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探究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1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洁;杨桂红;;文化产业与旅游经济互动发展的探讨——以云南省为例[J];学术交流;2011年07期
2 本刊编辑部;浦任;;文化产业应对“入世”冲击波[J];新经济;2000年12期
3 ;“十二五”期间将实施文化产业“倍增计划”[J];编辑之友;2011年06期
4 ;一玉口中国——首届全球翡翠·国学·文化产业高峰论坛[J];中国宝玉石;2011年03期
5 ;广州论道:文化产业的今天与明天[J];黄金时代;2010年02期
6 杜晓燕;;美国财政政策对文化产业投融资的支持探析[J];财政监督;2011年12期
7 胡正荣;李丽;;文化产业背景下的中国电视文化产业[J];电视时代;2010年01期
8 本刊记者;;我校承办第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山东馆参展活动[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赵娟;;福保村:从工业迈进文化产业[J];新农村;2011年07期
10 王克修;;正确把握文化产业自主创新与对外开放的关系[J];改革与开放;2011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立岩;;文化产业新型融资模式构建的思路与探讨[A];第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2 关莉丽;;文化产业背景下的高校文化与艺术教育[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3 徐建平;杨庆华;张玉兴;;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4 赵允福;;我国文化产业的定位及发展模式研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8年
5 刘晓宁;;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现状、优势及策略分析[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6 刘秀华;;我国文化产业和谐发展的路径探讨[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7 陈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8 吕在;杨建生;;从精神态文化到物质态产业——兼论艺术之于文化产业的价值[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王冠群;;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壮大服务经济[A];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2010-2011)[C];2011年
10 陈树文;宋晨;;文化产业创意人才的素质结构及开发途径探究[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苏樱;探索“旅游+动漫”新发展模式[N];中国文化报;2009年
2 记者 郭熠;开创文化产业特色发展模式[N];滨海时报;2010年
3 艾庆伟 周建东;安塞县创新发展模式做亮文化产业[N];陕西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武翩翩 王杨;探寻适当发展模式 促进文化健康发展[N];文艺报;2011年
5 本报评论员;文化产业的自主创新之路[N];深圳特区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罗武战;曾应明:民闻文化产业的“国际谋士”[N];湘声报;2008年
7 陶文斌 内蒙古日报编辑部主任、高级编辑;文化艺术团体市场化改革的成功探索[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8 童海华;文化产业逆市飘红启示多[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9 本报通讯员 张绪勇 李宏岳 刘霞;文化产业拓宽致富路[N];陇东报;2009年
10 文化学者 吴祚来;官、产、学离不开风、雅、颂[N];东方早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安球;文化产业发展理论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2 谢伦灿;中国娱乐产业集群发展及竞争力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3 段志强;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4 邵正光;黑龙江省服务业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5 李伟;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6 肖长培;东亚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许宁;中国经济开发区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8 马瑞先;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生态化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9 吕红医;中国村落形态的可持续性模式及实验性规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10 李赋屏;广西矿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车勇;广西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2 丁雪莲;长沙市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早;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选择[D];湖南大学;2008年
4 刘玉春;变革与创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D];山东大学;2007年
5 龚佳元;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困境及对策[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6 蒲晓蕾;河北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探究[D];河北经贸大学;2008年
7 施永红;产业融合理论视角下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威;意义解读的错位与断裂—山寨文化的“生产—消费”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胡优玄;广西民族文化资本化中的政府政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李正凯;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化战略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7380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2738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