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审计论文 >

“三公”经费的控制与审计探讨

发布时间:2017-10-28 08:11

  本文关键词:“三公”经费的控制与审计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三公”经费 控制 审计


【摘要】:作为行政经费的组成部分,"三公"经费维系着工作开展,但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一些单位存在严重铺张浪费问题,危害了公共秩序,破坏了社会信任体系。从国家和社会治理系统的角度来审视"三公"经费控制缺陷并加以弥补和改进,有利于维护财政秩序稳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文章剖析了"三公"经费控制的历史脉络和国际现状,通过构建"多委托人—多代理人"财政支出委托代理关系,探讨了各控制层级在"三公"经费控制上应发挥的职责与功能,并通过建立扩展的公共委托代理关系下的审计控制模型,探讨了"三公"经费的审计监督机制及运行路径。
【作者单位】: 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
【关键词】“三公”经费 控制 审计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会计通史系列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11&ZD14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公平性审计研究”(项目批准号:10YJC79023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239.41
【正文快照】: 一、引言“三公”经费是指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公务招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因公出国(境)经费;“三公”经费的控制即是严格控制其在财政预算总额中的规模和比例。虽然中央和地方对“三公”经费的开支都有相应规定,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红霞;;让政府预算在阳光下运行:预算公开透明的思考[J];财政研究;2011年01期

2 屈生富;;“三公”经费信息公开机制构建[J];财会通讯;2012年08期

3 尹平;;基于“三公”经费公开的会计、审计问题探究[J];会计之友;2012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丹莉;;浅析我国“三公”经费审计[J];经营管理者;2013年03期

2 张建平;汤蕾;;基于“三公”经费公开的政府绩效审计研究[J];财会通讯;2013年25期

3 刘金石;朱中国;;中国政府预算公开:演进、问题与对策[J];理论与改革;2012年04期

4 童琳霏;刘明骁;许莉;;公务用车绩效审计的瓶颈制约与对策探讨[J];会计之友;2012年33期

5 肖矗;;高校“三公”经费公开的症结及治理[J];会计之友;2013年20期

6 田晓佳;;“三公”经费管理与审计体制之构建[J];人民论坛;2013年29期

7 张文艳;;从晒“三公经费”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趋势[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年12期

8 韩俊仕;;预算公开视角下高校财务管理创新思路探讨[J];新西部(理论版);2012年14期

9 韩俊仕;;“三公经费”公开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年20期

10 张德刚;边祖鹏;;绩效管理导向的政府会计改革——基于“三公经费”公开的研究[J];现代商业;2012年3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畅;公共预算透明保障机制构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2 傅洪春;我国政府预算透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廖秋梅;地方政府预算公开实践中的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蔡秀娟;江门市财政预算信息公开的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5 毛淑琴;公民预算知情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6 严伟林;我国政府预算权的配置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本刊编辑部;;建立公开透明的政府会计体系[J];财会通讯;2011年22期

2 王红茹;朱杉;;“三公”经费难公开:有些部委心虚?[J];中国经济周刊;2011年28期

3 崔松涛;;公开“三公”经费有赖于加强问责[J];人大建设;2011年08期

4 李经纬;;三问“三公”公开[J];检察风云;2011年16期

5 蒋洪;;预算公开:规定动作还是自选动作[J];团结;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经济史研究学者 梁发芾;[N];中国经营报;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超;张智琦;;创新财政审计监督机制的思路[J];经济研究参考;2009年69期

2 宋超;绍智;;创新财政审计监督机制的几个问题[J];中国发展观察;2009年11期

3 徐伟;;对加强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许桂茹;;企业集团内部会计监督与内部审计监督的不可替代性[J];商业经济;2007年04期

5 杜西平;按照现代市场经济要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审计监督机制(续)[J];审计理论与实践;1999年10期

6 练景波;;发挥农村审计监督作用 强化财务规范化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07期

7 伊绍军;;建立新型审计监督机制 正确处理审计监督与服务关系[J];理论界;2006年09期

8 刘文锁;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审计监督机制的建立与完善[J];黑河学刊;1997年02期

9 孟振平;;健全完善内部审计监督机制——在中电投集团公司加强审计监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登)[J];中国内部审计;2005年04期

10 黄平;;以实施《审计法》为契机 加强审计工作 强化人大监督[J];广东审计;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纪新伟;;集团内部审计浅析[A];大型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热点与难点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课题组;谭劲松;杨文杰;;公共投资项目的效益审计评价指标研究[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6年度全国“经济效益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6年

3 齐兴利;徐中华;;民间审计委托模式转换初探[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4 张秀烨;;基于信息经济学理论探析审计导因[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5 郭群;郑和粉;;公司治理框架下的内部审计研究[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6年度全国“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6年

6 刘顺荣;;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定位探讨[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6年度全国“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6年

7 西南证券公司课题组;李素明;李波;陈远明;;法人治理结构的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A];石油杯全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会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3年

8 袁艳芳;谭洪新;胡亚益;;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定位的探讨[A];全国企业改制中的内部审计作用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论文集[C];2004年

9 张会娟;;决策权、组织内风险与内部控制: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中的应用思路[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中部地区物流产业体系建设论坛专辑[C];2008年

10 台州市内审协会课题组;徐亦云;黄华;;民营企业治理和内部审计的研究[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6年度全国“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文 方铁成;昆明市建立重大环保项目审计监督机制[N];中国审计报;2011年

2 青朝;阳泉实行重点建设项目审计监督机制[N];山西经济日报;2001年

3 王利平;我国独立审计质量问题初探[N];财会信报;2009年

4 袁浩;关于非战争军事行动审计的几点思考[N];中国审计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赵小军;我市上半年“审”出违规金额2.3亿[N];榆林日报;2011年

6 记者 丁国元;中央投资项目超概算严重将问责[N];工人日报;2009年

7 南振中;被调查单位阻碍检查应依法惩处[N];法制日报;2011年

8 黄循贵;审计整改既要严格问责又要着眼制度建设[N];中国审计报;2010年

9 记者 明丹;全力抓好二季度重点工作[N];咸宁日报;2009年

10 张耀鼎;审计风暴:地方何时能刮起[N];光明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于保和;经济责任审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2 曾小青;公司治理、受托责任与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3 姚刚;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研究:一种新的内部控制审计观及其实现[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渊文;我国扶贫资金审计监督机制创新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王瑜;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监督机制的博弈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2年

3 刘英杰;政府绩效审计的经济学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4 刘欣涛;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5 郝树芹;多重委托代理关系视角下的审计独立性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6 李丽萍;基于我国独立审计关系异化的审计监管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7 朱如意;中国国家审计结果公告制度问题及成因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8 王媚;中国独立审计收费问题与成因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葛亮;审计意见影响因素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10 刘永荣;基于利益关系人博弈的国家审计体制选择[D];湖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073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11073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a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