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审计论文 >

政府环境审计_国内外水环境审计研究的文献综述

发布时间:2016-12-20 18:34

  本文关键词:环境审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国内外水环境审计研究的文献综述

政府环境审计_国内外水环境审计研究的文献综述

减小字体

政府环境审计_国内外水环境审计研究的文献综述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12-2-26 10:18:12



778论文在线编辑整理全文

其他综述推荐:
新凯恩斯菲利浦斯曲线研究综述
1956-1966年农村社员小私有的文献综述
我国工资的发展模式分析综述
中国商学教育的历史演进的综述
知识产权保护与“赶超陷阱”的综述分析
个性化印刷定制技术的文献综述

         水环境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水环境管理系统以及经济活动对水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的审计活动。水环境审计包括:专项资金审计、专项工程管理审计、合法性审计、用水审计、清洁生产审计、流域水质量审计。本文对国内国外水环境审计的相关研究成果作一梳理与综述,为深入开展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基础和参考。
    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回顾
    (一)国内已有研究的回顾
    由于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使我国对水环境保护日益重视,为了有效地监督和评价水环境的保护情况,我国广泛开展了水环境审计。
    同时,国内学者对水环境审计也进行了研究,大致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对水环境绩效审计的研究
    我国对水环境审计研究一直以环保专项资金的审计为主,但正逐渐向绩效审计方向转变。水环境绩效审计既表现出与绩效审计所具备的共性,又表现出水环境绩效审计的特性,国内学者结合水资源的特点,对水环境绩效审计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探讨。
    审计署在1994年提出以滇池为样本的环境污染控制领域环境绩效审计,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评估治理项目的经济性、效益性和效果性,检查水污染控制措施、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等方面环保资金的使用情况(当时,国家对水环境效益审计还是以水环境资金审计为主)。严飞在《关于水环境效益审计若干问题的探讨》中认为,中国的水环境效益审计应把对环境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的鉴证作为水环境审计的重要内容,在围绕水环境资金投入使用效益进行审计的基础上,对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履行环境责任的情况,以及环境管理系统的健全性、有效性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他把经济责任审计作为水环境绩效审计的主要内容。贺桂珍、吕永龙在《水污染治理工程的环境绩效审计》中以五里湖综合整治工程效益审计案例为基础,提出环境效益评估的程序,将条件评估法应用于水污染治理工程项目审计案例中,分析了无锡市居民为改善水环境质量和对周边房产的支付意愿,并计算出五里湖水环境改善的效益和周边房产的增值效益。结果表明,综合整治工程实施后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祁敦芳、叶鹏飞、叶忠明、王冠英在《政府绩效审计》中指出水污染治理项目的绩效审计内容包括:项目资金管理情况、项目工程管理情况、项目运行效益情况。该观点除了把资金使用和经济责任作为水污染治理项目的审计内容之外,还增加了对项目运行效果、效益的审计。宁雅楠、王海、乔建华在《用水审计制度初探》中,建立了流域或区域用水审计指标体系,该体系将指标划分为四类:合规性指标、经济性指标、生态性指标、综合性指标。在这些指标中,有的给出了具体的计算公式,为我国用水审计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2.对水环境审计立法的研究
    水环境审计立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完善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方面,国家已经在环境保护、水污染防治方面制订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法规,以促进水环境的保护以及为水环境监督管理提供依据。
