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师利用专家工作抑制盈余管理了吗?——基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经验证据
发布时间:2022-04-22 21:07
利用手工收集的A股上市公司2017年新式审计报告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数据,证明审计师利用专家工作应对关键审计事项抑制了公司的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在考虑内生性后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利用估值专家的工作有助于降低应计盈余管理水平,利用信息技术专家的工作有助于降低真实盈余管理水平。研究还发现利用专家工作抑制了正向应计盈余管理,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是通过限制管理层对产品生产成本和操控性费用的调节行为来实现的。另外,在公司治理水平低、信息环境差的公司中利用专家工作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显著。研究贡献在于为审计师利用专家工作的价值提供了经验证据,也证明了新式审计报告的关键审计事项部分有助于评价审计质量和财务报告质量。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三、研究设计
(一)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度量
(二)模型构建
(三)样本数据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回归分析
(三)稳健性检验
(四)内生性检验
1. Heckman两阶段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
2. 对内生性的进一步讨论
五、进一步检验
(一)利用专家工作对正向和负向应计盈余管理的影响
(二)利用专家工作对真实盈余管理细分指标的影响
(三)公司治理和信息环境的调节作用
(四)利用专家工作在不同审计风险、不同业务复杂程度的项目中作用的差异
六、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是否提高了盈余质量?[J]. 李延喜,赛骞,孙文章. 中国软科学. 2019(03)
[2]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特点——基于2017年上市公司新式审计报告的统计分析[J]. 柳木华,董秀琴. 证券市场导报. 2018(11)
[3]审计报告新准则实施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基于2016年A+H股上市公司审计的准自然实验证据[J]. 杨明增,张钦成,王子涵. 审计研究. 2018(05)
[4]真实盈余管理与审计师认知[J]. 蔡利,毕铭悦,蔡春. 会计研究. 2015(11)
[5]分析师实地调研与资本市场信息效率——基于股价同步性的研究[J]. 曹新伟,洪剑峭,贾琬娇. 经济管理. 2015(08)
[6]公司治理与现金持有竞争效应——基于资本投资中介效应的实证研究[J]. 杨兴全,吴昊旻,曾义. 中国工业经济. 2015(01)
[7]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能抑制盈余管理吗?[J]. 胥朝阳,刘睿智. 会计研究. 2014(07)
[8]客户重要性、审计风险与审计报告决策[J]. 胡南薇,陈汉文.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4(06)
本文编号:3646707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三、研究设计
(一)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度量
(二)模型构建
(三)样本数据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回归分析
(三)稳健性检验
(四)内生性检验
1. Heckman两阶段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
2. 对内生性的进一步讨论
五、进一步检验
(一)利用专家工作对正向和负向应计盈余管理的影响
(二)利用专家工作对真实盈余管理细分指标的影响
(三)公司治理和信息环境的调节作用
(四)利用专家工作在不同审计风险、不同业务复杂程度的项目中作用的差异
六、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是否提高了盈余质量?[J]. 李延喜,赛骞,孙文章. 中国软科学. 2019(03)
[2]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特点——基于2017年上市公司新式审计报告的统计分析[J]. 柳木华,董秀琴. 证券市场导报. 2018(11)
[3]审计报告新准则实施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基于2016年A+H股上市公司审计的准自然实验证据[J]. 杨明增,张钦成,王子涵. 审计研究. 2018(05)
[4]真实盈余管理与审计师认知[J]. 蔡利,毕铭悦,蔡春. 会计研究. 2015(11)
[5]分析师实地调研与资本市场信息效率——基于股价同步性的研究[J]. 曹新伟,洪剑峭,贾琬娇. 经济管理. 2015(08)
[6]公司治理与现金持有竞争效应——基于资本投资中介效应的实证研究[J]. 杨兴全,吴昊旻,曾义. 中国工业经济. 2015(01)
[7]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能抑制盈余管理吗?[J]. 胥朝阳,刘睿智. 会计研究. 2014(07)
[8]客户重要性、审计风险与审计报告决策[J]. 胡南薇,陈汉文.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4(06)
本文编号:36467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3646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