韩笑;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与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10 舒红蕾;我国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变更与公司经营业绩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476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10476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5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