    刘慧芬在《排污权交易试行及其对环境会计与环境审计的影响》中指出,我国应该建立有效的排污权市场,建立排污权的法律体系,加大环境审计的保障。另外,我国还颁布了一系列关于水环境问题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如:2002年8月29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8年2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水环境质量标准》等作为水环境审计的基础。
    3.对流域水环境和水利工程审计的研究
    针对目前水环境的严峻形势及本国实践开展需要,学者们对水流域污染治理及防治、水利项目工程等具体领域审计进行了研究。
    浙江省审计学会课题组在《太湖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环境审计实证研究》中认为:把水污染治理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应建立一个权威性的能在全流域范围内进行环境审计的机构或者由一个省市审计机关牵头做到全流域“一盘棋”,以提高流域审(转载自 wWw.qiqi8.CN 778论文在线)
计的权威性和效率。刘慧博在《试析水污染防治审计的框架》中以流域和区域为治理范围,以政府批复的水污染防治规划为基本依据对水污染防治审计的框架进行试探。
    (二)国外已有研究的回顾
    目前,水资源匮乏及水流域污染严重,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水资源的利用及废水处置问题。国外学者对水环境审计的研究大概归为以下两方面:
    1.用水审计的研究
    节水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一个有效途径、减少漏水、添加节水设施等都是节水关注的焦点。利用调查问卷、实地考察等方法对工厂、家庭等用水状况进行了审计,以监督用水节水的效率和效果。
    美国环保局(E P A)在《节水规划指南》中认为,用户用水审计就是对用水户(生活、商业、工业)用水的核算,经常用来确认减少水资源消耗、节约和提高效率的潜在领域。其中系统用水审计是指对供用水系统水资源的生产、输送、配置的核算。美国供水协会(AWWA)出版的《用水审计与渗漏监测》一书,认为用水审计就是损失水量和供水企业增加的成本核算。
    国际水务协会(I W A)在《供水服务的绩效指标》中给出了用水绩效指标框架结构包括水资源指标;人事指标;物理指标;运营指标;服务质量指标;财务指标。同时,给出了运营指标和财务指标的具体运算方法。Matthew Holmes在《用水审计——一个测量水使用和水损失的指引》中,给出了用水总平衡公式,同时具体的讲解了国际标准水平衡的计算步骤,并在每一步中也给出了具体的计算公式。以此作为用水审计水利用效率指标的依据。
    斯丹泰咨询公司在《ICI的用水审计规范化进程的最后报告》中指出,用水审计是收集关于工厂水流入量,水在工厂中的流动状况,以及废水的流出量信息的过程。他给出了用水审计的标准模板,该模板把用水审计分成了六步:①审核收集的信息;②现场的初步探讨;③用水系统的分析;④年度进出水量平衡性;⑤运用头脑风暴法确定节水措施;⑥用水审计报告。
    以上机构和学者对用水审计在各个领域的实践步骤和程序进行了探究,,提出各自的观点,也为用水审计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2.对水流域审计的研究
    在水流域审计中审计部门不但要提高用水效率,同时还要关注水环境的污染及其治理状况。各国每年都会对各大流域进行审计,以对水流域的健康状况进行监督和评价,同时,也积极地开展水流域审计理论的研究。
    Kano在《尼日利亚北部和尼日尔南部约贝河流域的预审计》中通过对各个流域的分配现状及流域水质量进行分析,最后指出水流域审计应该包括对现有和预期的水供应和水需求的评估。该文章大量依赖已经存在的数据资源、期刊文献、短期的实地考察以及与曾参与该流域研究的专家探讨结果,对该流域进行审计,并指出了进行流域审计的要素。
    保加利亚国家审计署在《多瑙河保护和持续使用审计报告》中,提出了审计程序的一般条件和标准,并提出了审计的步骤:①对政府环境政策管理目标进行分析和评价;②对达到目标的机制和工具(法律制度和工具、组织和技术工具、经济工具)进行分析;③对有效欧洲联盟指示和惯例的国家立法遵守的评估和分析;④对观点结论的阐述。
    John Whittington,Julie Coysh,Etc.在《持续河流审计发展框架》中指出,持续河流审计是指确保河流健康状况一致和详细信息的真实性。评估框架识别主要影响流域健康的要素和程序,运用指数去描述流域健康状况,并提出了流域审计应关注指数类别:底栖动物指

[1] [2]  下一页

[] []


  本文关键词:环境审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13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2213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6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