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审计论文 >

中国审计体制改革观点的比较与选择

发布时间:2018-06-09 11:30

  本文选题:国家审计 + 审计监督 ; 参考:《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10期


【摘要】:国家审计体制改革必须遵循三方面的原则:改革应适应中国政治经济发展要求,改革应能提高审计的独立性,改革应具有现实可能性。用这些原则来衡量,尽管各种改革观点均有缺点,但立法论符合大部分原则的要求,可作为改革的目标模式。鉴于这一方法在可行性上在若干方面受到质疑,建议采用双轨制作为过渡模式。
[Abstract]:The reform of the state audit system must follow three principles: the reform shoul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China'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reform should enhance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audit, and the reform should have the realistic possibility. Judging by these principles, although all kinds of reform viewpoints have shortcomings, the legislative theory accords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most principles and can be regarded as the target mode of reform. Since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method is questioned in several respect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dual track system be adopted as the transition model.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985”工程中国经济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2385006)
【分类号】:F239.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杨雄胜;提高我国会计研究质量问题的思考──兼论实证会计理论在中国会计研究中的地位[J];会计研究;1997年11期

2 杨肃昌,肖泽忠;试论中国国家审计“双轨制”体制改革[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3 李齐辉,吕先锫,许道俊,刘新琳;试论我国审计制度的构建与创新[J];审计研究;2001年02期

4 尹平;现行国家审计体制的利弊权衡与改革决择[J];审计研究;2001年04期

5 秦荣生;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理论与我国政府审计改革[J];审计研究;2004年06期

6 马曙光;;利益冲突与政府审计法律制度变迁[J];审计研究;2006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文平;[N];南方周末;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慕小鹏;;审计腐败的经济学分析[J];北方经济;2007年04期

2 李骞;社会审计终极风险辨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 谢志华;张庆龙;;宪政价值与政府审计良治启示[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王晓梅;邢楠;;国有企业改制后政府审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胡北忠,董延安;论法务审计及其理论框架的构建[J];商业研究;2004年04期

6 张颖萍;风险基础审计模式及其运用[J];商业研究;2004年09期

7 齐兴利,张莉,袁新;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环境之我见[J];商业研究;2004年12期

8 于佳;王彩华;;论审计风险的变化趋势与控制对策[J];才智;2008年11期

9 丁丽宏;;刍议审计环境对审计实践的影响[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10 胡光志;审计法律制度论[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邢会强;;从财政法的角度看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唐会忠;任剑波;刘志军;;试行审计权能“四分离” 探索依法行政新途径——湖南省审计厅实施审计权能“四分离”一周年浅析[A];湖南省审计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首次理事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曹细钟;黎国华;;审计重要性信号传递失灵成因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吴祖光;;论独立审计准则在确定民事法律责任中的地位[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刘渝琳;李嘉明;邓春梅;邱治芳;;论上市公司监督体系的理论构架——兼论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A];石油杯全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会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3年

6 金正平;王海东;;我国电信企业内部审计如何协助管理层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9年度全国“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三等奖论文汇编[C];2009年

7 冯畅;;浅议内部审计在完善企业合同管理内部控制中的作用[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9年度全国“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三等奖论文汇编[C];2009年

8 段芳芳;;浅议风险导向原则在电信业务绩效审计中的应用[A];全国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优秀论文集三等奖论文汇编[C];2011年

9 胡继荣;张晴;;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组织框架的探讨——基于国有企业集团的分析[A];大型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热点与难点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蔡春;陈孝;;现代审计功能拓展研究的概念框架[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素梅;中美政府绩效审计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周学峰;公司审计与专家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严晖;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4 韩丽荣;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5 陈全民;中国政府绩效审计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6 郑石桥;管理审计评价标准研究[D];上海财经大学;2001年

7 孙平;我国政府绩效审计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8 黎仁华;资本市场中舞弊行为的分析判定及其审计策略[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9 陈孝;现代审计功能拓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10 胡志勇;我国国家审计管理机制创新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梦冉;宪政视域下我国国家审计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卢洁;基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审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卢琳秉;革命根据地时期政府审计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任敬怡;民国政府审计思想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吴依霖;地方财政预算法律监督制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杨小青;中国审计立法史探析(公元前21世纪——1949)[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吁雅婷;我国政府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张欣瑜;政府绩效管理与寻租遏制的关系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刘颖辉;战略视角下审计风险评价模型的应用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10 孙晖;基于政府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冯均科;中外审计体系比较研究的启示[J];财会月刊;2000年12期

