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企业簇群形成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1 08:48
国外关于产业簇群的研究已经如火如荼,国内产业簇群的发展也初显成效。国内外关于产业簇群的研究,更多集中在产业簇群一般理论及生产性产业簇群的研究上,对于商业企业簇群的研究较少。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商业企业簇群的特征、与生产性商业企业簇群的区别。认为商业企业簇群形成是区域因素和集聚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区域因素主要是由区位条件、经济发展状况、历史文化因素、政策和体制因素等构成。集聚效应有七个方面:成本节约、专业分工所带来的销售灵活性、劳动力的有效供给、知识溢出、信任的产生、区域品牌、游说能力的提升。并用图形形象表现了在区域因素和集聚效应的作用下商业企业簇群的形成机理。接着,以南宁市商业企业簇群发展为例,分析了南宁市商业企业簇群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最后,提出促进南宁市商业企业簇群形成和发展政策建议。
【文章来源】: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问题研究的现状与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1 问题研究的现状
1.2.2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1.4.1 主要内容
1.4.2 结构安排
第二章 商业企业簇群内涵与理论基础
2.1 商业企业簇群的理论基础
2.1.1 商圈理论
2.1.2 产业组织理论
2.2 商业企业簇群的定义及特征
2.2.1 商业企业簇群的定义
2.2.2 商业企业簇群的特征
2.3 发展商业企业簇群的重要意义
第三章 商业企业簇群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商业企业簇群形成因素经典理论
3.1.1 外部经济说
3.1.2 交易费用说
3.1.3 技术创新说
3.1.4 网络外部化说
3.2 商业企业簇群形成影响因素逻辑推导
3.2.1 区位条件
3.2.2 需求条件
3.2.3 供给条件
3.2.4 历史文化因素
3.2.5 政策、体制等因素
3.2.6 其他因素
第四章 商业企业簇群的形成机理分析
4.1 商业企业簇群形成机理分析框架
4.1.1 商业企业簇群形成机理内涵
4.1.2 商业企业簇群形成机理分析框架
4.2 区域因素与商业企业簇群的形成
4.2.1 基于区位条件的因素组合分析
4.2.2 基于经济发展状况的因素组合分析
4.2.3 基于历史文化的因素组合分析
4.2.4 基于政策、体制等的因素组合分析
4.3 集聚效应与商业企业簇群的形成
4.3.1 成本节约
4.3.2 专营分工协作带来的销售灵活性
4.3.3 劳动力市场的有效供给
4.3.4 知识溢出带来的创新环境
4.3.5 “区位品牌”和集体购买带来的市场能力的提高
4.3.6 游说能力的提高
第五章 南宁市商业企业簇群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5.1 南宁市商业企业簇群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5.1.1 南宁市商业企业簇群发展现状
5.1.2 南宁市商业企业簇群发展存在问题
5.2 促进南宁市商业企业簇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5.2.1 制定商业企业簇群发展政策
5.2.2 南宁市商业企业簇群发展政策设计
5.2.3 促进南宁市商业企业簇群形成和发展的建议
第六章 结论
6.1 全文总结
6.2 本文所做的工作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集群:经济全球化下我国中小商业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J]. 武云亮. 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04)
[2]商业集群竞争优势提升研究——以南京新街口商业集群为例[J]. 朱英明,王昌佐. 技术经济. 2004(07)
[3]商业集群的效应及其发展趋势分析[J]. 丁心基,武云亮. 技术经济. 2004(05)
[4]广州商业集群效应分析[J]. 邱小平. 商讯商业经济文荟. 2004(02)
[5]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探究[J]. 沈正平,刘海军,蒋涛. 中国软科学. 2004(02)
[6]新兴产业集群与制度分割——以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新兴产业集群为例[J]. 任寿根. 管理世界. 2004(02)
[7]我国商业集群的模式及其发展趋势[J]. 武云亮. 生产力研究. 2004(01)
[8]论中小商业企业的集群化发展[J]. 武云亮. 商业时代. 2003(10)
[9]簇群的知识共享机制和信任机制[J]. 王冰,顾远飞.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2(05)
[10]产业发展的趋势研判与理性思考[J]. 厉无畏,王慧敏. 中国工业经济. 2002(04)
硕士论文
[1]产业集群形成的根本原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刘伟.西南交通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48647
【文章来源】: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问题研究的现状与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1 问题研究的现状
1.2.2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1.4.1 主要内容
1.4.2 结构安排
第二章 商业企业簇群内涵与理论基础
2.1 商业企业簇群的理论基础
2.1.1 商圈理论
2.1.2 产业组织理论
2.2 商业企业簇群的定义及特征
2.2.1 商业企业簇群的定义
2.2.2 商业企业簇群的特征
2.3 发展商业企业簇群的重要意义
第三章 商业企业簇群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商业企业簇群形成因素经典理论
3.1.1 外部经济说
3.1.2 交易费用说
3.1.3 技术创新说
3.1.4 网络外部化说
3.2 商业企业簇群形成影响因素逻辑推导
3.2.1 区位条件
3.2.2 需求条件
3.2.3 供给条件
3.2.4 历史文化因素
3.2.5 政策、体制等因素
3.2.6 其他因素
第四章 商业企业簇群的形成机理分析
4.1 商业企业簇群形成机理分析框架
4.1.1 商业企业簇群形成机理内涵
4.1.2 商业企业簇群形成机理分析框架
4.2 区域因素与商业企业簇群的形成
4.2.1 基于区位条件的因素组合分析
4.2.2 基于经济发展状况的因素组合分析
4.2.3 基于历史文化的因素组合分析
4.2.4 基于政策、体制等的因素组合分析
4.3 集聚效应与商业企业簇群的形成
4.3.1 成本节约
4.3.2 专营分工协作带来的销售灵活性
4.3.3 劳动力市场的有效供给
4.3.4 知识溢出带来的创新环境
4.3.5 “区位品牌”和集体购买带来的市场能力的提高
4.3.6 游说能力的提高
第五章 南宁市商业企业簇群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5.1 南宁市商业企业簇群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5.1.1 南宁市商业企业簇群发展现状
5.1.2 南宁市商业企业簇群发展存在问题
5.2 促进南宁市商业企业簇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5.2.1 制定商业企业簇群发展政策
5.2.2 南宁市商业企业簇群发展政策设计
5.2.3 促进南宁市商业企业簇群形成和发展的建议
第六章 结论
6.1 全文总结
6.2 本文所做的工作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集群:经济全球化下我国中小商业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J]. 武云亮. 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04)
[2]商业集群竞争优势提升研究——以南京新街口商业集群为例[J]. 朱英明,王昌佐. 技术经济. 2004(07)
[3]商业集群的效应及其发展趋势分析[J]. 丁心基,武云亮. 技术经济. 2004(05)
[4]广州商业集群效应分析[J]. 邱小平. 商讯商业经济文荟. 2004(02)
[5]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探究[J]. 沈正平,刘海军,蒋涛. 中国软科学. 2004(02)
[6]新兴产业集群与制度分割——以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新兴产业集群为例[J]. 任寿根. 管理世界. 2004(02)
[7]我国商业集群的模式及其发展趋势[J]. 武云亮. 生产力研究. 2004(01)
[8]论中小商业企业的集群化发展[J]. 武云亮. 商业时代. 2003(10)
[9]簇群的知识共享机制和信任机制[J]. 王冰,顾远飞.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2(05)
[10]产业发展的趋势研判与理性思考[J]. 厉无畏,王慧敏. 中国工业经济. 2002(04)
硕士论文
[1]产业集群形成的根本原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刘伟.西南交通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486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3448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