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审计能提供公司财务舞弊的警示信息吗——基于证监会处罚公告的经验证据
本文选题:独立审计 切入点:财务舞弊 出处:《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以2005~2008年被中国证监会处罚的A股上市公司及其配对公司为样本,从独立审计意见与财务舞弊关系的角度检验了审计师能否提供公司舞弊的警示信息。实证研究表明,公司舞弊行为与当年及下年度的审计意见负相关,公司舞弊之前两个年度的审计意见与舞弊行为负相关。这些经验结果不但说明公司因财务舞弊而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可能性较大,舞弊行为能够及时地在审计意见中得到反映并被审计师持续关注,而且也说明独立审计能够通过审计意见提示公司未来发生财务舞弊的可能性,为公众提供公司舞弊的警示信息,这是我国独立审计监督有效性的直接证据。
[Abstract]:Taking A-share listed companies and their matching companies which were penalized by CSRC from 2005 to 2008 as samples, this paper tests whether auditors can provide warning information on corporate fraud from the angle of independent audit opinion and financial fraud. Corporate fraud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audit opinions of the current year and the following year, The audit opinion of two years prior to fraud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fraud. These empirical results not only indicate that the company is more likely to be issued a non-standard unqualified opinion because of financial fraud, Fraud can be reflected in the audit opinion in time and continuously concerned by the auditor, and it also shows that the independent audit can indicate the possibility of future financial fraud in the company through the audit opinion. It is the direct evidence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independent audit supervision to provide the public with warning information of corporate fraud.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治理环境、外部监督机制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防范”(项目批准号:09YJC6301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23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宁,梁丽珍;公司治理与财务舞弊关系的经验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年06期
2 吴永明;袁春生;;法律治理、投资者保护与财务舞弊:一项基于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3期
3 袁春生;吴永明;韩洪灵;;职业经理人会关注他们的市场声誉吗——来自中国资本市场舞弊行为的经验透视[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7期
4 张翼;马光;;法律、公司治理与公司丑闻[J];管理世界;2005年10期
5 韩洪灵;袁春生;;市场竞争、经理人激励与上市公司舞弊行为——来自中国证监会处罚公告的经验证据[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08期
6 黄世忠,陈建明;美国财务舞弊症结探究[J];会计研究;2002年10期
7 刘立国,杜莹;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3年02期
8 李爽;吴溪;;后中天勤时代的中国证券审计市场[J];会计研究;2005年06期
9 刘勤;颜志元;;会计估计与独立审计质量——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J];会计研究;2006年09期
10 朱锦余;高善生;;上市公司舞弊性财务报告及其防范与监管——基于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处罚公告的分析[J];会计研究;2007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屈剑;股票期权激励的相关问题探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白静;;引资背景下商业银行董事会治理的独立性评价[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3 谈江辉;;会计信息失真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12期
4 傅宏宇;美国会计舞弊事件的影响[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吴小红;从主体关系看内部控制[J];商业研究;2004年09期
6 杨宝旺,董文忠;独立董事制度安排优劣探析[J];商业研究;2004年14期
7 李常青,管连云;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4年19期
8 熊亚;对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探讨[J];商业研究;2005年09期
9 杨向阳;王文平;;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商业研究;2009年05期
10 姜宝峰,杨敏;会计舞弊的产生原因及对策[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学刚;赵颖囡;;批发零售企业独立董事背景与会计信息质量[A];“2009年北京批发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郭晓红;;试论独立董事制度的缺陷及发展对策[A];2003年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专辑[C];2003年
3 戴璐;孙茂竹;;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基于大股东实际控制度的评价[A];公司财务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朱茶芬;李志文;;从公司治理角度分析国家控股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A];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ccounting Standards[C];2007年
5 刘用铨;;新经济环境下对会计双重属性的再认识其及重要启示[A];转型经济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6 万继峰;李静;;也谈会计准则的“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A];转型经济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7 黄彤;;监事会、董事会制度特征与会计信息质量——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分析[A];转型经济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8 龚翔;;中国证券市场会计与财务问题实证研究:十年综述[A];资本市场会计研究——第八届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张程睿;;内部人动机、治理结构与信息披露质量[A];资本市场会计研究——第八届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龙静;;股权集中度、董事会结构与盈余管理——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A];资本市场会计研究——第八届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国宇;审计合谋的预警与防治对策的有效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2 潘东高;网络环境下会计理论和方法若干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3 曾小青;公司治理、受托责任与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4 林江辉;我国上市公司盈余预告披露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5 李明辉;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法律责任之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6 陈祥星;有限公司治理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7 余芸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建设[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梁爽;中外会计准则模式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9 刘骏;会计信息质量与会计准则制定权合约安排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10 娄权;财务报告舞弊四因子假说及其实证检验[D];厦门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岩;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陈茜;违规模型下的注册会计师审计舞弊责任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修浩;基于经济学视角下管理舞弊导向审计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典璋;网络背景下行政权力运行机制创新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陈小雪;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识别及治理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任纪霞;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7 陈燕;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系统对盈余管理的影响[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江江;公司治理结构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张礼文;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外部监管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唐丽华;实际控制人性质、管理层持股与会计信息透明度[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国进,赵向琴,林辉;上市公司违法违规处罚和投资者利益保护效果[J];财经研究;2005年08期
