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流通系统视角下流通业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1-03-28 23:44
本文以城市流通系统为基础,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探讨流通业的发展对城市化发展的作用机理,着重研究城市流通系统下的两个子系统对城市化发展不同阶段的影响效果,深入了解该系统对于我国不同区域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差异化作用,研究结果可以为城市的转型升级提供借鉴。
【文章来源】:商业经济研究. 2020,(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流通效率对城市化的散点图
回归结果的散点图
考虑空间分布的差异,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会对城市化产生影响,表2的回归结果显示: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中,流通业对城市化的推动效果最为明显,具体的作用效果为0.2697,且零售流通的作用效果(0.1665)大于批发流通的作用效果(0.1322),表明东部地区的城市发展以服务业为主导;处于第二位的是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影响效果大小为0.1644;经济发展处于中等水平的中部地区位于第三位,影响效果大小为0.1329。中部与西部地区的零售流通的作用效果低于批发流通的作用效果,表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发展以“形成城市”为主导,因此需要优化批发流通系统,进一步推动零售系统的发展,从而实现城市消费市场的有效扩张。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东部地区经济发达,服务业发展较为成熟,进而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并逐渐成为信息等资源的集散地,所以城市的流通规模逐渐增大,促使商业资本活动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西部地区具备很好的自然资源,环境良好,因此在自然资源发展方面具有较大潜力,可以推动流通系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城市化进程;而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中等,城市化发展相较于西部地区成熟,但由于城市内外部相关因素的影响,导致中部地区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持续性动力缺少,导致促进作用效果较低。图4 回归结果的散点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型电子商务环境下农村商品网络流通系统探究[J]. 訾豪杰. 商业经济研究. 2018(03)
[2]论我国农村消费升级的趋势与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及扩大农村消费的对策[J]. 郝爱民,王章留.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1(02)
[3]城市化与商品流通的关系研究:理论与实证[J]. 晏维龙,韩耀,杨益民. 经济研究. 2004(02)
本文编号:3106467
【文章来源】:商业经济研究. 2020,(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流通效率对城市化的散点图
回归结果的散点图
考虑空间分布的差异,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会对城市化产生影响,表2的回归结果显示: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中,流通业对城市化的推动效果最为明显,具体的作用效果为0.2697,且零售流通的作用效果(0.1665)大于批发流通的作用效果(0.1322),表明东部地区的城市发展以服务业为主导;处于第二位的是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影响效果大小为0.1644;经济发展处于中等水平的中部地区位于第三位,影响效果大小为0.1329。中部与西部地区的零售流通的作用效果低于批发流通的作用效果,表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发展以“形成城市”为主导,因此需要优化批发流通系统,进一步推动零售系统的发展,从而实现城市消费市场的有效扩张。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东部地区经济发达,服务业发展较为成熟,进而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并逐渐成为信息等资源的集散地,所以城市的流通规模逐渐增大,促使商业资本活动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西部地区具备很好的自然资源,环境良好,因此在自然资源发展方面具有较大潜力,可以推动流通系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城市化进程;而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中等,城市化发展相较于西部地区成熟,但由于城市内外部相关因素的影响,导致中部地区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持续性动力缺少,导致促进作用效果较低。图4 回归结果的散点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型电子商务环境下农村商品网络流通系统探究[J]. 訾豪杰. 商业经济研究. 2018(03)
[2]论我国农村消费升级的趋势与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及扩大农村消费的对策[J]. 郝爱民,王章留.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1(02)
[3]城市化与商品流通的关系研究:理论与实证[J]. 晏维龙,韩耀,杨益民. 经济研究. 2004(02)
本文编号:31064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3106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