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商业流通论文 >

电力物流经济配送管理应用分析

发布时间:2015-02-20 17:38

肖建辉    湖南省岳阳市电业局物流中心

摘要:作者在供电企业从事物资管理工作二十多年,经历了我国物流管理体制和流通组织形式向市场调节为主的运行机制改革。而现阶段国家电网公司实施集约化管理过程中,对于物流经济中的最终环节——配送管理,不少从事该工作的员工感到难以适从,为此,本文将实际工作遇到的问题与广大物流同行进行探讨与交流,以期来共同促进关乎国计民生的电力工业的健康发展,保障电力系统正常的生产经营所需的物资供应。

关键词:物流经济;配送管理;应用分析

 

物流配送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它具有商品组配和送货两种基本职能,相对于整个物流系统而言,配送是系统的终端,是直接面对服务对象的部分。

因配送管理是物流经济管理中一种特殊的、综合的活动形式,配送使物流商流与物流紧密结合,它既包含了商流活动和物流活动,也包含了物流中若干功能要素。在电力物流经济中,对电力系统每个物流中心单位内部来说,配送管理上承计划、合同,下传库存管理;而其对每个独立经营核算的法人来看,配送管理又上接项目管理部门,下延财务管理部门;而对于外部来说,配送管理是最直接与供应商打交道的经济管理环节,所以,电力系统配送管理对提高服务质量、降低物流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具有直接的影响,于内、外都显得尤为重要。

 

一、物流配送中心的作用

(一)从供应链和供应商的角度来看具有六个功能:

(二)从物资需求单位的角度分析有以下五个功能:

5  促进信息沟通。

 

二、各级电力物流中心的基本功能有:

   1  需求计划管理功能。

2  采购管理功能。

3  配送服务功能。

4  物资周转功能。

5  信息处理功能。

6  客户服务(供应商与运输)管理功能。

7  物资储存管理功能。

 

三、电力物流中心配送管理现状与问题

1  仓库面积狭小、设施设备陈旧、配套功能不全等物流基础设施呈现“瓶颈”现象。

2  物流运作模式由粗放、松散型逐步向规范与集中的转变过程。

3  物流配送的整合、协调能力受物资管理方式的转变过程中存在宏观与部门利益、职能等制约。

4  员工的观念与素质随着经济与技术的更新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5  物流管理各个流程的衔接还在磨合期。

 

四、我国物流配送发展的趋势

1  供应链取代物流 。

3  配送技术手段日益先进。

4  配送集约化程度明显提高。

5  配送方式日趋多样化。

6  配送管理信息系统不断完善。

 

五、国外商业配送中心发展的趋势

 

    (一)供应商方面

从下表2011年上半年湖南省电力公司15个基层单位未完成配送原因分析:

未完成原因

未收货金额(万元)

所占百分比

供应商原因

1245.92

13%

物资需求单位原因

8269.43

86.26%

其它原因

70.83

0.74%

 

 

 

 

 

 

 

    未完成配送的原因供应商占了13%,除供应商的内部管理原因、产能原因、物资质量问题等造成未履行合同外,还有以下原因:

    1 物流成本过高制约着电力先行的经济发展

据资料统计:我国物流费用约占了物资总成本的40%,运输成本比经济发达国家高出3倍以上,而我国货物运输量增长20%以上,但实际完成的货运总量只增长不到12%,这样,使物资在途时间延长,压港、压航、压库、压单严重,尽管目前我国社会物流需求持续高速增长,物流业增加值稳步上升,物流服务在我国仍占主导地位,但物流发展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问题比较突出。为此,国家十一五与十二五的发展规划中都强调了要大力发展物流服务经济。针对物流成本过高的问题,201168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工作,提出了推动物流业发展的八项配套措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贺登才指出:“这次的‘国八条’比起之前的物流产业振兴规划,明确提出了要减轻对物流企业的税收和交通费用,这两点也是我们物流企业最关心的两点”。

   2 相关手续办理繁杂

 从电力物流配送的实际工作流程:送货入库——验收——ERP校验/收、调、发——办收料手续——财务结算,从中可看出,供应商带着合同、收料单、送货单、调拨单、收货单、入库单、出库单、发票等各种必不可少的单据,在省、市、县三级单位的项目管理部门、物流中心、财务部门来回转,如果ERP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为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它集中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是现有企业的运行模式)操作顺畅,省、市、县三级单位经办人都在场的情况下,这些手续要办好,最少也需要两天以上的时间。而95%以上的供应商是通过第三方物流公司将物资配送至电力物资需求单位,这样一来,,经物资需求单位验收入库的单据返回到供应商手中,再办收料手续一般要一个月左右时间。

