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我国百货业的风险及其防控
摘要:在现代市场经济和全球工商链条时代的背景下,以零售为主要内容的百货行业已经逐步被集团化连锁的百货经营模式所取代,而百货公司在这种大规模连锁模式下,一方面获得了更多的资金、市场效应和商机,但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风险。因此,在全球金融形势普遍走冷、全球商贸处于灵活而不确定期的当代,如何规避、防控这种风险,成为当代百货行业主要面对的问题。本文主要指出当前百货公司的主要风险并加以分析,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防控方案。
关键词:百货;风险;防控
一、我国百货行业基本情况
中国的百货业,要从2000年开始。近10年的市场竞争,中国传统百货业所面临的压力已由过去来自单方面的企业内部人员老化、历史包袱沉重、经营模式僵化等压力,转向国际竞争、环境变化、顾客选择等更大更严峻的压力。2000年至2003年期间,百货业一度陷入低谷,直到2004年下半年,销售收入与毛利率才开始同步上升,并在此后几年稳定、快速增长。专家也曾据此预测,百货业又进入黄金发展周期。但是,受国际金融危机逐渐深入的影响,这一进程开始变得充满变数。2008年百货企业的扩张并未因此减速:首先,一些外资百货企业仍在抢滩中国市场。其次,内资百货企业也争相开店。而且伴随着中国高速增长的经济的宏观牵动,国内市场的雄劲,百货企业的成长也较为迅速。
二、我国百货行业的主要风险所在
(一)缺乏龙头百货业
国内商业企业在企业兼并、资源优化重组上缺乏真正能够支撑和带动城市商圈内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主力零售企业集团,特别是缺乏资产质量高、主业突出、整合资源能力强的大品牌零售企业集团。这种严重缺乏行业龙头的现状必然带来一个巨大的隐患,那就是整个百货业在工商链条上始终处于低端位置,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因而效益始终处于低水平。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外资百货业通过强大的贸易优势入主中国,必然造成国产百货业的疲软和弱势。
(二)自主创新能力迟滞
这几乎成为困扰中国企业整体的软肋。而对于中国百货业来说,主要体现在步伐缓慢的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上。中国传统的百货商店是粗放管理的代名词,原有的经营管理模式和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零售业竞争和发展的需要。管理创新的速度缓慢和技术创新的严重滞后,使企业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到增加销货的价格战上,使本来就获利不高的企业在利润上进一步摊保。众所周知,现代商业的制胜就在于营造一个“供不应求”的市场环境,在市场普遍理性和紧缩的现代社会,就需要严格控制货品的数量,减少库存,从而形成供求关系有利于商品的环境。而缺乏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百货公司,只能单纯依靠加大投资力度和产业规模,增加商品数量、品种等低端品质,客观上造成了供大于求的市场关系,降低了商品价格,同时还延长了货币回笼周期,因而在竞争激烈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丝毫不占优势,却处处遭遇风险。
(三)对商业资本的盲目迷信
国际零售业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商业资本的竞争优势总是呈逐步弱化的规律,而持续提升企业的综合素质、建立核心竞争能力才是未来决胜的关键。未来的商业竞争将更多的在供应商资源、顾客资源、信息流资源、通路资源和物流配送资源等分销全领域进行角逐。而不是停留在简单的购并和增加豪华卖常学习外企扩张竞争的经营之道。而我国的众多中小百货业不仅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反而对商业资本趋之若鹜。这种倾向所带来的风险也是潜在的,却是危害极大的,会让固有的社会资本缺乏流通的自由度,而被规模小、数量多、竞争力不强的零散百货业所分散耗尽,从而造成每个百货业实体都得不到应有充足的发展资金,形不成合格的市场凝聚力和竞争力。
