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审计、股权激励和盈余管理关系研究
[Abstract]: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3-year observations of 159 listed companies with equity incentive schemes from 2009 to 2011, the effects of equity incentive schemes on the internal earnings management intensity of enterprises are studied. At the same time, the effects of equity incentive scheme and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 intensity a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nsity of internal accrual and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 in enterprises with equity incentive is obvious; In the face of high quality independent audit supervision, the motivation of accrual earnings management to obtain equity incentive income decreases, while the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 motivation increases. This study should enrich and expand the relevant research, wi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潍坊职业学院;
【分类号】:F239.4;F272.92;F27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志磊;周思维;;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的动机——基于实证会计理论“三大假设”的视角[J];财会通讯;2012年06期
2 吕长江;张海平;;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J];管理世界;2011年11期
3 谢获宝;黄希;;定向增发与应计及真实盈余管理——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会通讯;2012年27期
4 彭韶兵;王伟;;上市公司“出身”与税收规避[J];宏观经济研究;2011年01期
5 薄仙慧;吴联生;;国有控股与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盈余管理视角[J];经济研究;2009年02期
6 蔡春;朱荣;谢柳芳;;真实盈余管理研究述评[J];经济学动态;2011年12期
7 蔡春;朱荣;和辉;谢柳芳;;盈余管理方式选择、行为隐性化与濒死企业状况改善——来自A股特别处理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2年09期
8 蔡春,黄益建,赵莎;关于审计质量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来自沪市制造业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05年02期
9 毕晓方;韩传模;;股权激励报酬契约与盈余质量的关系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2年06期
10 李江涛;何苦;;上市公司以真实盈余管理逃避高质量审计监督的动机研究[J];审计研究;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祥有;;我国A股发行公司IPO前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宋常;赵懿清;;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效果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05期
3 陈晓;邱昱芳;徐永新;;会计师事务所受监管部门处罚的因素分析——来自中国资本市场审计监管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11年06期
4 李艳丽;孙剑非;伊志宏;;公司异质性、在职消费与机构投资者治理[J];财经研究;2012年06期
5 李奇凤;;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分析——来自200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07期
6 向凯;;盈余管理实证研究:文献述评与未来研究方向[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10期
7 李越冬;倪婕;;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研究——来自沪市制造业审计意见的实证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年03期
8 李燕琴;;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相关性心理学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年08期
9 高秀兰;韩士民;;不同计算方法下非操纵性应计利润分析[J];财会通讯;2009年12期
10 毛洪涛;阮益飞;;我国盈余管理研究文献演变特征综述[J];财会通讯;2009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瑶;;中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分析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2 李享;;减值准则变化、审计监督与盈余操纵策略选择[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7年
3 余为政;张晶;;事务所预期出具不利审计意见时对客户的减价安抚——基于事务所特征与客户影响力的差异[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4 李越冬;;监事会财务监督有效性的实证研究——来自沪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谢赞春;蔡春;叶建明;;审计意见购买与盈余质量──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蔡春;孙婷;叶建明;;内资事务所合并与国际四大审计收费溢价的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罗正英;汪文昕;;会计信息质量会影响中小板企业信贷融资可获性吗?——基于内部治理结构角度的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张兆国;刘永丽;何威风;;管理者背景特征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李明辉;刘笑霞;;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审计定价——基于中国本土事务所的经验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郑杲娉;徐永新;;资本市场监管效果初探:来自中国证监会审计处罚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花贵如;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翟胜宝;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侯晓靖;审计市场集中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杜瑞;机构投资者持股特征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林大庞;股权激励的公司治理效应:基于盈余管理与公司业绩视角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杨芳;新股发行定价机制变迁对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潘奇;企业慈善捐赠的形成机制及其价值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王进朝;高管更换、审计委员设立与审计质量[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王鸿;应计质量与资产定价[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李俊梅;注册会计师会计舞弊识别能力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欢;薪酬契约、董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陈燕;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系统对盈余管理的影响[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方家银;信息披露质量与股权融资成本:国有控股与非国有控股企业的差异性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帅星;机构持股对投资者权益保护影响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5 娄月;基于盈余管理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6 张晓强;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沈美男;基于审计意见的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张小丽;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宋建亮;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柳俊俊;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盈余管理行为的相关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亮;刘春;;盈余管理程度的决定因素:公司治理抑或经营绩效[J];财经科学;2007年11期
2 胡国强;彭家生;;股权激励与财务重述——基于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经科学;2009年11期
3 陈建林;娄朝晖;;上市公司控制权类型、治理机制与代理成本——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的比较分析[J];财经论丛;2009年06期
4 刘启亮;刘晶莹;谈丽华;张雅曼;;IFRS的强制趋同、盈余动机与应计及真实盈余操纵[J];财会通讯;2011年15期
5 何红渠,张志红;有关审计意见识别盈余管理能力的研究——来自沪市制造业的经验证据[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年06期
6 李玉平;吴晓娟;纪元;;我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理性分析[J];财政研究;2009年09期
7 吴水澎;李奇凤;;国际四大、国内十大与国内非十大的审计质量——来自200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当代财经;2006年02期
8 王素荣;张新民;;资本结构和所得税税负关系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12期
9 李新春;信任、忠诚与家族主义困境[J];管理世界;2002年06期
10 雷光勇;刘慧龙;;大股东控制、融资规模与盈余操纵程度[J];管理世界;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仲小芳;;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比较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4年01期
2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对比[J];会计师;2006年08期
3 张海平;吴益兵;;盘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J];财务与会计;2008年20期
4 刘进;;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J];现代企业;2008年01期
5 ;股民园地[J];股市动态分析;2008年21期
6 蒋德权;张雄;;我国上市公司高管层股权激励方案设计[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年08期
7 汪媛媛;;探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J];经济导刊;2009年09期
8 吴蕾娟;赵汀;陈颖;郝娜娜;;浅析股权激励方案设计[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年04期
9 李义超;杨耀威;;影响股权激励方案通过因素的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黄龙;;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模式研究[J];资本市场;2011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孙君成;保险中介业首个股权激励方案出炉[N];南方日报;2007年
2 记者 张勇军;股权激励方案由股东大会表决更公正[N];上海证券报;2006年
3 中信建投研发部 田东红;10余家公司股权激励方案或生变数[N];中国证券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陈静;深深宝 存量股权激励方案受关注[N];中国证券报;2006年
5 戴磊;建行实施员工股权激励方案[N];金融时报;2007年
6 证券时报记者 李坤;过半数股权激励方案需调整[N];证券时报;2008年
7 李涛;建行首期股权激励方案出台[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8 欧阳小红;平安A股回归起跑 股权激励方案考量中[N];经济观察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应尤佳;大股东让股 浔兴股份股权激励方案今亮相[N];上海证券报;2008年
10 证券时报记者 刘莎莎;威创股份股权激励方案今日出炉[N];证券时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小利;股权激励方案公告的市场反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2 赵高飞;A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2年
3 韦敏;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4 史长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5 陆新龙;H电气公司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6 王冰;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设计及实施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7 马裕东;瑞吉公司管理层与技术骨干股权激励方案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8 竹挺进;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性质之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2年
9 邹雨杉;K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激励方案优化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10 孙倩;公司治理结构对股权激励方案激励性的影响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981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2298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