2 何顺文;公司股权结构与资讯披露[J];财会通讯;2000年01期
3 刘斌,孙回回,李嘉明;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与非标审计意见的相关性研究——来自1998~2002年深沪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贸研究;2004年03期
4 黄群慧,李春琦;报酬、声誉与经营者长期化行为的激励[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01期
5 李有根,赵西萍,李怀祖;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构成和公司绩效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05期
6 吴淑琨,刘忠明,范建强;非执行董事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09期
7 韩厚军,周生春;中国证券市场会计师报酬研究——上市公司实证数据分析[J];管理世界;2003年02期
8 李新春;经理人市场失灵与家族企业治理[J];管理世界;2003年04期
9 刘峰,贺建刚,魏明海;控制权、业绩与利益输送——基于五粮液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08期
10 张俊生,曾亚敏;上市公司的失信行为:公司治理角度的分析[J];经济科学;2004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珊;经理股票期权及其会计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勇佳;;浅析财务舞弊和审计监管[J];商场现代化;2008年10期
2 李海洪;;财务舞弊和审计监管的相关问题[J];现代经济信息;2010年11期
3 刘爱东,朱威;我国上市公司独立审计意见的预测价值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05期
4 舒畅;;法务会计与独立审计的关系研究——基于财务舞弊控制的视角[J];中国总会计师;2007年07期
5 刘雪晶;;法务会计在审核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中的作用[J];会计之友(中旬刊);2010年12期
6 袁春生;汪涛武;唐松莲;;审计独立性、行业专长与财务舞弊行为——基于证监会处罚公告的经验证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7 刘文军;米莉;傅P轩;;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审计质量——来自财务舞弊公司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10年01期
8 乔元芳;谈独立审计基本准则与国家审计基本准则之区别[J];财会月刊;1998年01期
9 袁春生;袁建国;;公司制衡机制与财务舞弊:来自我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11期
10 王霞,张为国;财务重述与独立审计质量[J];审计研究;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益雄;;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类型与审计意见[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余为政;张晶;;事务所预期出具不利审计意见时对客户的减价安抚——基于事务所特征与客户影响力的差异[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3 徐荣华;;审计意见购买:理论分析与治理路径[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谢赞春;蔡春;叶建明;;审计意见购买与盈余质量──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袁小勇;;企业财务舞弊的十大主要手法透视[A];第七届全国财务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于鹏;;地缘联系、财务重述与审计意见[A];第七届全国财务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方军雄;;公司治理、审计师特征与审计意见——基于高风险公司的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8 梅丹;;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财务舞弊[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黄华;徐亦云;;舞弊防范与检查之浅见[A];舞弊的防范与检查论文汇编[C];2005年
10 孙长利;胡建华;;对如何防止企业财务舞弊的探讨[A];舞弊的防范与检查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志毅;财务舞弊与监管的眼睛 [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2 本报通讯员;河南审计:情注儿童村[N];中国审计报;2006年
3 黄少鹤;在两个先行区建设中积极拓展审计监督作为空间[N];福建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初一;上市公司年报“非标意见”创10年新低[N];上海证券报;2008年
5 陆菊仙;发挥好“免疫”功能[N];中国审计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李阳丹;躲避“非标”[N];中国证券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杨代金;“治病”与“保健”并行[N];财会信报;2005年
8 姜枫;非标意见 难成换注会主因[N];上海证券报;2005年
9 张英洲;金寨预算执行审计整改效果明显[N];中国审计报;2006年
10 周旭东;邗江审计促惠农惠民“新政”出台[N];中国审计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小芳;财务舞弊公司董事会后续治理及其对外部审计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张薇;我国证券市场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徐荣华;审计意见购买:内在机理及其治理[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4 蔡峗;短视认知偏差与财务舞弊行为[D];暨南大学;2010年
5 李海燕;独立审计投资者保护作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6 余宇莹;公司治理与审计质量:经验证据[D];厦门大学;2008年
7 佘晓燕;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重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8 王慧;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9 刘维;独立审计制度安排与注册会计师行为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10 周中胜;大股东控制、利益输送与投资者保护[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晓明;盈余操纵与独立审计质量及审计意见变通[D];清华大学;2004年
2 姚倩;审计师变更特征与审计意见购买[D];湖南大学;2010年
3 任志能;我国A股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相关性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4 刘海芳;公司内部治理与审计意见相关性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5 孙回回;基于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的审计意见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6 冯晓羽;上市公司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市场反应的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7 费爱华;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8 楚昕;审计意见信息含量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冉茂勇;公司治理与审计意见相关性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10 贺镜帆;我国注册会计师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6366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1636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