2 李齐辉,吕先锫,许道俊,刘新琳;试论我国审计制度的构建与创新[J];审计研究;2001年02期

3 尹平;现行国家审计体制的利弊权衡与改革决择[J];审计研究;2001年04期

4 吴联生;政府审计机构隶属关系评价模型——兼论我国政府审计机构隶属关系的改革[J];审计研究;2002年05期

5 吴联生;利益协调与审计制度安排[J];审计研究;2003年02期

6 高存弟,史维;政府审计的发展趋势研究[J];审计研究;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强;;从独立性角度试论我国国家审计体制改革[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年08期

2 李建军;;论构建和谐社会的国家审计体制[J];西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3 国宇;试论现代企业制度与审计监督[J];嘉兴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4 宋槿篱;;完善我国审计监督的法律思考[J];法治论坛;2009年01期

5 张清;国家审计对非公有制经济监督的思考[J];审计月刊;2005年07期

6 杨肃昌;肖泽忠;;政府审计体制改革原则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0年03期

7 汤小莉;;“后审计风暴时代”国家审计问责制度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李娟;;国家审计效率研究[J];科技信息;2010年23期

9 杨肃昌,肖泽忠;试论中国国家审计“双轨制”体制改革[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10 程光;;法国审计法院体制的启示[J];审计月刊;2006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任丽华;;关于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发挥的思考[A];创新沈阳文集(D)[C];2009年

2 祝遵宏;;审计监督发展的多维观察[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郭强华;;我对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的不同看法[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郭强华;;我对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的不同看法[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郭强华;;我对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的不同看法[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福州大学会计系审计课题组;;加入WTO对国家审计的影响[A];福建省审计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刘景旺;;新形势下国家审计的定位和发展方向[A];湖南省审计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首次理事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刘国栋;周华楣;钟传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与审计监督的思路[A];全国老科技工作者为西部大开发再做贡献研讨会暨第三次西南石山地区扶贫开发研讨会论文材料集[C];2000年

9 青海省审计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审计监督”课题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审计监督[A];审计论文选编[C];1996年

10 郭强华;;中国审计改革模式只有两条路可走吗?——兼论审计反腐败[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伟 杨灿 作者单位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强化国家审计的监督力度 为构建和谐社会保驾护航[N];中国审计报;2007年

2 安徽省审计科研所 王羚 程敏;加强审计监督与构建和谐社会[N];中国审计报;2008年

3 钟敏;徐荣福;浅析如何加强对经济决策权的审计监督[N];中国审计报;2005年

4 记者 沈强;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 提高依法行政能力[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5 王平波 (作者单位 湖南省永州市审计局);发挥国家审计宏观调控作用的构想[N];中国审计报;2007年

6 记者 朱桂芳 通讯员 符信;增强六种意识 加强审计监督[N];南方日报;2007年

7 ;审计发展战略专家座谈会观点摘要[N];中国审计报;2005年

8 王宝庆 浙江工商大学审计系;国家审计维护地方经济安全的实现途径[N];中国审计报;2010年

9 龚家福;审计监督是优化经济环境的前提[N];中国审计报;2001年

10 胡京春;“叫响”审计监督力度“叫停”国有资产流失[N];人民政协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华;基于政府治理的国家审计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2 祝遵宏;国家审计职能新论[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李季泽;国家审计法理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王淑梅;国家审计质量与效果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胡志勇;我国国家审计管理机制创新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6 陈太辉;我国国家审计职能演化规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陈尘肇;中国国家审计结果公告制度问题研究与机制设计[D];重庆大学;2009年

8 刘素梅;论主体意义的行政监督[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董延安;经济权力审计控制效果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10 徐小平;中国现代农业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施贞;高校审计监督的实效性探讨[D];山东大学;2010年

2 刘中平;论我国国家审计组织体制现状及创新[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3 吴远;我国国家审计公告制度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4 张龙天;国家审计质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陈梦冉;宪政视域下我国国家审计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常萍;基于我国重大自然灾害的国家审计职能创新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7 李志国;论审计监督制度的完善[D];吉林大学;2010年

8 马建波;基于“免疫系统”论的国家审计职能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9 赵维;我国国家审计职能及其优化[D];烟台大学;2011年

10 刘禹;国家重大投资项目审计监督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995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19995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d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