 

  (二)物资需求单位方面

    还是以2011年上半年湖南省电力公司15个基层单位未完成配送原因附表中我们分析,物资需求单位的原因使得未完成配送金额8269.429万,占86.26%,主要是物资需求单位设计深度不够,如2010年就有变更313份;物资需求单位的计划上报不及时不准确;交货时间不合理;各部门协调力度不够等原因外,还有以下原因:

    国家电网公司目前实施的“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采购、统一监造、统一配送、统一核算”的物流管理模式,就是按系统的管理理想,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实行全面的成本控制与管理,从根本上消除“顾此失彼"的现象,这样才能使成本降到尽可能低的水平,以此来抵御经营风险,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2 需重视供应商价格因素
  供应商提供物资的价格是影响各经济组织成本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总成本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供应商提供产品的价格是其成本加上利润的和,所以供应商用价格的形式把其自身的成本转嫁给了采购方,也就是说供应商的成本也是采购方总成本中的一部分。

3  国家电网公司实施集约化管理的效果

个基层单位ERP系统采购订单完成率完成情况:

                                                                                                     

1-2

3-4

5-6

89.96%

78.14%

94.45%

   

    所以,在物流的各个流程环节、各中标单位、相关各部门的衔接配合、还有人员素质以及责任心上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七、电力物流配送发展方向:

    电力物流要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就应该在创新上下功夫,如:信用体系、基础建设、技术进步、产业政策等方面下力气创新。国家电网公司物资部2011614日下文《关于进一步扩大公司集中采购范围的通知》,要求从今年第四批起(每年六批)集中采购的方式由原来的四种模式转变为:“总部(国家电网公司)直接组织实施”、“总部统一组织、网省(国家电网的所属省、区域电力公司)公司具体实施”、“网省公司组织实施”三种模式,并对此提出了工作要求1.加强物资计划管理。2.规范采购策略,3.加强服务类采购管理,4.编制集中采购目录。5.加强协同配合。从中可看出国家电网公司为顺应物流管理适用电子商务时代下的新技术、新观念的要求,因为现代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我们能够以信息技术为纽带,将各项具体的物流作业流程整合为一个系统,企业物流信息系统不仅能够将各项具体的物流作业综合在一起进行平衡运作,使物流总成本大大降低,而且能针对不同层次的物流问题进行管理控制、决策分析和战略规划。

作为电力物流配送管理也将在此利好的推动下,更加完善、更加合乎现代物流经济社会活动要求:

    1.更加完善的信息化

    配送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信息化体现为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与代码化,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传递的实时化和标准化,物流信息处理的计算机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等。所以,数据库技术(Database),条码技术(Barcode),电子数据交换(EDI: Electromc DataInterchange),电子订货系统(EDS: Eleetromc Ordenng System),有效的客户反映(ECR: Effective Customer Response)和快速反应(QR: Quick Response)及,企业资源计划(ERP)等新技术和新方法在电力物流管理中已在逐步应用。

    2.自动化程度的提高

    物流信息化是自动化的基础,机电一体化是自动化的核心,无人化与无纸化是自动化的外在表现,省时、省力化是自动化的效果。另外,配送自动化还能够加强劳动生产率,扩大物流的作业能力,减少物流作业的差错。电力物流的自动化设施较多,如:自动存取系统,条码、射频自动识别系统,货物自动跟踪系统,以及在运输中自动导向车等。这些自动化在我国烟草、石化系统和发达国家开始应用,由于电力系统的物流管理还在磨合期,物流自动化技术的普及还需要较长的时间。

    3.强劲的配送网络化

    4.配送管理的智能化

    配送智能化是物流信息化、自动化的高层次应用,物流作业过程中大量的运筹与决策,如运输路径的选择、库存量的确定、配送管理的决策和作业的控制等问题都需要依靠大量的先进技术来支撑。国家电网公司已在配送管理的配送计划上实现了从合同履行到配送计划的有效关联;而在运输管理上实现远程监控、并对承运商进行评价和分析;在配送方式方面,提供点对点的配送路径、配送资源,为科学调度提供依据等已在着手新建。在物流的自动化进程中,配送管理对物资的转移是否降低成本,是否满足配送服务要求,配送是否准确与及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流智能化已经成为物流业发展的一个新的趋势。

参考文献:

[1]万寿义.成本管理[M].北京:中央电大出版社.2010.

[2]徐贤浩.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运作管理[M].武汉:华中科大出版社.2007.

本文连接地址,转载请注明出处。现代商业



本文编号:154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154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b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