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审计论文 >

我国独立审计需求主体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18 00:11

  本文选题:独立审计 + 代理成本 ; 参考:《中国注册会计师》2009年04期


【摘要】:独立审计起源于西方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并且伴随着经济发展,独立审计的机制和运作模式日益完善和有效。我国独立审计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而逐步成长起来的,但时至今日,我国独立审计需求依然不足,审计独立性备受质疑。本文主要借鉴西方独立审计需求发展,探讨我国企业独立审计需求问题,并提出增加审计需求的若干建议。
[Abstract]:The independent audit originated from the objective need of the wester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ccompanied by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mechanism and operation mode of independent audit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erfect and effective.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independent audit in our country has gradually grown up, but up to now, the demand for independent audit in our country is still insufficient, and the independence of audit has been questioned.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dependent audit demand in western countri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mand for independent audit in Chinese enterpris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increasing audit demand.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中国审计研究中心;江苏经纬会计师事务所;
【分类号】:F239.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盛纹;;最终控制人性质、审计行业专业性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11年03期

2 田冠军;邹丽;;政府监管对审计定价的影响——基于委托代理理论[J];财会通讯;2011年18期

3 叶小榕;;实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基本思路[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年08期

4 伍智灵;;公司对会计师事务所的选择行为综述[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0期

5 刘萍;卞志山;;应正确认识几个不被重视的验资风险[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年08期

6 李毅;;关于豫东某市10所县级人民医院内部审计情况调查报告[J];中国内部审计;2011年08期

7 马春英;王瑞雨;;经济学视角下我国审计招标制适用性浅析[J];农业经济;2011年07期

8 陆正飞;王春飞;;集团统一审计:现状、意义及潜在影响[J];财会通讯;2011年16期

9 李娜;;公司治理机制影响高质量外部审计需求的实证研究[J];财会月刊;2011年24期

10 刘成立;;政府干预、产权性质与审计治理效应[J];财贸研究;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京菁;;关于我国独立审计委托关系的思考[A];企业财务报告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韦德洪;覃智勇;;基于代理成本的IPO公司审计师选择实证分析——来自沪深股市IPO公司的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刘颖斐;余玉苗;;基于风险控制价值的独立审计定价模型框架[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4 黄华;徐亦云;;舞弊防范与检查之浅见[A];舞弊的防范与检查论文汇编[C];2005年

5 吴粒;马圆圆;尹中华;;中国上市公司外部审计需求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6 段业双;段芳芳;;内部审计在舞弊防范中的责任与作用[A];舞弊的防范与检查论文汇编[C];2005年

7 黎天福;;上市公司舞弊的防范与审计[A];舞弊的防范与检查论文汇编[C];2005年

8 方军雄;;公司治理、审计师特征与审计意见——基于高风险公司的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9 方军雄;;独立审计职业声誉损害与市场反应——中天勤事件的进一步研究[A];当代会计评论(第2卷第1期)[C];2009年

10 郭群;郑和粉;;公司治理框架下的内部审计研究[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6年度全国“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特约撰稿人 张连起;独立董事与独立审计[N];中国财经报;2001年

2 雷光勇 费娟英;信任变迁与独立审计定位[N];中国财经报;2004年

3 林林;独立审计的模式[N];财会信报;2005年

4 刘伟 王继华;浅析独立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动因[N];中国审计报;2003年

5 嵇锦宏;独立审计执业规范指南[N];中国税务报;2003年

6 吴溪;独立审计市场的阵痛与蜕变[N];中国财经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王欣;独立审计为维护经济秩序保驾护航[N];金融时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汪生科;独立审计第一枪:国资委试点16央企[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9 张前;公司治理与独立审计的关系分析[N];首都建设报;2007年

10 庄欣 孙焕军 鲁婧;在改革中探索创新[N];中国审计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文英;公司治理与独立审计的互动性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2 刘维;独立审计制度安排与注册会计师行为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3 余宇莹;公司治理与审计质量:经验证据[D];厦门大学;2008年

4 王慧;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5 李瑛玫;信息化环境下独立审计风险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6 孙坤;独立审计质量保证论[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7 路云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与审计定价[D];暨南大学;2009年

8 李海燕;独立审计投资者保护作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9 张晓瑜;中俄审计制度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10 于竹丽;上市公司半年报审计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泽国;独立审计对股东权益保护效果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2 熊铭;基于代理成本视角下审计收费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08年

3 阮祯卿;国有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中的政府审计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4 刘军;企业内部审计外包动因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5 俞杰;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6 孙颖;独立审计对于第三人的侵权责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朱延琳;中国独立审计市场的结构、行为与绩效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刘婧;内部控制有效性,代理成本与审计师选择[D];新疆财经大学;2011年

9 杜鸿s,

本文编号:17659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17659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8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