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商业流通论文 >

《中华民国票据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5 21:56
  为完善票据制度,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顺应世界潮流,南京国民政府于1929年10月30日正式公布了由立法院起草的票据法案,即《中华民国票据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票据法,也是中华民国时期唯一的票据法。这部票据法不仅注重吸收中国传统票据习惯,还非常注意融合国外先进票据法律制度,是一部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可行性的成功立法。鉴于此,本文采用历史考察、比较、逻辑和语义分析等方法,从多个角度研究《中华民国票据法》。第一部分,《中华民国票据法》的制定。在传统抑商政策的作用下,我国专门的商事法律体系很不完善。自清末,西方帝国主义的侵略、外国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刺激我国经济政策迅速转变。基于此后经济发展的需求与政治因素的影响,我国开始注重票据立法。从清末《志田案》的初步尝试,到北洋政府时期进一步探索,形成五部票据法草案,南京国民政府最终在纷繁复杂的时代背景下制定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票据法——《中华民国票据法》。第二部分,《中华民国票据法》的内容。该部分首先阐明了票据的种类和性质,进而对票据权利、票据行为、票据责任、票据涂销等各项基本制度进行系统的分析。认为,该部法律在继承前清、民初拟定的多部票据法草案的基础...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中华民国票据法》的制定
    (一) 《中华民国票据法》制定的背景
        1.经济逐步发展
        2.政治背景复杂
        3.票据法制缺失
        4.民间鼎力支持
    (二) 《中华民国票据法》制定的过程
        1.近代票据立法初步尝试——清末《志田案》
        2.近代票据立法进一步探索——北洋政府时期五部票据法草案
        3.近代票据立法集大成者——《中华民国票据法》
二、《中华民国票据法》的内容
    (一) 票据的种类与性质
    (二) 票据权利与法律责任制度
        1.票据权利制度
        2.票据法律责任制度
    (三) 票据行为制度
        1.发票及背书制度
        2.票据涂销制度
        3.其他票据行为制度
三、《中华民国票据法》的特点
    (一) "三票一法"的立法体例
    (二) 特设总则的篇章结构
    (三) 融合中西的立法理念
    (四) 充分保障票据流通的制度设计
四、《中华民国票据法》的实施
    (一) 《中华民国票据法》的司法实践
        1.司法依据
        2.案例分析
    (二) 《中华民国票据法》的社会实效
        1.加速票据流通
        2.完善商事法律体系
        3.促进金融业及工商业的发展
五、《中华民国票据法》的评价与启示
    (一) 《中华民国票据法》的评价
        1.《中华民国票据法》的价值
        2.《中华民国票据法》的不足
    (二) 《中华民国票据法》的启示
        1.立法层面
        2.制度层面
        3.实践层面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北洋政府票据立法论略[J]. 李胜渝.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2000(06)
[2]中国近代票据立法探析[J]. 李胜渝.  现代法学. 1999(06)
[3]20世纪前期中国之民商事习惯调查及其意义[J]. 胡旭晟.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2)
[4]论民国初年的公司法规[J]. 熊秋良.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01)



本文编号:33861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33861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3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