三、我国百货业如何防控风险
(一)顺应连锁化、集团化和联盟运营模式潮流
顺应国际化百货业的潮流,将零散的中小型企业实体联合集聚成为具有大中型产业规模和竞争力的连锁集团式百货公司,或强强联合,或异业联盟,集中优势,规避软肋,从而最大限度的回避、防控和化解经营风险。国际百货业的趋势是以单店形式存在的传统精品百货店,将越来越少,而且因其规模的限制,将不再经营大而全的百货商品,而是从少数大类商品中发掘更丰富的品种,走特色百货和专业百货的道路。当然,走连锁经营的百货业必须要注意两方面问题:其一,中国潜在巨大的市场,,必然引来国际百货业的顶尖巨头,如沃尔玛这样殿堂级的百货品牌的入驻,从而对国产百货业造成了强大的压力。因此连锁、集团和联盟的经营模式必须要时刻准备与这样的外资企业抗衡,并寻找一切机会与之合作和借鉴;其二,由于我国连锁百货业近十年处于高速增长和扩张期,资金需求非常高,导致国内大型连锁商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都非常高,财务风险比较大。因而容易形成普遍的资金短缺问题,因此在寻求百货业的联盟、集团化经营的同时,必须成立专业的队伍应对融资渠道的拓展。
(二)找准目标市场,实现业态创新和管理创新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找准市场定位都是第一位的。任何一家百货公司都身处市场之中,因而不能不关注市场趋势,否则岂不是盲目经营?尤其是要把握市场的未来趋势。未来是一个很有魅力的词汇,充满着不可知因素,蕴含着无限机会与潜在风险。百货公司的研发机构应重视影响未来市场趋势诸因素的研究,包括国际市场的动向、国内市场的动态、国家政策的出台、同业同行的动作、商品资源的余缺,甚至气候环境的变化等等,需要综合分析、综合研究。通过这些研究,提高百货公司对未来市场趋势的识别和把握能力。百货公司只有做到了准确把握市场趋势,才能在经营上超前一步,引领趋势。百货业必须越来越多地兼收并蓄各种业态的优点和长处,而加以创新应用。形成自己的经营特色和竞争优势。只有找准并细分市场,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经营机制的创新,有效的减少盲目上项目、决策失误等经营管理上的消极影响,从而能够有针对性的对商业资本进行理性的运用,实施品牌化经营战略,走集约高效的经营模式。从而将盲目攫取商业资本、盲目连锁和管理模式滞后的风险有效的规避、防控和化解。
(三)特色化、差异化的经营模式创新
与国际知名百货业相比,我国的百货业在特色化经营商远远落后。因此我国的百货业重视特色化经营,不仅通过店铺的合理的市场定位和多层次的商品结构的调整实现,还可以通过对服务品牌的差异化和服务手段的特色化的高度重视,来实现百货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从市场客观运行规律来看,差异化经营都是商家经过无数次调整之后才逐渐形成的。对于差异化竞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百货业近年来已逐步形成了理念共识,认为差异化是市场竞争的关键。为解决“千店一面”的现象,在竞争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市场,已经成为每个商家寻求突破的着力点。沃尔玛等国际殿堂级百货业的经验指出,百货业由“大而全”的全方位经营向特色经营、选择性重点经营的转变是潮流是趋势。小而精的主题百货商场,必将成为中国百货业的发展主流,屈臣氏、千色店的女性用品定位、FOXT专业折扣店、运动100的运动定位、西武、美美的高档定位、太平洋的流行定位、重庆金鹰女人街的量贩式女人定位、解放碑茂业百货(原迪康百货)的女性百货定位、湖南春天百货从时尚百货运型为女性商场、台湾的大食代广场的美食定位等等。这一切,都显示着专业商场的定位将成为注流。百货店的定位是根据市场的消费习惯、商圈的状况、竞争店的商品等综合因素来确定的。
参考文献:
【1】远娈,百货公司也应设立研发机构[J].上海百货,2007(9)
【2】刘晖,2009年:中国百货行业的成长式生存[J].消费电子商讯,2009(3)
【3】谢云清,自选百货商场经营风险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5(2)
【4】杨羚强,连锁百货路在何方[J].上海商业,2001(7)
本文编号:164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16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