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审计论文 >

基于信息披露传导机制的审计质量与商业信用融资规模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26 12:19

  本文选题:审计质量 + 信息披露质量 ; 参考:《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商业信用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短期性融资方式,是自由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在银行额度受限或信贷市场发展不成熟的地区,商业信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为银行信贷的一种替代融资渠道,缓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我国企业发展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因而学者们纷纷对其展开研究,但主要集中在影响因素、存在动机等方面,且结论仍存在很大分歧。对于企业而言,独立审计具有外部公司治理功能和投资者保护功能,审计质量具有信号传递功能,且企业自身的信息披露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但是,目前关于商业信用融资与独立审计的研究甚少,又将信息披露质量、独立审计、商业信用融资规模三者结合的研究寥寥无几。这为本文提供了契机。基于此,本文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利用2012-2014年深证证券交易所A股主板上市公司数据,以商业信用融资规模为研究对象,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出发,深入探究审计质量对商业信用融资规模的影响路径。首先,剖析审计质量对商业信用融资规模的影响程度,提出假设一并构建回归模型一;其次,探究审计质量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提出假设二并构建回归模型二;最后,以信息披露质量作为中介变量,探讨审计质量对商业信用融资规模的影响方式,提出假设三并构建模型三。此外,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稳健性,分别对模型一和模型三进行稳健性检验。实证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商业信用供给、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企业规模、实际控制人性质等因素后,选择高质量审计单位的上市公司,获得的商业信用融资规模更大;审计质量对信息披露质量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并且信息披露质量是审计质量与商业信用融资规模的中介变量,三者之间具有传导关系,选择高质量的审计单位,更能发挥独立审计的外部公司治理功能,监管公司管理层的信息披露行为,进而提升企业整体信息披露水平,有效缓解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扩大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规模。希望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进一步丰富商业信用的研究理论,为提升审计质量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供可借鉴依据。
[Abstract]:As a very important short-term financing method, commercial credit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free market economy. Especially in the areas where the bank quota is limited or the credit market is not mature, the commercial credit can to some extent be used as an alternative financing channel for the bank credit, so as to alleviate the problem of enterprise financing difficulties.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nterprises. As a result, scholars have carried out research on it, but they mainly focus on influencing factors, motivation and so on, and the conclusions are still very different. For enterprises, independent audit has the function of external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investor protection, audit quality has the function of signal transmission, and th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the enterprise itself can alleviate the problem of information asymmetry. However, there are few researches on commercial credit financing and independent audit, which combine the quality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ndependent audit and the scale of commercial credit financing. This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for this article.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adopts the research method of combining normative analysis and empirical analysis, using the data of listed companies on the main board of Shenzhen Stock Exchange from 2012-2014, taking the scale of commercial credit financing as the research object, starting from a new angle of view.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audit quality on the scale of commercial credit financing. First of all, analyze the impact of audit quality on the scale of commercial credit financing, put forward assumptions and build a regression model; secondly, explore the impact of audit quality on the quality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put forward hypothesis 2 and build a regression model II; finally, Taking the quality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s an intermediary variab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audit quality on the scale of commercial credit financing, and puts forward hypothesis three and constructs model three. In addition, in order to ensure the robustness of the results, model 1 and model 3 are tested respectively. After controlling the factors of commercial credit supply, growth ability, profitability, solvency, enterprise size and the nature of actual controller, the listed companies with high quality audit units are selected. The scale of commercial credit financing obtained is larger; the audit quality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quality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the quality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s an intermediary variable between audit quality and the scale of commercial credit financing. Select high-quality audit units, can play the external corporate governance function of independent audit, supervise th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behavior of the management of the company, and then improve the overal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level of the enterprise.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information asymmetry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external stakeholders and expand the scale of business credit financing. It is hoped that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paper can further enrich the research theory of commercial credit and provide reference basis for improving audit quality and perfec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ystem.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5;F239.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喜林;提高审计质量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河北审计;2000年11期

