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审计论文 >

民国初期的政府审计制度建设

发布时间:2018-03-30 22:17

  本文选题:民国初期 切入点:政府审计 出处:《扬州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摘要】: 本文以清末筹建审计院为始点,从民国初期的财政和会计制度入手,系统介绍了当时政府审计制度建设所处的时代背景,着重论述了民初以北京政府和南方革命政府为代表所进行的政府审计制度建设的实践历程;通过对政府审计机构的设置及沿革与政府审计法规的制订及完善等具体内容的完整叙述,较为全面地展现了民初政府审计制度建设的总体状况和基本过程。在对北京政府与南方革命政府所建立的审计制度进行充分比较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我国政府审计朝着现代审计制度方向创建过程中所呈现的主要特点,扼要阐述民初政府审计制度建设的意义和启示。
[Abstract]:Starting from the financial and accounting systems in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uditing system of the government at that time.The paper emphatically discusses the practice course of the government audit system construction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represented by the Beijing government and the southern revolutionary government.Through the complete description of the establishment and evolution of government audit institutions and the formul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government audit laws, the overall situation and basic pro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government audit system in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are presented in a more comprehensive way.On the basis of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auditing system established by the Beijing Government and the Southern Revolutionary Government,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overnment audit in our country in the course of establishing the modern audit system are analyzed in depth.This paper briefly expounds the significance and enlighten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government audit system in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239.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汝军,,万青;建立科学合理的审计监督体系[J];审计理论与实践;1994年08期

2 洪文盛;WTO规则对我国政府审计的影响及对策——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WTO)议定书》的影响谈起[J];会计之友;2002年10期

3 张丽华;;西方国家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及启示[J];财会月刊(综合版);2006年24期

4 伊淑霞;张红梅;袁建华;;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绿色财会;2009年05期

5 韩玉芹,刘日恒;政府审计风险及防范措施[J];山东审计;1998年10期

6 吕耀华;加入WTO后政府审计关注的重点[J];山东审计;2002年03期

7 郭云凯;谁在与政府审计“博弈”[J];改革与理论;2003年01期

8 曹刚峰;我国政府审计法规体系的构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吴安平 ,汪六七;对提高政府审计工作质量的几点认识[J];当代审计;1994年03期

10 余玉苗;20世纪世界政府审计发展的主要成就[J];财会通讯;199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小平;;民国初期滇盐的运销研究[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五辑)[C];2010年

2 廖洪;;论中国特色政府审计的十大关系[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3 汤小莉;逯颖;;浅析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基础[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马笑芳;;从政府审计到问责政府:改革的制度障碍、渐进意义与现实选择[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李健;侯兴国;曹广明;;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实现路径与机制框架[A];道路·创新·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金融危机与陕西经济发展专题学术论坛论文选集[C];2009年

6 刘成立;;政府审计、“杀毒软件”与国家经济安全[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陆晓晖;;现行政府审计体制下的我国政府审计需求和供给研究——基于公共物品需求与供给视角[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政府会计改革的新力量:政府审计的咨询功能[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朱贤磊;;企业社会责任审计主体的选择及具体应用——基于我国政府审计的政治属性[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张曾莲;;政府审计的新力量:注册会计师[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青宣 实习记者 李家宇;监督政府审计 我市首位特约审计员上岗[N];成都日报;2009年

2 周榕;尼泊尔王国政府审计[N];中国审计报;2001年

3 胡建春;防范和规避政府审计风险的对策[N];中国审计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晋晓兵;淄川村级财务纳入政府审计视野[N];中国审计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审计署发出审计科研课题立项通知[N];中国审计报;2005年

6 刘力云 审计署审计科研所;中国特色政府审计的模式特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孙永君;关于我国政府审计公共性的思考[N];中国审计报;2007年

8 虞伟萍;迎接WTO挑战 改进政府审计[N];中国审计报;2001年

9 陈功 徐光辉;菲律宾政府审计准则[N];中国审计报;2000年

10 曲峗;会计师事务所助力政府审计[N];中国税务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峰;民国宪法在新疆的实践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陈晓荣;民国小区域流通货币及乡土币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文志勇;民国新疆民族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金男;政府审计效能之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5 张生;民国初期民法的近代化[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6 徐斯雄;民国大学学术评价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何瑞雄;以公平和效率为导向的政府管理审计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8 杭春晓;温和的渐进之路-以民初北京地区中国画传统派画家为中心的考察[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9 吴淼;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吴承洛贡献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10 王芳;政府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肖岚;民国初期的政府审计制度建设[D];扬州大学;2008年

2 朱清霞;长春市民国文献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黄文娟;我国政府审计问责制度及其效果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高雪;政府审计职能与作用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5 张琼方;政府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唐雁超;民国新兴道门的生长环境及其演变,1912-1937[D];山东大学;2010年

7 卢琳秉;革命根据地时期政府审计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求洁;民国词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冯婷;论政府审计与其他审计的关系[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白南定;民国初期东蒙古局势[D];内蒙古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878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16878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d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