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商业流通论文 >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星巴克SWOT分析及战略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5-02-20 17:43

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星巴克在中国就成了一个时尚的代名词。它所标志的已不只是

 

战略管理是指对一个企业或组织在一定时期的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

 

第一步:列出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可能的机会与威胁。

机会-O

优势-S

劣势-W

威胁-T

 

 

 

咖啡同业、便利商店、快餐店、定点咖啡机等竞争者也会通过价格战和模仿的方式来抢夺市场。

 

四.结论与启示

结合星巴克内部的优势以及环境的机会,星巴克应该实行市场占有率扩大战略、品牌延伸战略。

作为市场领导者的星巴克,应采取扩大市场份额的发展战略。中国的咖啡消费市场仍处于成长期,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增长速度。扩大化的市场战略可以使得星巴克更好地占据竞争空间,挤压竞争对手,取得良好的财务回报。根据边际效益递减的理论,快速扩张往往会导致品牌价值的稀释,所以在扩张中尤其应该注重对影响品牌价值的各关键因素进行评估和持续改进,避免因忽视核心价值而导致品牌价值的稀释。

 

结合星巴克的优势以及环境的威胁,星巴克应该实行差异化战略、公共关系策略。

 

结合星巴克的劣势以及环境的机会,星巴克应该实行同心多元化战略、直营策略。

盲目的多元化将带来企业资源的浪费和品牌定位的混淆,从而引起企业品牌价值的降低。星巴克应吸取其在执行多元化战略失败的教训,在面临品牌危机之际,应剥离一些与核心业务无关的多元业务,围绕核心主业实行同心多元化战略。

独特的星巴克文化和管理体制也决定了其应采取加盟企业难以复制的直营模式。直营策略的优点就在于保证咖啡品质、服务品质和企业文化,使在中国迅速建立起品牌,将自己和曾经风靡一时的上岛、真锅甄别出来。

 

结合星巴克的劣势以及环境的威胁,,星巴克应该实行产品线收缩策略、关掉不盈利或亏损的店。

 

参考文献: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

约瑟夫·米歇利,《星巴克体验》[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

年版。

金英汉、林希贞,《星巴克感性营销》[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

年第6期。

8.       金康,“星巴克规模扩张失利的警示”[J],《现代物业》,2010年第6期。



本文编号:154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154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3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