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文化经济论文 >

国内虚拟主播产业链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2 14:15
  虚拟主播是网络主播行业的衍生品,文章从该产业上游的模型制作、"中之人"选拔及运营、下游的运营和周边产品等方面分析了其产业链构成,认为当前该产业存在运营模式缺乏本土化、"中之人"的选拔方式落后、下游产业发展不充分和丑闻频出等问题,从设立新专业、增加曝光度、改善运营等方面提出了推动该产业发展的建议。 

【文章来源】:新媒体研究. 2020,6(01)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国内虚拟主播产业链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虚拟主播下游产业

产业链,广播剧,明信片,新兴产业


虚拟主播的下游产业,包括虚拟主播周边的制作,线上线下活动的举办等。由于虚拟主播属于刚起步的新兴产业,对下游产业的影响还不足。目前最为普遍的是相关立牌、手办、挂画、抱枕的制作和贩卖,附带赠送明信片之类的周边,当然在日本还有更多其他的类型,例如线上同人语音的贩卖,一系列限定或不限定的周边,有较高人气的虚拟主播还有广播剧、动画等一系列企划,甚至还有线下的个人活动。其下游产业链如图2所示。图2 虚拟主播下游产业

社团,方式,平台


但是相对于传统的从属社团,SOW社团的模式也有一定的缺陷:平台对主播没有控制的权利,无法对主播的活动风险进行控制。并且由于对外由于信息的不对等,当单一主播出现风险时,很容易影响到平台的整体运行,进而影响到其他主播的活动。当出现大型的活动时,由于没有对加入的虚拟主播们的控制权力,SOW社即便想要协调相关人员也会更加困难。资金困难,作为一个VUP的活动平台,SOW社不收取会员费用,使得其资金的来源十分紧张。当然SOW社团在运行过程中也发现了自身的问题,并对于上述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在社团内部,选择关系较好,且有一定成绩的成员,组成传统的社团进行活动,以便于统一管理和进行对外宣传。同时对外接受游戏推广,以获得一定的利润以保持平台运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日本动漫产业链探析[J]. 王玉坤.  当代动画. 2019(02)
[2]网络主播与传统主播的差异[J]. 张树楠.  青年记者. 2018(35)
[3]网络主播的个人品牌形象传播路径探析[J]. 何德俊.  新闻研究导刊. 2018(17)



本文编号:30148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30148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9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