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审计论文 >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7 21:03

  本文关键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国内外上市公司由于内部控制机制失灵导致的丑闻事件屡见不鲜。美国继2002年“安然事件”曝光后,相继爆出了世界通信、环球通讯、施乐等国际知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事件;在我国也出现了,银广厦、中航油、科隆等财务舞弊案件,严重干扰了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的相关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会计审计研究者的关注。随着2010年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的出台,我国内部控制审计信息披露制度体系基本形成,然而,从2010、2011年中部六省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审计信息披露现状来看,相关政策执行情况并不如意,这是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运行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内部控制审计国内外研究现状,根据前人的研究阐述了内部控制审计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并对比国内外内部控制审计制度体系,从中寻找有利于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发展的启示。然后选取中部六省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为样本,对我国内部控制审计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包括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总体的披露情况和具体要素的分析,以此来检验上市公司是否按照规定执行了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相关规定,具体执行情况如何。结果发现中部六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披露比例偏低,审计报告披露时的报告标题、审计对象、审计依据等也是各式各样。最后,本文从需求者和供给者的角度分析内部控制审计的影响因素,并给出改进意见。内部控制审计的需求方包括公司股东、潜在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机构以及上市公司管理层,内部控制审计的供给方主要是注册会计师,不同的需求者所要求的内部控制审计范围和质量是不同的,考虑到审计成本、审计效率、注册会计师执业能力以及公司运转效率等各方面的因素,内部控制审计的需求与供给水平会受到影响。在此基础上从公司治理、政府监管、注册会计师职业能力三个方面给出了改进意见。 总之,内部控制审计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是由需求方和供给方共同造成的,与上市公司本身的治理结构、盈利状况、注册会计师、政府机构等息息相关。因此,从根本上改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运行状况,需要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监管部门、信息使用者共同参与。
【关键词】:上市公司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审计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39.45;F276.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导论9-16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9-11
  • 1.1.1 研究目的9-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1-13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3-14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4-16
  • 1.3.1 研究内容14-15
  • 1.3.2 研究方法15-16
  • 第2章 内部控制审计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16-22
  • 2.1 内部控制的概念与发展16-18
  • 2.2 内部控制审计的相关概念18-20
  • 2.2.1 内部控制审计的概念18
  • 2.2.2 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18-19
  • 2.2.3 内部控制的审计的意义19-20
  • 2.3 内部控制审计的理论基础20-22
  • 2.3.1 受托责任理论20
  • 2.3.2 信息不对称理论20-22
  • 第3章 国内外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分析22-30
  • 3.1 国外内部控制审计制度体系及实施情况22-27
  • 3.1.1 美国内部控制审计制度22-26
  • 3.1.2 日本内部控制审计制度26-27
  • 3.2 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制度体系27-29
  • 3.2.1 内部控制审计的制度体系27-28
  • 3.2.2 内部控制审计的监管体系28-29
  • 3.3 国内外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比较分析29-30
  • 第4章 中部六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的运行情况分析30-41
  • 4.1 上市公司样本数据筛选31-32
  • 4.1.1 样本筛选依据31-32
  • 4.1.2 样本选取方法32
  • 4.2 样本数据的分析32-40
  • 4.2.1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总体情况32-34
  • 4.2.2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具体情况34-40
  • 4.3 中部六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运行情况40-41
  • 第5章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的影响因素及改善措施41-53
  • 5.1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影响因素分析41-49
  • 5.1.1 内部控制审计影响因素分解42-47
  • 5.1.2 内部控制审计供求关系分析47-49
  • 5.2 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问题49-50
  • 5.3 内部控制审计发展的改善措施50-53
  • 5.3.1 从需求者的角度改善措施50-52
  • 5.3.2 从供给者的角度改善措施52-53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53-55
  • 6.1 总结53
  • 6.2 展望53-55
  • 致谢55-56
  • 参考文献56-59
  • 附录59-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瑞平;;内部控制审计有关问题探索[J];商业研究;2010年04期

2 吴国萍;王琴;贾珊;;内部控制信息可靠性研究——对上市公司2006年年报的实证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吴秋生;;内部控制审计有关问题探讨[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0年04期

4 陈文化;;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时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年04期

5 顾奋玲;;内部控制审计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审计;2009年14期

6 魏方;论企业内部审计对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年03期

7 张龙平;陈作习;宋浩;;美国内部控制审计的制度变迁及其启示[J];会计研究;2009年02期

8 李玉环;;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大举措——《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解读[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8年08期

9 张影;;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抑制会计舞弊的新举措——日本审计制度的考察[J];会计之友;2011年09期

10 周鑫;;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鉴证调查分析[J];辽宁经济;2008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欢;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审计中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审计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楠楠;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肖智雄;内部控制审计对会计信息质量和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尹剑;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5 曾玉君;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6 赵宇晴;企业内部控制鉴证业务的供求关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7 毕旭云;内部审计职能拓展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8 周佳琦;《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影响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9 张雅婷;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管理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10 汪鸣惊;基于管理视角的内部控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34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2534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a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