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分置改革的审计治理效应
本文选题:股权分置改革 + 盈余管理 ; 参考:《审计研究》2010年05期
【摘要】:本文从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比例的角度检验了股权分置改革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改后审计师一定程度上配合上市公司实现了向上的盈余管理及审计意见购买。具体结论为:在股改后,对于相同盈余管理水平,规模较小上市公司的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显著下降;对于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比例未发现有显著不同,但股改后公司向上的盈余管理程度似乎加大了。
[Abstract]: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mpact of the split share structure reform on audit qualit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proportion of non-standard audit opinions issued by audito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uditors cooperate with the listed companies to a certain extent to achieve upward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audit opinion purchase. The specific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after the stock reform, for the same earnings management level, the probability of auditors of smaller listed companies issuing non-standard audit opinion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for larger listed companies,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roportion of non-standard audit opinions issued by auditors, but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level of the company seems to have increased after the stock reform.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投资者保护导向的审计治理效应(08JA630007)”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F23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徐浩萍;会计盈余管理与独立审计质量[J];会计研究;2004年01期
2 赵子夜;;小额赢利、独立董事和审计鉴证[J];会计研究;2007年04期
3 申慧慧;黄张凯;吴联生;;股权分置改革的盈余质量效应[J];会计研究;2009年08期
4 夏立军,杨海斌;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反应[J];审计研究;2002年04期
5 陈关亭,高晓明;审计意见及其变通行为分析——来自2001—2002年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04年03期
6 于鹏;;公司特征、国际“四大”与审计意见[J];审计研究;2007年02期
7 刘继红;;国有股权、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J];审计研究;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席彦群;刘绍平;;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几点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高永琦;冉茂盛;;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与盈余管理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04期
3 周园;卢相君;;2001——2004年吉林省上市公司审计意见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邓川;新四项减值准备、审计任期与独立审计意见[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5 李维安,王新汉,王威;盈余管理对审计意见的影响[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宋建波,陈华昀;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3期
7 李维安,王新汉,王威;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非经营性收益的分析[J];财经研究;2004年11期
8 蒋荣;刘星;刘斌;;中国上市公司外部审计治理有效性的实证研究——基于CEO变更视角[J];财经研究;2007年11期
9 王霞;徐晓东;;审计重要性水平、事务所规模与审计意见[J];财经研究;2009年01期
10 陈信元;夏立军;林志伟;;独立审计为什么没能发挥公司治理功能——基于“盛润股份”连续十五年获得“非标”意见的分析[J];财经研究;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忠;朱栗;;盈余管理计量方法综述与研究展望[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刘爱东;王慧;;审计诚信机制对中国资本市场运行效率的影响研究——理论框架的提出[A];转型经济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3 储一昀;王妍玲;;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与审计师稳健主义——来自前任审计师为中天勤或深圳华鹏的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估值:前沿与挑战——第七届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陈信元;夏立军;;事务所任期与审计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5 祁怀锦;袁皓;;会计师事务所选择的信号显示机制: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6 陈冬华;陈信元;周春泉;;自选择问题对审计收费的影响[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7 潘克勤;;客户重要性与审计质量——基于2002年度中国前“20大”事务所的上市公司客户盈余管理的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8 张丽霞;;注册会计师对ST公司财务指标特征的反应[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9 王玉涛;;审计师行为选择与其独立性偏好的关系——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10 甘道武;刘波;;国际四大为我国提供了高质量的审计服务吗?——基于我国审计市场审计质量差异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剧杰;降低审计质量的审计行为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2 徐萌娜;股权分置改革对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权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汪军;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4 任春艳;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会计准则制定[D];厦门大学;2004年
5 彭桃英;审计质量与审计市场行为主体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6 任夏仪;中国上市公司独立审计质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7 刘勤;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的系统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8 何玉;网络财务报告研究:决定因素、经济后果与管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9 李_";审计师解聘与审计质量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10 颜志元;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估计变更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淑珍;管理舞弊控制与盈余质量[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吴r,
本文编号:18246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1824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