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审计论文 >

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程序和准则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9 13:38

  本文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程序和准则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地方政府债务 审计目标 审计程序 国家审计准则


【摘要】: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正在日积月累,呈现出结构分散、规模庞大、透明度差、违约率高等特点,这必然会破坏市场经济的信用秩序,危及各级地方政府的信誉和权威,容易引发财政危机。审计作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免疫系统,在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保证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方面必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2011年的地方政府债务审计过程中,审计署发挥其监督职能,对全国各地进行了详细审计,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此次审计仍旧不能全面反映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状况。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目标进行研究,进而完善债务审计程序和审计准则,目的是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审计实务提供理论模型。 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以及本文的研究目标、研究思路和主要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类别、形成过程、产生原因以及利弊;第三部分着重研究地方政府债务的审计目标,提出“四个保证”,即对执行宏观统一政策的保证、对稳定经济秩序的保证、对维护财经纪律的保证和对提高经济效益的保证,进而分层级讨论地方政府债务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第四部分是对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程序的分析和完善,,即通过讨论我国现行审计工作程序和方法程序,分析其与审计目标的适应性,进而完善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程序;第五部分是对我国国家审计准则的分析和完善。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 审计目标 审计程序 国家审计准则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39.4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目录9-12
  • 第1章 绪论12-22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14
  • 1.1.1 研究背景12-13
  • 1.1.2 研究意义13-14
  • 1.2 国内外研究简介14-19
  • 1.2.1 国外的研究状况14-16
  • 1.2.2 国内的研究状况16-18
  • 1.2.3 现有研究成果的评价18-19
  • 1.3 研究目标及方法19-21
  • 1.3.1 研究目标19
  • 1.3.2 研究涉及的相关概念19-20
  • 1.3.3 研究方法20
  • 1.3.4 论文的基本结构20-21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21-22
  • 第2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理论分析22-37
  • 2.1 地方政府债务及分类22-28
  • 2.1.1 含义22-23
  • 2.1.2 分类23-28
  • 2.2 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过程28-30
  • 2.2.1 资金的筹集29
  • 2.2.2 资金的使用29-30
  • 2.2.3 债务资金的偿还30
  • 2.3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利与弊30-33
  • 2.3.1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积极作用30-31
  • 2.3.2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消极作用31-33
  • 2.4 我国地方政府过度举债的原因分析33-37
  • 2.4.1 财政体制不尽完善33-34
  • 2.4.2 行政体制改革不配套34-35
  • 2.4.3 缺乏一套完整可行的债务风险管理体制35
  • 2.4.4 经济建设融资渠道过窄35-36
  • 2.4.5 监管措施不完善36-37
  • 第3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目标的分析37-47
  • 3.1 审计目标的分析37-39
  • 3.1.1 对执行宏观统一政策的保证37
  • 3.1.2 对稳定经济秩序的保证37-38
  • 3.1.3 对维护财经纪律的保证38-39
  • 3.1.4 对提高经济效益的保证39
  • 3.2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审计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39-47
  • 3.2.1 地方政府债务总目标40
  • 3.2.2 地方政府债务审计具体目标40-47
  • 第4章 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程序的分析和完善47-61
  • 4.1 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程序分析47-49
  • 4.1.1 地方政府债务审计工作程序分析47-48
  • 4.1.2 地方政府债务审计方法程序分析48-49
  • 4.2 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程序的完善49-59
  • 4.2.1 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程序的划分49-52
  • 4.2.2 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的对应关系52-57
  • 4.2.3 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程序体系的构建57-59
  • 4.3 进行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的前提条件59-61
  • 第5章 国家审计准则的分析和完善61-67
  • 5.1 国家审计准则的分析61-64
  • 5.2 国家审计准则的完善64-67
  • 结论67-68
  • 参考文献68-7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71-72
  • 致谢72-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树来;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现存问题及解决对策[J];地方财政研究;2005年05期

2 张志华;周娅;尹李峰;吕伟;刘谊;闫晓茗;;国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22期

3 杜彦坤;邵靖;;我国地方政府融资模式与债务管理分析[J];农业发展与金融;2010年09期

4 金勋和;;当前地方政府性债务成因及建议[J];中国外资;2011年15期

5 陕西省审计学会课题组;赵宝田;;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现代审计与经济;2011年03期

6 许宏才;;澳大利亚、新西兰地方政府的债务管理[J];预算管理与会计;2007年06期

7 邵春玲;;地方财政债务风险的成因与对策[J];中国市场;2006年09期

8 李永久;王玲;;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必要性分析——基于政府职能、现实财政收支和代际公平的视角[J];财经政法资讯;2009年03期

9 段成钢;;强化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的几项措施[J];现代审计与经济;2011年03期

10 刘国艳;;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积极防范财政风险[J];中国投资;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芳城;李松涛;;基于风险防范的地方政府债务会计体系构建[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志广;;中国式地方政府债务的性质与债务风险的化解[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3 裴育;丁德铭;刘素合;王景东;牟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其化解问题研究[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苏忠林;;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以重庆市铜梁县化解政府债务的做法为例[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陈鹏键;李松涛;;基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的政府会计核算基础改革[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亢亚杰;;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现状与风险防范[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唐琦玉;;政府绩效需要审计[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杨院生;;怎样合理规避工程竣工审计给施工企业工程结算带来的风险[A];矿山建设工程新进展——2007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C];2007年

9 崔传军;;煤炭企业环境审计初探[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7辑)——第八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第二届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2007)论文集[C];2007年

10 邓杰帆;庄大雪;刘彩琪;;我国现行清洁生产审计程序的不足及其改进建议[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学安;地方政府债务超10万亿,风险几何?[N];人民代表报;2011年

2 王修华 刘灿 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对策思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曹志为 王婷 王颖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金融司司长徐林: 尽快建立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系[N];中国证券报;2011年

4 若夷;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和监控机制[N];珠海特区报;2008年

5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樊丽明 郭琳;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及其风险[N];中国财经报;2001年

6 记者 柳建云 赵琳琳;国家或允许地方政府发债[N];广州日报;2008年

7 特约评论员 叶檀;地方政府债务黑洞会使经济结构劣质化[N];南方周末;2009年

8 本报记者 斯兰;警惕地方政府债务危机[N];中国改革报;2010年

9 邓鑫;地方政府债务成潜在财政风险[N];中国改革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王保国 实习记者 彭斐;“土地财政”难解地方政府债务危机[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芳娜;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2 林建设;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3 陈均平;中国政府会计问题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4 马丹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监管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李经纬;经济社会学视角中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D];复旦大学;2012年

6 史朝阳;经济增长视角下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李昊;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郭琳;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探索[D];厦门大学;2001年

9 宗军;防范政府债务危机的对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10 赵蕊;打捆贷款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峥;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程序和准则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3年

2 李文静;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问题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庞业军;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4 李欣;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5 田黎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6 钟军委;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及防控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7 李翠翠;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8 李康;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9 张丽丽;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分析及化解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付庆红;公共财政视角下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207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8207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e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