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商业流通论文 >

清代伊、洛、沁河流域灾害治理与农业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2-10-05 21:19
  伊、洛、沁河是黄河下游重要的支流,在豫西、北地区汇入黄河。豫西、北是重要的传统农业生产基地,这一地区经常发生灾害,因此对该区域的灾害与农业经济的发展研究尤为重要。学界对明清伊、洛、沁河流域下游豫西北的灌溉水利开发、灾害和集镇发展多有专题性研究,然而没有从自然灾害的角度对其农业经济情况进行研究,没有分析过这几个因素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本文分析了自然灾害对伊、洛、沁河流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因伊、洛、沁河流域灾害频发,清政府完善了该地区的水利,使其发挥巨大的防洪和灌溉效益,加之优越的地理环境、充足的劳动力保证了农产品高产和稳产。与此同时,豫西、北位于中原地带,是南北互通贸易、与西北互通有无的必经地区,形成四通八达的路线,为省内外的商品提供了贸易平台。豫西、北地区不仅是单纯因交通便利才繁荣发展起来的,丰富的物产使得这一地区经济能够可持续发展。水利工程的兴修、粮食产量的增加、人口数量的增加、交通的便利形成了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粮食是该区域的主要流通商品,集镇数量增加、集期缩短、商业中心城镇繁荣发展,使得这一区域的农业经济发展呈现出区域分工、专业化分工以及农产品市场范围扩大的特点。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动态
        1.2.1 关于伊、洛、沁河流域的研究
        1.2.2 关于本区域灾害的研究
        1.2.3 关于本区域水利的研究
        1.2.4 关于本区域粮食的研究
        1.2.5 关于本区域集镇的研究
    1.3 选题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第二章 水旱灾害与治理
    2.1 研究区基本情况
        2.1.1 水系特点
        2.1.2 社会经济情况
    2.2 伊、洛、沁河水旱灾害情况
        2.2.1 沁河流域
        2.2.2 洛河流域
        2.2.3 伊河流域
    2.3 重大水旱灾灾情举要
        2.3.1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七月水灾
        2.3.2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水灾
        2.3.3 光绪三年(1878至1880年)大旱灾
第三章 水旱灾害对农业的影响
    3.1 水旱灾害与粮食产量波动情况
    3.2 水旱灾害与人口数量变化情况
    3.3 灾害与耕畜数量变化情况
    3.4 水旱灾害治理与救灾措施
        3.4.1 水利设施的兴建
        3.4.2 官赈灾患
        3.4.3 民间自救
第四章 伊、洛、沁河流域灾害治理与经济发展
    4.1 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4.1.1 水利工程的兴修
        4.1.2 粮食产量的增加
        4.1.3 人口数量的增加
        4.1.4 交通的便利
    4.2 集镇市场研究
        4.2.1 集镇数量
        4.2.2 集镇集期特点
        4.2.3 商业中心城镇
    4.3 主要流通商品
        4.3.1 粮食
        4.3.2 棉花
        4.3.3 怀药
        4.3.4 其他商品
    4.4 沁河上下游之间的粮食流通
        4.4.1 沁河下游粮食生产情况
        4.4.2 沁河上游的手工业发展状况
        4.4.3 沁河上下游之间的粮食流通
    4.5 伊、洛、沁河流域农业经济发展特点
        4.5.1 出现区域分工和专业分工
        4.5.2 农产品市场范围扩大
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清代河南的手工业[J]. 吴志远.  中州学刊. 2015(04)
[2]明清时期豫北的商业重镇清化——以碑刻资料为中心的考察[J]. 许檀,吴志远.  史学月刊. 2014(06)
[3]论清代河南区域市场体系的形成[J]. 李国勇.  农业考古. 2012(06)
[4]清代豫北地区农业的发展及其社会影响[J]. 申红星.  农业考古. 2010(01)
[5]清代北方农田水利史研究综述[J]. 刘文远.  清史研究. 2009(02)
[6]凿井以灌:明清山西农田水利的新发展[J]. 梁四宝,韩芸.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6(04)
[7]清代河南集镇的发展特征[J]. 邓玉娜.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4)
[8]阎锡山与山西公路建设[J]. 梁四宝,张宏.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2)
[9]清代中叶的洛阳商业——以山陕会馆碑刻资料为中心的考察[J]. 许檀.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4)
[10]清前期粮食的亩产量、人均占有量和劳动生产率[J]. 吴慧.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93(01)

博士论文
[1]清代河南灾荒及其社会应对研究[D]. 闫娜轲.南开大学 2013
[2]清代河南商品经济研究[D]. 吴志远.南开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清代豫西地区农田水利建设及其管理[D]. 常全旺.陕西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6865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36865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3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