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审计论文 >

自愿审计、公司治理与代理成本

发布时间:2018-04-06 06:37

  本文选题:半年报 切入点:自愿审计 出处:《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摘要】:管理当局与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是公司治理领域内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而审计被认为是能够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代理成本的一种机制。虽然上述观点一直被广泛引用,但至今还未有文献为此提供系统性的经验证据。利用中国资本市场独特的制度背景,手工搜集了上市公司2002-2009年半年报自愿审计的数据,实证研究了半年报自愿审计是否能够降低代理成本这一问题。无论是Heckman二阶段模型、OLS模型、配对研究还是公司层面的固定效应回归,研究结果都一致地表明,半年报自愿审计的确显著降低了上市公司管理当局与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从而揭示了审计所具有的信息价值和公司治理作用。进一步,公司选择"四大"与"非四大"进行的半年报自愿审计,在降低代理成本方面并不存在着系统差异,说明选择半年报自愿审计比选择何种审计师进行审计更为重要。
[Abstract]:The agency conflict between management and shareholder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s in the field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audit is considered to be a mechanism to alleviate information asymmetry and reduce agency costs.Although these arguments have been widely cited, there is no systematic empirical evidence for this.Based on the unique institutional background of Chinese capital market, this paper collects the data of semi-annual voluntary audit of listed companies from 2002 to 2009 by hand, and empirically studies whether semi-annual voluntary audit can reduce the agency cost.Regardless of the Heckman two-stage model, pairing study or firm level fixed effect regress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semi-annual voluntary audit does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agency cost between the management and shareholders of listed companies.Thus, it reveals the information value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function of audit.Furthermore, there is no systematic difference in reducing agency cost between "four major" and "non-four" semi-annual voluntary audit, which indicates that it is more important to choose semi-annual voluntary audit than which auditor to audit.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2012年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博导类)“半年报自愿审计、代理成本与公司价值: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201201211100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制度环境、政治联系、会计信息质量与审计行为”(71072053)
【分类号】:F239.6;F231.5;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欣;胡奕明;王静;马玲;;自愿中报审计能减少盈余管理吗?——基于自选择模型的实证分析[J];审计研究;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水澎;牟韶红;;自愿审计、公允价值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基于2006-2007年上市公司中期报告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09年03期

2 庾慧阳;;选择偏差与自选择理论在实证会计研究中的应用——基于Chaney等所著《Self-Selection of Auditors and Audit Pricing in Private Firms》分析[J];财会通讯;2009年27期

3 王海霞;裴淑红;;经理人代理成本、银行监督与制度环境[J];财会通讯;2013年27期

4 刘桂春;叶陈刚;邹亚生;;审计质量、产权性质与内部控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5 毛丽娟;陶蕾;;审计质量的形成机制:理论分析和研究展望[J];财会通讯;2013年30期

6 盛庆辉;;基于投资者保护的外部审计治理有效性研究综述及展望[J];财会通讯;2013年33期

7 廖水生;金梦;;代理成本与市场制衡机制研究——基于经理人市场竞争性视角[J];财会通讯;2013年33期

8 刘晓霞;饶育蕾;周蓉蓉;;“关系”对民营上市公司代理成本与代理效率的影响[J];系统工程;2013年11期

9 徐宁;任天龙;;高管股权激励对民营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机理——基于双重代理成本中介效应的实证研究[J];财经论丛;2014年04期

10 刘启亮;李yN;张建平;;媒体负面报道、诉讼风险与审计契约稳定性——基于外部治理视角的研究[J];管理世界;2013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竹丽;杜兴强;周泽将;;中国资本市场A股公司自愿性半年报审计的动因研究——基于代理理论和公司治理的视角[A];当代会计评论(第2卷第2期)[C];2010年

2 张金清;陈卉;;高管晋升对大股东违规行为及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分析[A];首届中国金融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3 Guan Ting Chen;Song Zhu;;Audit Choice and Credit Rating in Public versus Private Firms:Evidence from China[A];中国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曾建光;王立彦;;ERP系统的实施、信息透明度与投资效率——基于中国ERP导入期的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李江涛;冯华忠;;后股权分置时代股权激励与外部监督——基于2006-2011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罗进辉;黄震;李莉;席夏菲;;明星独董也是“花瓶”吗? 双重代理成本视角[A];中国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曾建光;王立彦;;ERP System Adoption,Information Transparency,and Agency Theory:Evidence from the introducing Period in China[A];中国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田利辉;;杠杆治理、预算软约束和中国上市公司绩效[A];经济学(季刊)第3卷增刊(总第13期)[C];2004年

9 田利辉;;制度变迁、银企关系和扭曲的杠杆治理[A];经济学(季刊)第4卷增刊(总第18期)[C];2005年

10 吴文锋;吴冲锋;芮萌;;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真的能降低股权资本成本吗?[A];经济学(季刊)第6卷第4期(总第26期)[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恩山;我国企业对CPA审计的需求[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2 于竹丽;上市公司半年报审计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徐焱军;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季度分布特征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4 王玲玲;利益相关者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影响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胡石其;中国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6 李雪斌;股权激励机理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年

7 周兰;上市公司中小股东权益审计保护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8 肖小凤;审计师声誉的形成机制与经验检验[D];湖南大学;2013年

9 金鹏;公平偏好下国企高管最优显性和隐性激励组合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10 刘航;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制度性因素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成;审计质量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9年

2 谢双双;审计质量与真实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3 赵璐;中报自愿审计及其对会计信息披露及时性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7年

4 晁慧芳;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投资者保护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5 占美红;上市公司管理层权力、公司治理效率与高管薪酬关系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6 赖虹;我国国有垄断企业第三类代理成本问题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7 许静;多元化公司审计师选择动因及后果的实证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8 王丽娟;市场环境与融资性负债治理效应[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9 郭兆瑞;重大错报风险与公司治理特征关系的实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10 刘金;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李维安,王新汉,王威;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非经营性收益的分析[J];财经研究;2004年11期

2 喻少华;张立民;;基于中报视角的审计质量研究[J];财会月刊;2005年16期

3 徐浩萍;会计盈余管理与独立审计质量[J];会计研究;2004年01期

4 杜兴强;周泽将;;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自愿审计的公司治理动因——基于深圳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5 陈玉清;郭传慧;;我国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自愿审计效果实证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年10期

6 赵英林;周在霞;;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审计质量实证分析[J];山东经济;2006年06期

7 夏立军,杨海斌;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反应[J];审计研究;2002年04期

8 夏立军;国外盈余管理计量方法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全国农经系统改进半年报、年终预报工作座谈会在山西召开[J];农村经营管理;2003年11期

2 张刚;七成多股票集中度上升[J];证券导刊;2004年33期

3 ;深市上市公司预计半年报披露时间一览表[J];股市动态分析;2004年27期

4 靳玉英;MBO:特点及作用[J];中国改革;1998年03期

5 王政;代理成本、家族制度与我国的民营企业[J];发展;2002年11期

6 王志芳;探寻经营者激励与约束的原因[J];天津市职工现代企业管理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7 章华;无代理问题下的Z成本与代理均衡分析[J];管理科学;2004年05期

8 白随平,李慧荔;公司融资合同理论与现代企业制度[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武晓玲,王海东,周水龙;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10 李明辉;;代理成本的计量[J];生产力研究;200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竹丽;杜兴强;周泽将;;中国资本市场A股公司自愿性半年报审计的动因研究——基于代理理论和公司治理的视角[A];当代会计评论(第2卷第2期)[C];2010年

2 王德武;李平熙;;上市公司债权人代理成本构成分析[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3 黄s,

本文编号:17184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17184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4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