2 罗爱源,穆宪河;严管理 高质量 增效益 馆陶县深入开展“审计质量效益年”活动[J];河北审计;2000年12期

3 霍保银;落实两个规定 强化任期审计质量[J];中国审计;2001年01期

4 刘军,王晓梅;牢牢抓住审计质量这个“牛鼻子”──兼谈影响审计质量的成因及对策[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1年04期

5 董明秋,孙健;审计质量与审计诉讼判决结果关系的探讨[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1年05期

6 ;坚持不懈地抓好审计质量[J];河北审计;2001年03期

7 穆宪河;思想风险与审计质量[J];河北审计;2001年09期

8 王晓梅;牢牢抓住审计质量这个“牛鼻子”──兼谈影响审计质量的成因及对策[J];山东审计;2001年04期

9 韩少奇;提高审计质量的途径[J];河北审计;2002年01期

10 黄树平;提升预算执行审计质量和水平的思考[J];中国审计;200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信元;夏立军;;事务所任期与审计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2 刘国常;田勇;;基于审计质量特征拓展分析的审计质量控制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潘克勤;;客户重要性与审计质量——基于2002年度中国前“20大”事务所的上市公司客户盈余管理的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4 刘金成;;以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 全面提升审计质量[A];宜春市“解放思想求突破、科学发展促赶超”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明辉;刘笑霞;;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之影响——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第25届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王兵;李晶;唐逸凡;;行政处罚能改进审计质量吗?基于中国证监会处罚的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2011)论文集[C];2011年

7 李江涛;宋华杨;邓迦予;;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与审计意见、审计质量[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褚相奇;;浅析财务报表与信息、审计质量三者的关系[A];经济生活——2012商会经济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2年

9 张栋;戴德明;;行政处罚机制与审计质量——兼评政府监管的有效性[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10 张政斌;;用课题化模式提升审计质量[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美注协审计质量中心任命首届公众委员会[N];财会信报;2007年

2 何建秋;审计质量管理之我见(一)[N];财会信报;2013年

3 姚峰;平邑健全审计质量保障体系[N];中国审计报;2002年

4 赵保平;提高审计质量刍议[N];中国审计报;2004年

5 金雨薇 庄济温;青岛市狠抓审计质量管理[N];中国审计报;2006年

6 徐杨 窦霁云 王金萍;青白江区努力提高审计质量[N];中国审计报;2007年

7 张玉斌;建章立制 提高审计质量[N];韶关日报;2007年

8 通讯员 翁文基;安徽扎实推进“审计质量年”[N];财会信报;2008年

9 孔小辉清河区审计局干部;文明审计的核心是提高审计质量[N];铁岭日报;2008年

10 张梅荣;以执法水平保审计质量[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京萍;重大资产重组公司审计师变更行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吴伟荣;制度背景、签字注册会计师背景特征与审计质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3 钟伟强;审计质量溢酬的形成机理与客观存在[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王芳;政府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5 陈晓媛;政府监管与审计质量改进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6 孙坤;独立审计质量保证论[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7 任夏仪;中国上市公司独立审计质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8 刘爱松;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对审计质量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8年

9 陈晓芳;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10 孙永军;基于规模视角的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娜;终极所有权结构、投资者法律保护与审计质量[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杨宁霞;事务所规模、事务所任期与审计质量[D];石河子大学;2015年

3 胡莹莹;企业社会责任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5年

4 佘攀;企业产权性质、审计师声誉与审计质量[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5 聂丹丹;会计师事务所地域性与审计质量的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6 徐文月;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长与审计质量相关性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7 刘孟迪;外部约束风险与独立审计质量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8 李宝毅;事务所行业专长与审计质量的关系[D];东华大学;2016年

9 王迪;审计师个体特征与审计质量的相关性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10 周瑶;审计质量与企业盈余管理方式选择偏好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8059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18059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5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